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茶馆酒肆,热闹场所,台上老先生说书,台下满堂宾客。
今日酒馆处说的一出戏乃是公子子楚回秦的故事,台上的说书的老先生功底还是很好的,咬字清晰,中气足,一段故事说的跌宕起伏。这故事中主人公秦异人为人仁厚,在赵国时一心思秦,以及他刻在骨子里忠君爱国,还有吕不韦护送嬴异人回秦的这一系列的谋划是如何的足智多谋。
吕不韦坐在茶馆里不起眼的角落,满意地看了一眼满座的大堂,悠然地听着说书,其中有关他的事迹,其实他早烂熟于心。
慢慢地,耳边传来的细微动静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吕不韦忍不住凝神细听。
“你说这说书先生怎么每日都说这个故事,听到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公子子楚如今是板上钉钉的太子,许是这茶馆的主人为了讨好公子子楚他们吧。”
另一个人也道:“你就知足吧,这儿的茶比别处的好,价格还比别处的低,更是有免费的故事听,可以了,等说书先生讲完这个故事看看下个故事吧。”
能喝茶听说书的人,最多的就是时间,偌大的咸阳城总是不少闲的人,这茶楼胜在价格实惠,大多时候,大堂里都是满人的。
吕不韦听完公子子楚回秦的故事准备回府的时候,那些茶客的话题已经换了一个。
“哎,前儿个我经过莫娘铺子的时候,那生意可叫一个红火,都比对面丽人阁的还要好了。”
听言另一人也道:“可不是吗,那间小铺子每天都人满为患,我看都无处落脚了。”
“你说那莫娘的生意不死不活了那么些年怎么突然就好起来了?”
“这事我知道。”一个大汉闷了一口酒,幽幽一叹,摆出娓娓道来的架势。“我那婆娘原先是在城东衣铺里做活的,前儿个工期到了,成了莫娘铺子里的绣娘。听我那婆娘说,这莫娘把铺子卖给新的东家了,如今莫娘那铺子里那些漂亮的衣裙还有什么小布袋一样的东西都是那新的东家画的样式。”
“啧,我家那妹子买了铺子的衣裙,邻里的那些妹子可都羡慕,就连我那说定了媒的姑娘见了小姑子的衣裙都喜欢,我买了一条送过去,欢喜的不得了。”
旁边人听了难免口吻有些酸溜:“陈大,一下子买了两天裙子,你这家中也是够富裕的。”
那衣裙漂亮的很,因此价格也不低,富裕人家自是不用说,那些普通的农夫,却是不舍得花钱给家里女子买这么一条裙子的,也就陈大这种疼爱家中妹子又喜欢未过门妻子的才舍得。
那名陈大被人酸了这么一句也不在意,嘿嘿一笑问道:“也不知道那新东家是何人,偏看上了莫娘的铺子。”
先前那个大汉又是个知情人,闻言接话道:“听我那婆娘说新东家是个女子,刚到咸阳准备在咸阳落户这才买了莫娘的铺子。”
“女子?”
“是啊,我那婆娘听莫娘叫那新东家妹子,叫什么娆的……”
接下来的话吕不韦已经不想听了,压着心里的激动,立刻吩咐郑义道:“去查查那新东家。”
郑义:“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