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你也别解释了。”
景和皇帝懒得听他瞎扯,摆了摆手,“你起来说话,面对眼下危机,你有何良策?”
“谢父皇,儿臣以为这场雪灾并非坏事。”
太子项鸿坤站了起来。
“详细说说。”
“是,父皇。”项鸿坤大声道,“此次雪灾主要集中在西北、北部和东北部,涉及七州六十五城,涉及面之广,受灾百姓之多,是历年之最!可谓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雪灾。”
“但是,灾难中也往往孕育着机遇。”
“我国北部与晋国接壤,自我大楚立国以来,晋国就从未停止过对我北部各州城的劫掠。”
“如今,遇到罕见的大雪灾,晋国再想劫掠到足够的粮食,就必须渗入我大楚腹地,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调集大军,围而歼之,让晋国再也不敢觊觎我大楚,此其一也。”
“其二,北部多匪患,多刁民,多拥兵自重的兵痞,这次大灾也是老天爷对他们的惩罚!”
“儿臣相信,只要我们再拖延一个月赈灾,这些人必定大乱,不战而屈,到时候将会纷纷上表归顺朝廷。”
听到这话,文武百官都是脸色一变。
宰相“高进”,身材挺拔,面白无须,相貌堂堂,走出班列,对太子拱手道:“敢问太子,此次受灾百姓多达一千八百多万之巨,这些百姓该如何救援?也弃之不顾吗?”
“宰相之问,正是本宫要说的第三点。”
太子不慌不忙,向旁边的太监招了招手,“去把我朝的地图拿来。”
那太监看了眼皇帝,见他点了点头,才躬身退出勤政殿,没多久,便拿来了一副巨型地图。
“诸位请看!”
项鸿坤指着地图,从西北的宁州到东北的连州画了一条线,“这条线的北面全是灾区,有百姓将近两千万,但这些地方也是苦寒之地,每年都需要朝廷供应粮食三十万石!”
“如果是丰年,这三十万石不算什么,灾年呢?”
“所以,本宫以为,与其每年浪费大量的粮食,倒不如趁这次的大雪灾,把所有灾民都迁往这条线以南!”
不少大臣听了之后,都纷纷表示赞同。
太子一脉的官员更是立即谀词如潮,简直把太子夸上了天。
景和皇帝也盯着地图,沉思不语。
高进眉头皱了皱,也没有说话。
景和皇帝突然目光一转,看向右侧班列之中的一位老者。
这老者从朝会开始,就低垂着头,沉默不语,一副快要睡着的样子。
“陈尚书,你对太子的提议有何意见?”景和皇帝问道。
这老者正是陈贵妃的父亲,陈和安。
他年龄也才五十多,却一副老态龙钟行将就木的神态,听到皇帝的问话,仿佛才被惊醒似的,慌忙跪下去,求饶道:“陛下饶命,老臣昨夜头痛难眠,刚才才会打个小盹,老臣罪该万死!”
自从陈贵妃被打入冷宫之后,陈和安便仿佛瞬间老了数十岁,常常都是这么一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样子。
景和皇帝哼道:“朕问的是,关于太子的提议……”
陈和安忙道:“太子英明神武,智慧通天,所说的提议绝妙无比,老臣万分佩服,没有任何异议。”
景和皇帝的眼神突然锐利如刀,紧紧盯着陈和安,“陈尚书,你对小五也是如此的敷衍吗?”
瞬间,巍峨的大殿内,一片死寂。
陈和安冷汗直流,瑟瑟发抖。
景和皇帝沉默了片刻,才又说道:“你再好好想想太子的提议,认真回话,不然,你也可以告老还乡了。”
文武百官都看向跪在地上的陈和安,有同情,有悲凉,有暗喜,更多的则是幸灾乐祸。
唯有高进的目光一片平静。
陈和安的身子忽然不再发抖了,不等皇帝说平身,他就缓缓站了起来,看向太子,眼神冷淡,“太子的提议完全是亡国之论!其心当诛!”
“陈尚书,你个老匹夫……”
项鸿坤大怒。
“呵呵,太子,请你自重!这里是勤政殿,不是大街,由不得你撒泼!”
陈尚书此刻哪里还有半点老态?
反倒像是一个战士,词锋犀利,怒怼太子。
“北部七州再如何不尊皇命,不守王法,那也是我大楚的江山,岂能任由其受灾而不管不顾?你这是对开疆拓土的祖宗不孝!”
“还推迟一个月赈灾,这是一个太子该说的话吗?你将百姓置于何地?这是不义!”
“将两千万百姓迁入腹地,那北部七州的土地怎么办?迁入腹地后,这些百姓如何安置?都贬为奴隶吗?你这是不仁!”
“如此不孝不仁不义之辈,你有何脸面居于太子之位?!”
陈尚书掷地有声,却让整个大殿更加寂静。
谁也没想到,自从五皇子失踪,陈贵妃被打入冷宫之后,一向明哲保身的陈尚书,竟会说出这样一番堪称对太子宣战一般的言语。
“够了!”
发怒的不是太子,而是皇上。
陈尚书明着骂太子,实际上是在骂他这个皇帝瞎眼,因为太子是他定的。
“陛下息怒,臣以为北疆黄总兵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治灾良策!”
陈和安躬身道。
“黄敬天?”
皇上眼神一闪,摆手道,“好了这件事以后再说,赈灾之事全权交给宰相负责,太子一旁协助。”
“接下来,我们商议另一件事,就是跟吴国和亲之事……”
黄敬天的事,似乎是个忌讳。
随着景和皇帝的话锋一转,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不再去提黄敬天,而是选择遗忘。
太子嘴角露出一丝讥诮的笑意。
朝会之后,皇上回到了御书房,“你们说老五会不会在雁北城?”
跟着一起进入御书房的,有宰相‘高进’,兵部尚书‘魏延’,户部尚书‘金丰’。
高进沉吟片刻,说道:“依照陈尚书刚才的表现,五皇子应该还尚在人间,不过,是不是隐藏在雁北城,暂时还没有明确的消息。”
户部尚书‘魏延’:“几个月前,陈贵妃派出去的钱序和杜鹃曾在雁北城出现过,太子麾下的线人一路掩杀了过去,却遭到了连连重创。”
高进:“微臣派去的斗笠人也损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