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继续熬
宗介2025-09-09 16:253,012

京城的天,一连阴了三天。

知味楼的门板也一连上了三天。曾经车水马龙的街口,如今只剩下风卷着落叶,打着旋儿。

流言像蛛网,从皇城根下蔓延到九城每一个角落。冠军侯抗旨不遵,当着宫里人的面,把圣恩砸回了地上。

有人说他忠勇可嘉,不为权位折腰。有人说他匹夫之勇,螳臂当车。更多的人,是在等。

等那把悬在张奇头顶的刀,什么时候落下来。

张奇自己也在等。

他坐在二楼的窗边,手里拿着块铁牌,指腹摩挲着上面刻着的“王莽”二字。铁牌的棱角已经被磨得温润,像一块贴身多年的玉。

杨燕坐在他对面,面前是一碗汤药,热气氤氲,她却一口未动。

杨莺在楼下算账,算盘珠子拨得又急又乱,像她此刻的心。

“砰、砰、砰。”

敲门声。

很轻,很有节奏,敲的不是楼下的大门,而是二楼雅间的房门。

张奇没动。杨燕的身体绷紧了。

杨莺从楼下跑上来,脸上没有血色。“哥……”

门外的人没有不耐烦,又敲了三下,不轻不重。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张奇放下铁牌,站起身,“开门吧。”

杨莺咬着唇,拉开了门栓。

门外站着的人,让三个人都顿住了。

还是那个传旨的太监。

三天前,他那张脸涨成了猪肝色。今天,那张脸白得像纸,上面涂着厚厚的粉,却盖不住底下的青气。他换了一身藏青色的常服,没了那股子煊赫的官威,倒像个来收旧账的掌柜。

他没往里走,只是站在门口,对着张奇深深一拜。

“咱家,见过冠军侯。”

这一拜,比三天前的盛气凌人,更让人骨头发冷。

张奇看着他。“侯爷的爵位,我已经辞了。公公这声称呼,我担不起。”

“担得起,担得起。”太监直起身,脸上堆出个笑,褶子挤在一起。“陛下说了,冠军侯是国之干城,一时气盛,是真性情。陛下,不怪罪。”

杨燕冷笑了一声。

太监像是没听见,从袖中又摸出一卷黄绫。不是圣旨的制式,更像一份手令。

“陛下有口谕。”他这次没有展开,只是捧着,“陛下说,北境的风沙,确实伤人。京城的刀,也确实太亮。是陛下想得不周全。”

张奇不说话,等着他的下文。

“陛下说,张大人是天底下最好的铸刀匠。让您去镇抚司那种地方,用杀猪刀,是委屈了您这双巧手。”太监的语调平稳,像是在背一篇烂熟于心的文章,“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好匠人,也该有配得上他的炉子。”

他顿了顿,往前递了递手里的黄绫。

“陛下体恤张大人心系边陲,忧国忧民。特旨成立‘格物参谋院’,隶属兵部,由内廷直管。专司军备勘磨、战法推演、奇术格物之职。”

杨莺的身体晃了一下。

格物参谋院。她从未听过这个名字。听上去,像是个做学问的清水衙门。

“陛下口谕,着张奇,任参谋院‘掌院学士’,总领院务。不涉朝争,不理刑名,不掌兵权。”太监一口气说完,抬起头,看着张奇,“张大人,这个职位,没有品级,不算朝官。只向陛下建言,监察军备。这把刀,不斩人,只为国铸盾。您,还看得清吗?”

整个房间里,只剩下窗外风吹过电线杆的呜呜声。

杨燕放在桌下的手,攥成了拳头。

杀人,还要赏你一把更快的刀。

这是她三天前问张奇的话。

现在,皇帝给了答案。

我不给你刀,我给你一座天下最高明的铸刀坊。我不让你杀人,我让你为我铸造千千万万把刀。

这个局,比镇抚司那个赤裸裸的屠场,要精妙百倍,也恶毒百倍。

“好一个格物参谋院。”张奇开口了,他的语调很平,听不出喜怒,“一个不入流品的学士,却能监察兵部军备。一个清水衙门,却由内廷直管。陛下这是给了我一把没开刃的刀,让我去戳兵部和内阁的眼睛么?”

太监的脸上依旧挂着笑。“张大人的才智,陛下最是欣赏。参谋院如何行事,全凭掌院学士的章程。陛下只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让大周的刀,比蛮人的更快。让大周的甲,比蛮人的更坚。让北境的兄弟们,能少流血,多回家。”

他每一个字,都咬得极准。

每一个字,都敲在张奇的心上。

杨燕站了起来。“说得真好听。换个名头,就不是杀人的东西了?王莽他们,就是死在蛮人更快、更坚的刀甲之下!现在,你要张奇去铸造同样的东西,去杀更多的人?”

