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抵达广东
禾帆子2025-08-19 10:152,915

  拜别大人后,甘林又去了东山岛,这个蔡牵曾经的水寨,现在已经是人去楼空。他让所有人都留在船上,自己一个人下了船,来到了当初蔡牵藏宝的山洞里查看一番,锁还在,没有其他人来过,于是他又把门上的锁,换了一个更加结实的上去,又在洞外插上一些树枝,做了一番掩饰之后,这才回到船上,命令众人继续南行。

  又过了三天,霆船终于驶近了珠江口,甘林让人挂上了红旗帮的旗帜,在海面上巡弋的海盗船,立刻将消息报到了大屿山岛的红旗帮那里。

  郑一嫂(石香姑)的大红船,立刻开出了水寨。朝甘林的船驶来。

  “来者可是甘先生?”张保仔站在旁边,大声喊道。

  甘林也站在船头,身边是那两个郑一嫂的手下,名叫柴门和付光禄,甘林就叫他光禄。

  两船靠近后,张保仔看到船上一色的清军,立刻紧张起来,命人拔刀警戒。

  “甘先生,看来传闻没错,你成了朝廷的鹰犬!”张保仔满脸怒色,旁边的郑一嫂却默不作声。

  柴门和光禄立刻抓住缆绳,荡了过去,向众人解释了原委。张保仔这才收起刀来,让甘林到大屿山岛说话。

  霆船停在了水寨门口,众人跟着下了船,沿着台阶一路爬上了聚义厅,众人分坐两列,郑一嫂坐在主位上,张保仔站在他旁边。

  “甘先生,我们和洋人接触了几次,他们的炮船实在是厉害啊!”张保仔寒暄一阵后,直奔主题。

  听了他的话,水寨里的各位,也都骚动起来,一个个窃窃私语,满脸都是‘我们能战胜他们吗?’的表情。

  甘林点点头:“相信各位都知道,前段时间震惊一方的镇海王炮吧?这次我们过来,就要造他个几十门出来!”他说话的口气坚定,眼光炽烈,仿佛大炮已经造好,放在各人面前似的。

  众人又是一阵窃窃私语。

  郑一嫂皱了皱眉头,问道:“拿什么造?我们的铸炮工艺老旧,又没有人会洋人的技术。”

  甘林这才把这次自己的使命都告诉大家,最后才说:“我需要你们的帮助,若是这次事情成功,你们将会优先成为‘全合金钢战舰’的第一群使用者!”

  大家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搞不懂甘林在说什么,只有郑一嫂问道:“若是有了这种战舰,就可以经略南洋了吗?”

  “是的,我们要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并且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后勤设施。大屿山岛,就是我计划中建造海军基地的最理想地域。而这一切的开始,就要有赖于诸位了!”

  “你这是想把我们的水寨给夺了?”郑一嫂脸上表情有点不悦。

  “不是夺,而是改造,改造成最先进的军港!”甘林不慌不忙地回答。

  郑一嫂起身,将甘林和张保仔叫到内室,又询问了一番具体内容后,这才回答。

  “甘先生,我们愿意相信你,但是,我有个条件,疍家人只听你的话,不会效忠鞑子!”

  “这是特别事务区,我们财政自理,你们所得的财物,除了一部分会拿来用于城建之外,其他的都归你们自己。另外,我们会建立银行,保护你们的私人财产,并且每年还会分给你们利息。”

  “这倒是件新鲜物事。”郑一嫂皱着眉头。

  “你可以先拿出一小笔财产试一试。”甘林笑着回答,“等尝到甜头了,再继续投也不迟。”

  “那我们的水寨,你准备给改成什么样?”

  甘林拿出一张图纸,上面是他在京城时,就已经详细思考规划过的军港方案图。水寨的格局仍旧保留,但是将泊位增加了十个,这样可以停泊至少20艘大型水面战舰。旁边所有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四周的山上,还有岸防炮和气象站,郑一嫂他们的聚义厅,也准备用砖石结构,建造一座坚固的堡垒作为港务局。

  甘林指着旁边的九龙湾,又对郑一嫂说:“这里是全世界都少有的天然良港,我准备建造一座新型的海港工业城市,来配合经略南洋的大计。一旦完工,咱们的水寨就可以成为东方最大的军港了。”

  郑一嫂两眼放光:“需要我们做什么?”

