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一颗种子,一块蚕茧
禾帆子2025-08-19 10:113,082

  原来最可怕的,不是巨舰大炮,也不是刀枪剑戟,而是经历过辉煌之后的落寞。甘林站在窗户口,不禁默默地想起了一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甘林趴在窗户上,突然觉得自己老了十岁……其实他依然只是一个25岁的青年人,在经历了这一天的风波之后,他仿佛一切都累了。

  10年当中,他给朝廷写了100多封信,又花尽了各种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心中的愿景,就是让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可现在,正当一切都要步入正轨之时,他却成了弃儿。虽然官位还在,特权依然有,但是依然掩饰不了一个事实:皇上看自己,再也不像之前了,在皇上心中,自己不论再怎么努力,都只是一个‘贤时便用,不贤便黜’的棋子。自己的愿景,自己的理想,在皇权面前,一无是处。甚至连个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甘林的计划中,本不想杀掉阿林保,但当下的局面,若是不杀阿林保,后续他还会给自己找更多的麻烦,他迫于无奈,出手杀了对方,他也曾想到过,这样的行为,将会带来不可逆的后果,但他还是存有一丝,自己都说不出来的奇怪想法,这才放手去做了。

  他并不恨阿林保,或者说,他与阿林保根本没有什么个人恩怨,所做之事,也都是在当时情况下,所能采取的最优解。但就是这一次的出手,却一步步让自己来到了这样一个深渊之中。

  甘林也是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了石匠工会手册里那句话:‘封建社会里,普通人根本不配拥有梦想,他们只是皇帝手下的工具人。因此,我们才必须要推翻这腐朽的贵族,建立一个由我们来统治的世界。我们要让平民都拥有权力,要建设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曾经,他每次读到这句话,都会觉得这话有点太理想主义,甚至还觉得这话说得有些过分。但现在,当甘林自己的梦想,被人无情地剥夺之后,他的心中,某些东西,潜移默化之间,就开始起了变化。

  正如一颗种子,开始从甘林的心田中破土而出,又如一只蝴蝶,正从束缚自己的蚕茧中缓缓爬出。

  甘林的眼神,逐渐变得冰冷起来。

  曾经的他,寄希望于皇帝,寄希望于大清帝国。虽然满人特别坏,但甘林想到石匠工会的可怕,知道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后盾,才能有实力对抗他们。但现在,甘林在清国的这两年,让他终于痛彻心扉地意识到,自己所依靠的这个国家,其实也是一个病入膏肓,需要真正的‘甘霖’,来一次彻底脱胎换骨的国家。

  而想要建设一个这样的国家,第一步,就得是先革了皇帝老儿的命!但是,若是从历史经验上看,革了皇帝的命之后,就会陷入一个巨大的混乱当中,群雄并起,生灵涂炭,最终拳头大的,就变成了赢家,再次开启下一个循环。

  不管是汉、唐,还是明,甚至包括甘林现在身处的清朝,灭亡之后都会进入一个持续一段时期的分裂。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可甘林心中十分清楚,他要面对的敌人,不仅是华夏大地内部,推崇专制的满清,同样还有来自外面的势力,最可怕的石匠工会,也都在盯着华夏大地,虎视眈眈。

  所以,要用什么方式来开启这样的序幕呢?甘林目下还没有头绪,但他的心,从这个夜晚开始,彻底走向了另一条道路。

  第二天,甘林给姚莹留下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希望可以在南疆再遇的愿望,他将这封信装在信封里,外面什么都没写,交给一个小厮,让他帮忙转送给姚莹。

  之后,他就收拾行李,乘坐一辆马车,匆匆忙忙从朝阳门出了城,拐弯去了一趟楚渺的墓那里,放上一束鲜花之后,就往西南方向,进入了去山西的官道上。

  进城时没有人接,没有人注意,出城时同样没有人送,没有人注意。甘林的这趟北京之行,就在这冷飕飕的寒风中,画上了句号。

  马车到了驿站之后,甘林付钱雇了一匹驿站马,在夕阳下,一人一马,独自朝山西奔去。

  这还是甘林第一次前往山西,根据之前梅林提供的信息,裴燕的家庭,在山西河津县,靠近黄河那里。因为最近西北地区常年无雨,饥民遍地,因此河津那边的裴家人,要在二月二的时候举行祭祀,他们的对头杨家人,认定就是因为这个不守家规的裴燕,把灾难带给了他们,所以坚决要将裴燕当做祭物献给河神。

