第8章 军户的哭诉
QQ2025-07-16 12:173,214

洪武十二年,冬日的寒风如同一把把利刃,无情地割着京郊大地。沐春,这位英气逼人的西平侯世子,身着戎装,在京郊军营中巡查。他身姿挺拔,眼神锐利,一举一动尽显军人的威严。那身戎装虽已略显陈旧,但洗得干干净净,每一道褶皱都仿佛诉说着曾经的金戈铁马。

沐春的身后跟着一队士兵,他们步伐整齐,身姿矫健,脚步声在冰冷的地面上踏出有力的节奏。军营中,军旗猎猎作响,士兵们正在进行日常操练,喊杀声此起彼伏。远处的营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炊烟袅袅升起,给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烟火气。

沐春一边走着,一边仔细观察着士兵们的操练情况,心中思索着军队的训练与补给。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只见一个老兵,衣衫褴褛,头发花白,拼命地朝着沐春的方向跑来,嘴里大声呼喊着:“大人,大人,冤枉啊!”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凄凉。

沐春眉头微皱,示意队伍停下。老兵跑到沐春马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沐春翻身下马,上前扶起老兵,轻声问道:“老人家,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冤屈,慢慢说。”

老兵抬起头,满脸泪痕,哭诉道:“大人,我儿子在云南戍边,上个月被指‘私卖军粮’砍了,可军粮明明是被上面扣了!我儿子死得冤枉啊!” 说罢,老兵从怀中掏出一块半块刻“屯”字的木牌,递给沐春,“这是我儿子的遗物,大人您看看,这和您军中的屯田令牌是不是一样的?”

沐春接过木牌,仔细端详。他的眼神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对军中的令牌再熟悉不过,这块木牌的纹路、材质以及上面的刻字,都与他军中的屯田令牌一致。沐春意识到,军粮克扣这件事恐怕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而且很可能与江南盐引的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沐春紧紧握着木牌,看着老兵,心中既愤怒又同情。他轻声安慰道:“老人家,你放心,我一定会彻查此事,还你儿子一个公道。你先起来吧。” 老兵感激涕零,连连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沐春将木牌小心地收好,翻身上马,带着队伍匆匆赶回城中。一路上,他的心情沉重无比。他深知,此事若不妥善处理,不仅会寒了士兵们的心,更可能影响到边疆的稳定。云南本就地处偏远,局势复杂,若军粮问题得不到解决,士兵们心怀不满,很可能给云南土司可乘之机,引发更大的乱子。

回到城中,沐春径直前往沈敬言的府邸。沈敬言府邸的大门略显陈旧,但却收拾得干净整洁。门楣上的牌匾虽然没有太过华丽的装饰,但却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沐春下马,上前敲门。不多时,门开了,一个家丁探出头来,见是沐春,赶忙恭敬地行礼:“沐世子,您来了,请进。”

沐春走进府邸,沈敬言早已得到通报,在客厅等候。两人见面,寒暄几句后,沐春便迫不及待地拿出那块刻有“屯”字的木牌,递给沈敬言,将老兵的哭诉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沈敬言接过木牌,仔细观察。他发现木牌的纹路竟然与周顺怀中那半张写“胡”字的麻纸纤维一致。他心中一凛,推测那麻纸很可能是用军屯文书撕毁重造的。这一发现,让沈敬言更加坚信,这一系列看似独立的事件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而这个阴谋的核心,很可能就是胡惟庸。

沈敬言抬起头,与沐春对视一眼。两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坚定与忧虑。沈敬言缓缓说道:“沐世子,看来这军粮克扣与江南盐引绝非偶然,背后定有黑手操控。从目前的线索来看,胡惟庸的嫌疑最大。但此事关系重大,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必须找到更多确凿的证据。”

沐春点了点头,说道:“沈大人所言极是。云南那边军粮欠发已久,若再这么下去,恐怕真的会生出叛乱。我们一定要尽快查清真相,不能让那些无辜的士兵白白受苦,更不能让边疆陷入战乱。”

沈敬言沉思片刻,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块木牌和麻纸入手,调查军屯文书的流向,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与胡惟庸有关的证据。另外,我们也需要留意胡惟庸及其党羽的一举一动,他们最近肯定会有所动作。”