  “目下还确实需要你们做一件事。新城的建设,到时候一定会有洋人过来干涉,我需要你们的保护,当然,我这里会给你们提供必要的火炮和新式枪械。”

  “如果咱们的火炮能赶上洋人,那就完全不怕他们!”郑一嫂兴奋地对旁边的张保仔说。

  甘林笑笑:“目下我最担心的,就是英国的那些鸦片商人,他们一直在四周蠢蠢欲动,所以当务之急,是我们需要立刻铸造一批先进的长炮来应急。你们这边还有多少生铁?”

  “生铁倒是有一些,只是没人会铸炮啊!”

  “我的朋友索菲拉会,这件事交给他办就可以!你们只需要给我们提供必要的设备,剩下的事就不用管了。另外,我这里还有几名船匠,让他们也留在这里,按照图纸帮忙改进你们的船只吧。”

  甘林打算让这些船匠们按照螺旋桨、飞剪艏、旋转炮塔的图纸,依样先改造一艘样板船出来,然后把索菲拉研制的大炮和合金装甲放在船上,后续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加入蒸汽机。

  过了一会儿,三人走出密室,郑一嫂满脸兴奋,立刻吩咐众人:“把铸造坊的所有人都给我叫来!”

  甘林也对索菲拉吩咐一番,索菲拉点点头:“只要温度能够达到,我可以试试看,不过单用生铁的话,可能强度达不到雪钢的级别。”

  “目下咱们的条件就只有这些,我会让他们再从外面购置一些矿石,你可以再研究一些其他的钢材配方。比如镍铬合金、高碳钢等等,先研究出一些样品,然后我们再研究量产的办法。”

  一切计议妥当,甘林留下索菲拉和船匠们,自己立刻让霆船从珠江口北上,一路来到了广州。

  两广总督吴熊光得到消息,立刻派人到码头,接甘林一行人去了总督府。甘林递交了圣旨,以及自己的详细计划,并和吴熊光总督商议了一些具体的细节。

  圣旨在手,再加上皇帝早就给吴熊光送了密信,因此甘林没费什么周折,就获得了吴熊光这边的肯定,但条件是甘林要帮助署理洋务,以及管束海盗。

  “总督大人明鉴,疍家人只可招抚,不可强攻,若将他们保留下来,会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水师力量。在下有志于此,还请大人监督便是。”

  “甘大人既有如此打算,本官也只有尽力从中协助一二,据说福建海患头目,如今已经遁逃南洋,我广东的海患,也需要尽快解除才好啊。”吴熊光笑呵呵地把自己的期待说了出来。

  “在下自当从中全力斡旋。”甘林拱手行礼。

  一切事务处理妥当之后,甘林又前往怡和洋行拜会伍秉鉴。

  伍秉鉴看到一身官服的甘林,吓得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头都不敢抬,甘林笑呵呵地将他扶起,二人分列宾主坐下。伍廷玉看到甘林上次还是一介商人模样,转头就穿上了一身官服,也哆哆嗦嗦地赶紧为二人端茶。

  甘林将此番行程,以及后续的计划,全都告诉伍秉鉴,听完这些,伍秉鉴微微点了点头。

  “在下只有一事不明,此番新城建设,那是否要开埠通商,若是开埠的话,岂不是与我大清国策相悖?”

  甘林当然明白,如果这时候开埠,那无疑是抢十三行的饭碗,现下这些富商们,都是自己要拉拢的对象,他呵呵一笑,回道:

  “开埠目前条件还未成熟,我的计划是所有商货仍然由十三行入关,但要开辟定期往返于广州和港城的渡船,并且在运费和关税方面,对所有入港城的货物实施固定关税。”

  “哦?固定关税固然是好事,只是执行起来……不见得会如此轻松啊。”

  “因此才需要浩官大人尽力配合呀。”甘林拱手行礼,“若是事情办得好,将来在下打算在港城设立自由贸易区,以及证券交易所,届时浩官先生就可以来这里投资,亲手体验一下洋人口中的‘金融’市场了,实话告诉您,要想赚大钱,还得是做金融,让钱来生钱才对。”

  “钱来生钱?钱如何生钱,难道还会像母鸡下蛋一样,凭空变出钱来?”伍秉鉴显然是来了兴趣。

  “这就是金融的魅力咯。等以后港城具备一定规模以后,浩官大人一定要来看看呐!”

  “哈!反正离得不远,我倒真想见识见识。”

继续阅读:第233章:辩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1805:师夷长技以图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