  甘林一开始认为,这种活动早就已经消失了。可听梅林提到,村里一直就有这样的习俗,每逢遇到灾年,家家户户忍饥挨饿,有的人饿得急了,就会干出各种非人的事情。梅林对这样的行为深恶痛绝,可面对天灾人祸,自己的力量又十分渺小,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

  他骑着马一路向南,严寒的冬日里,目之所及全都是一片萧条荒凉的大平原。晓行夜宿,风尘仆仆地过了一周,来到了直隶省与陕西省交界处的井陉。

  井陉,这里是太行八陉之一,历来就是连接山西和直隶,山东的交通要冲,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各路晋商往来全国的要冲地。

  甘林纵马来到井陉关附近,这才放慢马速,缓缓走到关口。两个士兵拦在路中间,看到甘林骑着马,心下就估摸着应该是个有钱人,于是二人互相点点头,伸手拦住了甘林。

  “站住,过路费,5两银子!”一个人大声冲着甘林喊道。

  这时,另外几个背着大包的行脚商人,也从关卡经过,他们掏出一串铜钱,递到了另一个士兵手中,那士兵呵呵一笑,朝他们招招手,示意他们通过。

  甘林一看,冷着脸问道:“为什么他们只用交一吊钱,而我就要交五两银子?”

  “没看人家是地下走,你是骑马嘛?马的过路费比人高!这两年年景不好,驿站养马的费用一直在涨啊。”那士兵有点不耐烦。

  “5两银子,你们也真敢要啊!”

  “你给是不给?”那士兵怒气冲冲。

  甘林一看,心里明白怎么回事了,他厉声喝道:“堂堂朝廷命官,也敢打劫?好大的胆子!”

  二人一听,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手就捂着嘴巴,哈哈大笑起来:“朝廷命官?请问,是几品啊?”

  “五……九品。”甘林回道。

  结果二人哈哈大笑:“一个九品大小的官儿?还真把自己当官儿了。我们这里喂马的,都比你官大!”

  甘林微微有些尴尬,这话明显是吹牛,但是,一个关卡的小兵,现在都敢对自己大呼小叫,这种落差,还是让他有些不太适应。

  甘林从怀里摸出5两银子,递给那个士兵,他不想在这种小事上纠缠。

  那士兵拿到钱以后,眉开眼笑地就让他过去了,甘林路过关卡,立刻翻身上马,钻进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里。

  四周全都是险峻高大的太行山,一座座山峰就像是被刀切割了一般,笔直地插入云霄之间,下面就是万丈深涧,有的地方还有一条条小河流过。

  甘林的马走不快,他只能慢慢地一边走,一边四周打量着这些高山。

  “太行八陉,百闻不如一见,比传言中还要险峻!”甘林感叹一句。

  路上也有不少三三两两的行脚商人,还有人驮着驴车,招呼着四周的同伴,有的人走得累了,就在路边找一块大石头,坐在上面休息,还有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

  甘林放马走去,突然在路边聊天的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他立刻滚鞍下马,朝那个人走了过去。

  那人也认出了甘林,嘴角一咧,露出一个笑容。

  “哈!你是之前那个在山西会馆门口,卖豆腐脑的师傅!”甘林哈哈一笑,迎了上去。

  那人也笑起来,朝甘林走过来,拱手行了一礼:“大人,您记性真好!”

  “是你家的豆腐脑好吃。”甘林笑着回了一句,“怎么在这里碰上你们了?不在京城做生意了?”

  “唉,别提了,俺家里这两年闹灾,家人亲戚很多都去世了,这不赶着去处理后事嘛!”那豆腐脑师傅回道。

  “您老家哪里的?”

  “俺叫张平安,老家平遥县张村。家里人给俺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俺一生平平安安。可现在世道艰难,一点都不平安呀。”豆腐脑师傅张平安挠挠头,挤出一个干巴巴的笑容。

  甘林于是就和这个张平安聊了一会儿,当他得知甘林要前往河津县时,张平安悄声道:“大人,前头俺听过往的客商提到,那河津县最近可不太平呢,说是要召开一个十年未有的大祭,祭祀河神!”

  甘林讪笑一声:“为啥祭祀河神?因为遭灾么?”

  “那还有假?听说河神哪!最喜欢没过门的漂亮女子!若是能讨得河神开心,来年就一定是个丰年!”张平安说道。

  甘林没再多说,就与张平安一路同行,让他给自己带路。

继续阅读:第285章:张村之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1805:师夷长技以图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