沐春皱了皱眉头,说道:“胡惟庸在朝中势力庞大,党羽众多,我们的一举一动恐怕都在他的监视之下。行事一定要小心谨慎,稍有不慎,不仅我们自身难保,还可能打草惊蛇,让他们提前销毁证据。”

沈敬言微微苦笑,说道:“是啊,这就如同在荆棘丛中前行,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但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那些受苦的百姓和戍边的将士,我们别无选择。”

两人又商讨了一会儿,制定了初步的调查计划。沐春起身告辞,沈敬言将他送至门口,看着沐春离去的背影,沈敬言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揭开这背后的真相,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回到书房,沈敬言再次拿出那块木牌和周顺怀中的麻纸,仔细比对。他越看越觉得两者之间的关联绝非巧合。他深知,这小小的木牌和麻纸,很可能就是揭开整个阴谋的关键线索。

沈敬言坐在书桌前,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父亲被贬前写给他的信,信中说:“为吏者,宁守死法,不随浊流。” 父亲的教诲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让他更加坚定了追查到底的决心。

然而,沈敬言也清楚,这条路必定充满了艰难险阻。胡惟庸不会坐视他们调查下去,肯定会想尽办法阻挠。而且,锦衣卫也在一旁虎视眈眈,他们的态度暧昧不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手干预。

但沈敬言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他深知,自己肩负着的,不仅仅是为周顺、为老兵儿子讨回公道的责任,更是为了维护大明的律法尊严,为了无数百姓的安宁。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探寻那隐藏在黑暗中的真相。

与此同时,在胡惟庸的相府中,气氛却显得格外压抑。胡惟庸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脸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的手中握着一份密报,上面详细记录着沐春与沈敬言的会面情况。

胡惟庸身旁站着他的心腹管家,小心翼翼地看着他的脸色,大气都不敢出。胡惟庸将密报狠狠地摔在桌上,怒喝道:“这个沈敬言,真是不知死活!三番五次坏我好事。还有沐春,他一个小小世子,也敢插手此事!”

管家赶忙上前,低声说道:“老爷,您消消气。沈敬言和沐春如此胆大妄为,恐怕是背后有人撑腰。我们该怎么办?”

胡惟庸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说道:“密切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找个机会,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与我作对的下场。但不要做得太明显,以免引起皇上的怀疑。”

管家点头称是,说道:“老爷放心,小的这就去安排。” 说罢,管家匆匆退下。

胡惟庸靠在太师椅上,闭上双眼,心中暗自思索着应对之策。他深知,沈敬言和沐春的调查已经对他构成了严重威胁。若不尽快解决,恐怕自己的计划就要毁于一旦。但在这朝堂之上,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而在回春堂医馆内,苏婉正在为一位病人诊治。她神情专注,手中的银针在病人的穴位上灵活地跳动着。阿秀在一旁帮忙,时不时递上一些药材。医馆内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让人感到一种宁静与祥和。

然而,苏婉的心中却并不平静。她想起了沈敬言和沐春正在调查的案件,心中隐隐有些担忧。她深知,这件事情牵扯极广,胡惟庸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任何阻碍他的人。沈敬言和沐春身处险境,而自己虽然能够提供一些帮助,但力量毕竟有限。

诊治完病人,苏婉坐在桌前,陷入了沉思。她决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沈敬言和沐春找到更多的证据,揭露胡惟庸的阴谋。哪怕为此付出生命,她也在所不惜。

苏婉抬起头,看着窗外的天空。天空中,几朵乌云缓缓飘过,仿佛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中透露出坚定的神色。她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这场风暴之中,但她不会退缩,她要与沈敬言、沐春一起,在这黑暗的漩涡中,寻找那一丝光明。

在这风云变幻的洪武年间,各方势力如同暗流涌动的江水,相互交织,相互碰撞。沈敬言、沐春、苏婉等人,如同在波涛中奋勇前行的船只,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如同灯塔,指引着他们朝着真相的方向不断前进。而胡惟庸,这位权倾朝野的丞相,也在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不择手段地进行着反击。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在这看似平静的大明王朝悄然上演。每一个人都在这场风暴中,面临着生死抉择,他们的命运,将何去何从?而大明的江山社稷,又将走向何方?这一切,都如同迷雾一般,笼罩在人们的心头,等待着被揭开。

继续阅读:第9章 密折风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洪武暗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