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更迭之际,通往夔州的官道上很是热闹,这个时节赶路最是合适,路面不会因夏季的雨水变得泥泞不堪,不会因冬季的暴风雪而举步维艰。
夔州城是公孙世家的地盘,也可以说是公孙世家的老巢。
官道上行驶着两辆颇为豪华的马车,车由六匹高头大马拉着,车头上竖着一个小小的青色旗帜,旗帜上绘着两座远山,山脚下波浪汹涌,浪花飞溅。
这样简单的一个山水标志,却是让许多路人驻足让路,甚至有些马车刻意停到路边让这辆马车经过。
车辆乃是四面敞开,只挂着几张竹帘,此刻帘子拉起,露出车中情形。
车首处端坐一中年男子,一身儒衫打扮,头戴方巾,脚蹬云靴,手中摇着一把折扇,下巴颏下一缕青髯被折扇的风轻轻吹动。
儒衫男子身后对坐几名书生打扮的少年。
少年们穿着统一的青色衣衫,衣角处皆绣着与旗帜上相同的图案。
此刻,少年们有的远眺风景,有的倚栏看书,好不惬意。
路人们看着少年,皆是露出崇敬艳羡之情。
“看啊,涛山学院的学子游学来了!真是好少年!”路人甲感叹。
“是啊是啊,想不到涛山学院的学子到了我们夔州,说不定我们夔州要出惊世之才了!”路人乙不忘给夔州贴金。
“涛山学院的学子长得可真是俊俏!”路人胖婶眼睛闪亮。
“哎,婶,你别说了,咋地,你看上人家了?”路人青年嘲笑。
“呸!你懂个屁,我看得上人家人家还看不上我呢,哎,要抢一个回去给我家闺女当上门女婿就好了!”路人胖婶眼风却是扫向车首的儒生。
“哈哈……婶,你可别做梦了,就你女儿,人家涛山学院的人哪一个出来不是人上人的存在,你想太多……”
众人哄笑,说话声并不大。
然而这样的对话让听力极其出色的先生听了个正着,此刻他不得不用扇子掩口,轻轻咳嗽几声。
车上几个少年倒浑不在意,依旧看书的看书,赏景的赏景!
这种事情,经历第一次的时候还有点害羞,多遇两次,他们自然就习惯了。
没办法,涛山学院的名头实在太响太好用了。
而跟在这辆车后的另一辆马车则是紧闭门窗,不见丝毫动静。
唐不药此刻坐在马车上,身上穿着一套簇新的娇绿薄袄,腿上枕着懒洋洋的小乖。
这东西自从跟自己越发的胖了,成天和圆子一起抢吃食,如今看着就是一只呆笨白熊。
“小姐姐,我好想和师兄们一样看风景呀!”
圆子咬着胖乎乎的手指头,和白熊一般趴着无所事事。
“哎,圆子,一会儿便要进城了,你可要听话,否则以后都不带你出来。”
唐不药打了个哈欠,顺带威胁了圆子一句。
以后等她身子好了,再也不要坐马车,真是累死了。
“小姐,你说我们冒充涛山学院的人,公孙家会不会发现?”
海珠剥开坚果,将里面的果仁仔细清理出来,再放到白瓷小碗中,递到唐不药面前。
“嗯,应该发现不了吧!”
唐不药塞了一颗果仁给小乖,不太肯定的回答。
“小姐,门主不怕日后涛山学院知道这事找唐门麻烦吗?”
海珠继续剥着坚果,对这一次冒充涛山学院的做法实在有些不解。
师父这一次是被气着了,离开唐门的时候说的是带着弟子们出来游历。
走的时候还撂下一句:“我一走,回来又少了两个弟子怎么办?”
这话生生将大长老气得脸都歪了。
师父就是故意的,他生气呢,居然趁他不在,让人把他弟子从唐门带走。
唐门不要脸面,他唐箫不要的吗?
长老们感觉有点亏欠师父,是以最近唐门很平静,很祥和,很尊重门主,门主大人要带着徒弟们出来游玩,没人有任何意见,甚至大长老还亲自送他们出的山门。
不为别的,就不想日日看着唐箫摆臭脸,给长老们穿小鞋,让唐门那恐怖的低气压得到一些缓解。
唐箫并未告诉弟子们详细的计划,只说这一次有大事要办,让徒弟们好好听他安排,且这可是师父第一次带着所有弟子出门,师兄们那叫一个兴奋,那叫一个期待,那叫一个上头。
这一次出行,不仅是唐不药和海珠,圆子和小乖也都跟上了。
“小姐姐,这一次圆子可以照顾你了喲!”
圆子眨巴着眼睛,得意非常。
唐师父说了她进步很大,以后还要教她更厉害的武功保护不药。
唐不药扯扯嘴角,圆子你照顾不照顾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吃垮小姐姐。
这一路上,哎,都多少次让别人因为圆子饭量的事情瞠目结舌了。
“小姐,我要不要和圆子易容一下,我们这样当你丫鬟会不会露馅?”海珠垂头看了看自己的青色新衣还有圆子那圆滚滚的身材,很没底气。
“放心,你们少说话就行,一切有我!”
唐不药拍拍海珠手臂。
这也不怪海珠,涛山学院可是赫赫有名的学院,可说是这世间最超然的地方。
它不隶属任何国家,不受任何组织,任何个人,任何家族影响。
学院的老师都是这世间的强者,无论文治武功,炼药画符,天文地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学不到。
宗门也好,世家也好,皇族也好,组织也好……若是有人能进入涛山学院,那都是莫大的光荣。
涛山学院分文武两院,从涛山学院出来的学子无论文治武功,才情学识那都是高人一等的存在,不说别的,就是见识都比别人高上好几等。
世间流行一句话:“得涛山学子,心想事成!”
涛山学院的人在世人心目中,简直就是吉祥物兼喜神的存在。
涛山学院的先生们带着学子四处游学也是涛山学院一大传统,且这个传统让他们所经之处的人以能见到他们为荣,许多世家大族,官府富商更以能和涛山学院有所结交而沾沾自喜,与有荣焉。
这样一个在是人心目中如此崇高的地方,偏偏就被唐箫他们用来冒充了身份,且还是打着涛山学院的旗号堂而皇之去了公孙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