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的手停滞在空气里,王后的慈善笑容也僵硬了起来,秦之琰吞咽着口水,他不喜颜笑,若要让他奉承,拒不接受。͏
王后:“之琰,你可知你父王早有意许你王妃人选。”
王后的语气淡漠,秦之琰抬起眸子透出一丝倔强。
秦之琰:“除了心仪之人,儿臣谁都不要。”
王后叹气,摇着头看着一脸倔意的秦之琰,养恩虽大,却还是没能做己人。说话间,奴才们已经收拾好厅堂,传入饭食。
嬷嬷打断两人的尴尬:“王后,王爷,膳食已经传唤完毕,请就膳吧。”
嬷嬷搀扶王后入坐,秦之琰随之入坐,桌上的琉璃鸭,孔雀屏鱼,五色宝果等等……秦之琰在熟悉不过了,稍小些时候他最惬意的事便是同王后入膳,那时的他必定笑逐颜开。
王后:“来,快尝尝你最爱的琉璃鸭。”
嬷嬷遂将桌上的琉璃鸭往秦之琰面前晶莹剔透的玉器碗递过去,秦之琰夹起轻抿了一口,也未见喜色,淡漠的脸是演绎到了极致。
嬷嬷:“只怕王爷这口味也是随着多年在外征战而改变了。”
嬷嬷挥动手绢,绕过秦之琰回到王后身边,王后面色依旧平淡如水。没有过多波澜,这让嬷嬷像在自言自语。
“之琰,王上也是为着秦国的江山社稷着想,前些日里,他亦和我透露过北燕王国有适婚的王室女子……”
王后停顿住语音,观察着秦之琰的反应,秦之琰放下手中筷子,手掌放置于膝上,听着王后的话,渐渐将手掌卷曲起来,握成了拳头。
“母后亦和你说过了,你心仪的女子亦可以将她娶为侧妃即可,此事母后还可为你说上一些话……”
“母后,儿臣下定的决心谁也改变不了,秦国不止我一个未婚配的皇子,儿臣心仪的女子只有一个,要给,我就给她最好的。母后若是不愿替儿臣做下这个主,儿臣自己来做。至于父王,儿臣自会秉明。况且,儿臣对朝政亦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与北燕婚配,只怕儿臣未能逍遥自在。”
秦之琰的言语柔和,虽然脸上还是冷冰冰的模样,王后与嬷嬷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有些藐视的神色。
“是,之琰考虑得周到,你既对自己的人生大事有着思虑考量,母后也放心了。”
嬷嬷往秦之琰面前的酒杯里臻着酒,秦之琰摆手止住她的动作。
“母后,儿臣还有事需要去处理,实在不适合饮酒,望母后见谅。儿臣以茶代酒!”
秦之琰说罢,端起自己的茶盏就一饮而尽。放下手中的茶盏,秦之琰望了望宫殿外的天色,这会临近午后了。
秦之琰同王后辞行,王后望着秦之琰溜没影了的方向,才悠悠放下那满目的慈祥,面无表情气息悠长的自顾自话:“难道,他已经知道了?”
王后生出这样的感慨就是因为近来秦之琰对她冷漠百般的态度,与他出征前可差了远了。心中疑虑是必定的,她这个王后被秦王冷落多年,若不是靠着自己娘家是秦国开国大功臣,她哪能安稳的存活到现在?
国与国,后宫与后宫,亘古不变的勾心斗角哪里缺少戏码?鸟为食亡,人为财坏罢了。只不过,她更在意权。
“王后,想多了,秦王爷可不是那种口蜜腹剑的性子。”
嬷嬷低声硬承着王后,让她宽心。“倒是那边来信了,说……是等不了。”
嬷嬷提醒着王后,眼下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去处理。
“人啊,最怕就是会伪装,谁知道他会不会伪装呢!那帮羔子是喂不饱了吗?”
低言悠语,冷气十足,嬷嬷原本也是慈眉善目的脸也变了起来,两人在这昏暗的宫殿里谈论着她们一手策划下来的事。
“说罢,有进展了还是又有幺蛾子了?”
王后坐于塌上,嬷嬷跟随着在她身边伺候,身边的丫环奴才都被打发去收拾那一桌未动两筷子的膳食了。
王后斜躺于榻,嬷嬷侧坐于榻,将王后的玉足放置于自己腿前,*轻捶着,王后闭眼享受。
“他们的人是势必要求联亲,说是……秦国若不娶,那他们便要娶秦国的皇室女子,这才能助我们的五皇子登上秦国宝座。”
嬷嬷将收到的消息一字不差的回秉给王后,王后细长的眼眸颤动着睫毛,深深吐了一口气。
“他们这是要将眼睛放入秦王室啊!”王后的心里明白他们的用意,秦王已年老,专宠大皇子的杨妃,自己所出的皇子年幼,中间还有一个秦之琰,怎么看三人谁被立为继承人都有可能,但王后明白,以秦王的个性是最不可能立自己儿子的。
秦之琰各方面都出色能与大皇子相比,唯独他的出身是秦王的心头病,王后将秦之琰握在自己手中也是为了有昭一日可以利用他达到自己的利益。
“如果之琰这孩子没有这么优秀,或许我就真的将他视为己出了,只可惜了。”
王后心生感慨,嬷嬷不住的点头表示赞同,“王位只有一个,不给最亲的还能给谁。”
嬷嬷的话像是帮着王后开脱她的谋划,王后抬眸,眼神狠厉起来:“他们想要,送一个机会给他们又如何!”
“只是...这王爷并不同意,只怕有些难以办妥,难道,我们要给他们送个公主过去吗?”
嬷嬷思量的说着,早在秦之琰出战剿匪之时王后就不断的往王上枕边吹风,让王上好不容易有了指婚于秦之琰的想法,却不曾想秦之琰有了心仪之人,还惹得秦王觉得秦之琰冒犯了他的威严。
事有不定必有祸福,与王后而言,这一意想不到是福不是祸,加之她在秦之琰出战之时吹下的枕边风也有了奏效,她现在最大的精力是该想想如何对付大皇子。
“送不送都不打紧,打紧的是我们的事不能被耽误。不过,送与接收,那个更有利便选那个。”
王后的芳龄不过韶华,如此的美好年华便要费在这深宫闺阁里,为子计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