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又来了信函告诉苏三不要再接触柳家人,以免打草惊蛇,他那里已经派人秘密的在查,可能会涉及到朝廷的官员。
苏三让季云澜派人告诉柳嫣然,他们近来先不要接触,但是圣上已经着人再查了。
自从苏三不和柳嫣然接触了以后还真的没出事,估计也是上次的事情给了那些杀手警告,发现苏三并不好对付。
不过虽然和柳家没有接触,盛林海却带来了另外一个人来拜访苏三,这个人也是让苏三意想不到。
这日苏三正在劝程咬金和李靖回长安城,何叔来报盛林海拜访,而且还带来个人,他们并不认识。
自从上次出了事以后,庄里面的人都很注意来庄子里面的人,如果又不认识的一般都不会让进。
不过听闻是盛林海带来的人,苏三便让进了来。
因为程咬金和李靖并不想露面,所以直接被苏三藏在了后面的卧室里面。
苏三看到来的人也一点都不熟悉,不过那人的穿着看着就不普通,盛林海带来人的身份一般都不普通。
盛林海看到苏三以后便介绍:“苏老弟,这就是我给你找来的南城金家染布坊的少东家金林少爷。”
南城金家,苏三听到这几个字的时候就想到了柳嫣然当时说的话了,当年就是和苏家一起进贡朝廷。
不过还是真的巧,盛林海居然找到了金家的人。
“久仰大名!”苏三起身刚要伸手去握手,想起来现在都是行拱手礼。
“苏老弟,我可是好不容易才把金林少爷给请来的。”盛林海当然要在这夸夸金林。
苏三很好奇,金家在南城,距离洛阳可并不近,盛林海怎么跑那么远把人给请到这里来。
“金少爷一路舟车劳顿,不知盛老哥是如何与您讲的?”
金林看着就是个江南的少爷,满身的儒雅气质,如果不介绍,苏三还以为这也是个书生,没想到会是个生意人。
“说来也巧,我是去长安城料理家里面关于宫里进宫的布匹,盛先生便派人去请我过来一叙,后来才知道苏先生想要血染布的工艺,便一同前来。”
金林说话的时候很客气,不过苏三注意到他在说话的时候,一直盯着苏三的眼睛,从来没离开过。
“进贡的布匹还需要亲自亚运?我记得宫里面都有专门的人负责。”苏三问了个看似平常的问题。
金林的回答也很快:“为了以防万一,金家一直都有这个传统,进贡的东西必须金家人亲自押运,不假外人之手。”
苏三听了以后发现金家还挺谨慎,不过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才有的这个传统,他也不能问。
如果不是有柳家的事情,苏三对金家也一无所知,更提不上是不是有什么看法了。
可是因为柳家先入为主了,所以他现在对金家还是有些看法的,毕竟在他的眼里现在最有嫌疑的就是金家了。
当年进贡的两大家族,柳家倒台以后,这么多年金家一头独大,支撑着宫里面的布匹,虽然当年金家给柳家求了情,可是苏三还是认为有问题。
要不然谁能一直不让柳家提及染布工艺,除非有竞争关系的,朝廷都已经答应柳家可以继续了,只有那人一直在背后盯着。
不过现在金家来的也是巧,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给宫里面进贡来的。
之后苏三又问了金林很多关于染布的问题,私人的问题一个都没有提。
俩人聊得还可以,如果说关于专业方面,苏三不得不说金林的专业性很强,各个方面的回答都很全面。
俩人聊了很久以后,盛林海问:“那就看看苏先生哪日方便,让金少爷给指点一二。”
“金少爷哪日方便,我就哪日方便,毕竟金少爷还要回南城。”
苏三当然不可能随便定日期,毕竟是请金林来为他指点的,怎么可能让他来配合自己。
“近来我都会在洛阳,金家打算在这里开一间布匹行,我也是正好过来替家里看一看。”
金林这么说倒是让苏三很感兴趣了,居然会这么巧,他们都选在了洛阳,而且时间还这么凑巧。
“那真是巧了,如果知道金家要来洛阳,我怎么可能也做这一行,这不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吗,哪还有我的活路啊?”
金家选的时间也是太巧了, 苏三不相信他们考虑了这么多年,现在才想起来在洛阳开设铺子,难道是因为他?
“各凭本事,听闻苏先生聪慧过人,就怕到时我金家都不是您的对手啊。”
苏三发现和金林接触了一会儿之后,他改变了刚刚对他的第一印象,这就是个小狐狸啊,说话是滴水不漏。
不过他也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既然他短期内不会走,他们就可以多在一起过过招了。
盛林海和金林在庄子里面呆到了傍晚才走,俩人约定明日去和金林学习染布的工艺。
程咬金和李靖在后面听到了他们说的每一句话,不过李靖出来以后很疑惑,便告诉苏三:“进来没听说宫里有南城的进攻品啊。”
程咬金摇摇头:“俺也没听说过,圣上进来哪有时间弄这些事情,一直在忙边关的事宜,宫里也很少弄进贡了。”
李世民因为要打击高句丽和突厥,所以把所有的经费都放在了军队建设上面,这种布匹之类的已经禁止进贡了。
虽然两人这么说,可是算还是打算问的清楚一些,万一是后宫要的,而李世民并不知道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李靖前去派人打听以后得知,是宫里面的李贵妃亲自要的金家布匹,所以金林来亲自送的。
李贵妃,苏三对于这个人一点印象都没有,不过她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谱子?
“谁是李贵妃?她和金家有关系?”苏三问两个人。
俩人同时摇摇头,都表示不知道,但是很快李靖想到一件事情,原来李贵妃也是南城的,难道和金家有关系,可是并没有听说过。
如果不是苏三问,他们都没联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