“姑娘此言差矣。”太监转向杨燕,第一次正眼看她,“这世道,不是你不铸刀,别人就会放下屠刀。你不磨快自己的剑,就只能等着被别人的剑刺穿喉咙。张大人铸刀,是为了守护,不是为了杀戮。这其中的分别,难道姑娘也看不清?”

“我只看见一百零三块铁牌!”杨燕的声音陡然拔高。

“所以才要成立参谋院!”太监的声音也跟着抬高,尖锐的嗓音划破了屋内的沉寂,“就是为的不让这种铁牌,再多出一块!张大人,咱家问你,北境的冬衣,棉花够厚么?边军的弓弩,射程比得过蛮人的长弓么?你们的伤药,能让一个中了箭伤的士兵,活过三天么?”

他每问一句,就往前走一步。

杨莺下意识地拦在张奇身前。

太监停下脚步,看着张奇。“这些,兵部管不了,或者说,他们不想管。层层盘剥,层层克扣,送到边关的,十成里能有五成,就是天大的恩典。但参谋院能管。因为,它是陛下悬在兵部头顶的剑。而您,张大人,就是握剑的人。”

他摊开手里的黄绫。

“这是个机会。一个让您,能真正为那些死去的兄弟,做点什么的机会。”

张奇的呼吸,乱了一瞬。

他想起了李四。那个临死前,还在惦记着女儿的糖的汉子。他身上的甲,是牛皮的,被蛮人的弯刀一划就破。

他想起了王莽。那个为他挡刀的年轻人。他手里的横刀,卷了刃,砍在蛮人的锁子甲上,只留下一串火星。

他想起了那十万蛮兵。他们的装备,他们的战法,处处都透着一股熟悉。那是他曾经献给朝廷的策论,是他画过的图纸。

被人改了,拿去武装了敌人。

现在,皇帝把一个机会,递到了他面前。

一个让他可以亲手,把自己吹过的牛,画过的图,变成现实的机会。

一个阳谋。

一个他拒绝不了的阳谋。

“如果我还是不接呢?”张奇问。

太监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陛下说,张大人是聪明人。知味楼的菜做得好,但京城,不止知味楼一家酒楼。这天下,能铸刀的,也不止张大人一个。”

他把黄绫,轻轻放在了桌上。

“张大人献上的‘连弩’图纸,工部已经做出了样品。只是有些地方,不太顺畅。陛下说,若是张大人不愿出山,那便将图纸发往各州府,集天下巧匠,群策群力。总能,把它做出来的。”

这是威胁。

赤裸裸的威胁。

张奇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连弩的图纸,核心之处他留了一手。但天下之大,能人辈出。只要肯花时间,花人命去试,总能试出来。

到那时,这件大杀器,会落到谁的手里,会如何被使用,就再也由不得他了。

他亲手放出的恶龙,将再无枷锁。

“我明白了。”张奇说。

他走上前,从杨莺身边走过,拿起了桌上的那卷黄绫。

他没有看。

他只是掂了掂。很轻,却又很重。

“回去告诉陛下。”张奇说,“参谋院的差事,我接了。”

太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真实的表情。那是一种如释重负,又带着一丝怜悯的复杂情绪。

“但是,我有两个条件。”张奇补充道。

“张大人请讲。”

“第一,我要调阅兵部武库、工部营造司、内廷军器局,所有与军备相关的卷宗。不受任何阻拦。”

太监的眉毛跳了一下。“……咱家会如实禀报陛下。”

“第二。”张奇抬头,看着太监的眼睛,“我要一个人。”

“谁?”

“北境蛮兵的兵器甲胄,是谁打造的。我要那个工匠。活的。”

太监的脸色,瞬间又变回了那张白纸。

他沉默了许久,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咱家,记下了。”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快步离去,背影有些仓皇。

门还开着,外面的冷风灌了进来。

杨燕走到张奇身边,看着他手里的黄绫。“你还是接了。”

“不接,我们都得死。”张奇说,“接了,只是换个地方,继续熬。”

他把黄绫递给杨莺。

“去,把楼下那块‘关门谢客’的牌子,摘了。”

张奇重新坐回窗边,拿起那块刻着“王莽”的铁牌。

“再挂一块新的上去。”他对着窗外的天空,轻声说。

“格物参谋院,筹备处。”

继续阅读:第169章 正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开局娶双姝,我乞丐逆袭最强权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