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扬回归后,大病了三天,其夫人蔡氏掌权,蔡氏以这次战役失利归罪,铲除了陈家和荀家的势力,让蔡氏家族独秀丹原。
蔡氏庆幸于黎扬吃亏,向长敦示好,修习王子为了稳定后方,也同意了与丹原修好。
叱掇楠利用融人势力牵制炎修羽的计策破产,现在,他只能出兵相迎了。
在郢州的叱掇楠终于认识到了薄洛邪的担忧,于是,他正式纠集兵马,决定与炎修羽决战。
然而,参军裴思钦却又进言道:“将军,如今炎修羽名望大增,他和济梁利益相关,我们若此时进攻炎修羽,常阴必不会坐视不理,那样,我们就会面临长敦和济梁的两路大军。”
“那你说,该怎么办?”
“将军,之前长敦之战,丹原,赵豁还有彭宠让炎修羽打得惨败,他们预谋偷袭长敦,真的会安心地认为,炎修羽会这么大度吗?他们现在也一定如坐针毡,担心炎修羽会回头收拾了他们。”
“这事能要当吗?”
“丹原那边,黎扬一回去就病了三天,让一个女人当家,回头就向炎修羽示好,可见,他们并不能成大事。但赵豁不同,他跟安重利益相关,一直在找炎修羽的麻烦,我们可以扶他独坐西面,把炎修羽意图推行炎皓王之制,意图废除蓄奴制的消息传遍,那些因蓄奴而受利的贵族们便会联合起来……”
“甚好,看对相对于我们,炎修羽才是他们利益上的最障碍。”
叱掇楠随即又游说于诸阀主,派出了魔伦的官方商团穿梭到了融国各地,给赵豁提供钱粮军械和人才,扩大了他的势力,并鼓动了彭宠,马盛,宋业与之联盟,威胁济梁。
炎修羽和徐陵自然也看得出他们的心思,在叱掇楠游说于各阀主的时候,徐陵也请出了一隐于民间的邓韫出山,虽然赵豁拉拢了一批阀主,但也有一些人选择了追随炎俢羽,就比如勉州的秦建,还有济梁常阴,他们都已公开宣誓报效修羽王子。至于丹原,蔡氏行事素来小心,她最先选择的是一置身事外,观察局势,这个女人似乎是在等待一个最有利的时机,做一个最有利的选择。
而在丹原的那个女人,在如此大争之时,她可不会就这么闲着的,她一面扶自己的儿子黎毕上位,而她的蔡氏家族则把握着城中大权,在炎修羽和融国各路军阀厮杀的时候,她一边扩充势力,一边又联络各方,一直在背后做动作。
黎毕有些疑惑了,他忙问道:“母亲,您不是一直想要联合炎修羽的吗,为什么这种时候,不提出与他结盟呢?”
“炎修羽现在正在势头上,想要与他结盟的人比比皆是,你觉得,这种时候,他会在乎我们吗?况且,你父亲之前还使计诓过他,若是我们现在提出结盟,他未必会放在心上,那我们丹原在他那里得地位,跟那些不入流的小角色有何区别?”
“那母亲的意思呢?”
“做生意嘛,得待价而沽,眼下我们丹原的价钱还不是最有利的时候,炎修羽如今是融国最强大的势力,唯一能与他抗衡的,也只有叱掇楠那边的势力,他的西面还有融国的旧门阀,北岸,还有薄洛邪和岳巴鞑,南面,除了我们,还有西越的呼勒奇家,叱掇楠的计策,是想要联合西边的势力,前后夹击,炎修羽现在还不怕他们联手,我们丹原要想在他那里谋得个好价钱,就必须让他倍加需要我们才行。”
“那,母亲有什么主意?”
“如今,我们丹原积蓄势力,已经暗藏兵马二十万,趁着西面赵辖那伙人损兵折将的时机,我们联络其它州府的人,他们现在应该明白,未来的融国必然会成为炎修羽的囊中之物,我们融国门阀早晚都要归降于他,他们会明白,将来若是归顺了炎修羽,融国的势力必须要抱成团才能更有利益,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以此,把融国的半壁江山把握在手”蔡氏抿了口清茶,接着道“我已经通知了卢橙,让他给叱掇楠献计,联合西越,夹击炎修羽,想必此时,他已经去又说西越侯了,德邦侯会明白,炎修羽一旦做大,他这个率先归降魔伦,又夹击了蒙阔军团的首恶一定会被古埃人清算的,他一定派出大军,北上夹击炎修羽,我们在给炎修羽来一场大败,让他陷入窘境,如此,炎修羽就只能向我丹原求助了。”
“母亲好计谋,只是,母亲如何能给炎修羽来一场大败呢?”
“放心,炎修羽溃败之日,不远了。”
炎修羽的出现让融国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件事,自然也会传到松台,炎戡王行宫的书房里。
“行啊,孤这个王弟真是越来越不得了了,才一年,他就让融国翻天覆地了。”
安重当即进言道:“国王,炎修羽势力越发坐大,若纵容他一昧扩张,只怕将来,他必会威胁到陛下的王位。”
“那你说,孤该当如何?”
“王可派陈勃,沙弥铮分兵驻守泗爵和於关,抵防炎修羽,再派出稷山率领两万大军出兵,和炎修羽会师,另一边,臣会秘密派人,支援赵豁。”
“让赵豁和魔伦人联手夹击炎修羽,然后,再让稷山里应外合?”
“由此形式看,他们必将会两败俱伤,届时,命沙弥铮出关,拿下融国,这样,陛下不仅除掉了炎修羽,还得到了融国,一举双得。”
“嗯,那现在,我们要先做什么?”
“我王应先下旨,犒赏炎修羽及其诸将,先安抚下这些人,让他放下警惕,再作图谋。”
“依你之计。”
很快,稷山就带着炎戡王的旨意和粮饷来到了前线,稷山带着炎戡王的信件找到了炎修羽,向他告知了炎戡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