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军就在北疆,距离西北边境也不远,迎战秦军是义不容辞。”
黄山虎说道,“不过,北军也就二十万大军,加上新军,也才二十五万而已,想要挡住二百万敌军,有点痴人说梦了。”
梁浩道:“眼下,我大楚有四大边军,全都是二十万,中军倒是有五十万,再加上御林军十万,一共一百四十万。”
“为了防备其他国家趁虚而入,东军、南军和西军肯定不能动,而御林军要守卫京城,肯定也不能动,那就只有中军。”
“中军也不可能全动,最多出兵三十万,留下二十万以备不时之需。”
黄山虎眼睛一瞪,“才三十万?”
“秦军有二十万铁骑,北军的二十万肯定要全力迎战秦军,那么这三十万中军就要面对八十万的联军和一百万的晋军,可能吗?”
众人瞬间又沉默了。
兵力不够啊!
聂空冷笑道:“秦军才派出二十万,你们就没有应对之法了?要是派出二百万,那你们是不是立即就举双手投降了?”
“你们可是朕的内阁大臣,是全国的首脑人物,连你们都没有必胜的信心,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朕可以百分百确定,只要秦国出兵的消息传出去,立即就会有无数人向秦国乞降,甚至还有人会揭.竿而起,就为了迎合秦国人!”
“到那时,你们又该怎么做?”
聂空的声音很严厉,也很失望。
李旭东等人被说得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聂空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首先,我们一定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定力,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我们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敌军号称二百万,但真正有威胁的只有秦军的二十万,而剩下的一百八十万都不足为虑!”
“那么,我们楚军又有什么优势呢?”
“其一,我们是本土作战,对地形地貌都很熟悉。”
“其二,我们可以大力发动我们的百姓,不是说让他们去打仗,而是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帮手。比如提供情报、提供粮食、设置陷阱等等。”
“其三,我们的北军也是威名赫赫,再加上还有朕的铁甲兵!”
“所以,我们只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这一仗必胜无疑!”
众人听了,心中瞬间敞亮不少,感觉这一仗想要打赢也不是那么困难。
李旭东不愧是聪明人,听皇上这么一点拨,他立即想到了不少退敌之法。
他说道:“按照皇上的说法,我们可以放秦军入境,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对付晋军和联军,至于秦军则交给城卫军和百姓去应付……”
索言连忙道:“宰相之法不可取,那秦军乃虎狼之师,一旦入境,定会烧杀劫掠无数。”
李旭东笑道:“索大人所虑及是,不过,皇上说了,我们是本土作战,地势地貌非常熟悉,我们完全可以让人牵着秦军的鼻子走。”
索言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他们会乖乖上当?”
李旭东笑道:“这就要看黄尚书和大将军的手段了。”
黄晗突然开口道:“如果诸位不嫌弃,臣妾可以充当诱饵,把秦军引向北疆的茫茫大山之中。”
对于黄晗的身份和过往,在场的人都很清楚。
也都相信她有那个本事,不过,她现在身份不一样了,即便还没有昭告天下,但名分在那里,谁也不敢让她去轻易冒险。
众人都看向聂空。
聂空笑道:“你就算了,还是安心呆在朕的身边,为朕出谋划策好了。”
黄晗心里涌起一股甜蜜,俏脸生晕。
“不过,你这话倒是提醒朕了,你不能去,你的父亲,朕的老丈人倒是可以去。”
聂空笑道,
“他在北疆经营二十多年,威名早就传入秦国,要是秦军知道朕的老丈人就在前方,肯定会疯狂追击。”
众人顿时眼睛一亮。
黄山虎也赞同道:“让族长充当诱饵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元正总结道:“那么眼下,我们定的方略就是对秦军视而不见,让黄总兵去带着他们满山乱跑。”
“然后北军全心全意攻打晋军和联军,但对方足足一百八十万,而我方只有二十万……”
黄山虎很自信道:“对付秦军,我们也许还差了点,但要对付晋军和联军,别说对方只有一百八十万,就是再来一个一百八十万,北军也能轻易将他们击败!”
岑安贵弱弱地说了一句,“万一他们拖延时间呢?”
黄山虎哈哈笑道:“哈哈哈,岑尚书别忘了,我们还有空军师!他们要是敢停滞不前,那就成了我们的活靶子!”
一番商议下来,众人的信心大增。
聂空最后道:“朕命令,宰相李旭东密切关注民生动态,加大宣传力度,一定要想尽办法消除百姓的恐秦症,增加百姓对秦国的痛恨!”
“要是有趁机造反的,杀无赦!”
“大学士索言,礼部尚书陈和安,立即安排人出使列国,痛斥秦国和晋国的卑劣行径,表明我楚国为国而战的决心和信心!”
“兵部尚书黄山虎立即赶往北疆,主持一切北军抗敌事宜,大将军梁浩前往东军,密切注视赵军的动向。”
“其余人等随时待命,随叫随到。”
众人连忙躬身行礼:“是,陛下。”
随后,众人便离开议会宫,执行各自的任务去了。
而此刻,宫外,百姓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尤其是那精彩绝伦的舞狮节目,让他们欢笑不断。
一个个都开始期待晚上的灯会了,还有那从未听说过的烟花。
夜色渐渐暗下来。
众人吃完饭之后,就早早地等候在了宫门外。
都很期待,那灯会是什么样子。
等天色彻底暗下来之后,宫门再次打开了。
“来了!”
“快看!”
“哇!好漂亮啊!”
“这就是灯会?”
无数百姓惊叹了起来,只见一个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宫娥,宛如缥缈仙子一般,每个人都捧着一盏花灯,款款走出了宫门。
在宫娥的身边,还有太监跟着。
他们手中也有花灯,却并没有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