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约好,秦桑就投入到了工作中,连午饭都是让钱悦帮她带到办公室里的。
一直到了下午两点半。
秦桑才从一摞摞资料中抬起头来,果然不出她所料。
秦桑抬手按下秘书专线,“钱悦,通知下去,三点半加一场临时会议,该参加的人,谁都不能缺席。”
整个公司都是她临时接手,所有的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她不在的这段时间,需要签字的文件,都是副董代签。
整个公司上下,除了钱悦,她不知道有谁值得她信赖,所以整整一个上午,她都在梳理公司业务,找出了一些难以发现的漏洞。
出其不意,先发制人,若不全力整顿公司,指不定还真的有人不把她秦桑放在眼里。
会议一直持续到了五点半。
整个会议期间众人都从刚开始的应付态度,变的正襟危坐,气氛格外的紧张。
连回答问题都要斟酌陈词,生怕一不小心,就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会议结束的时候,不少人都捏了一把冷汗。
“三天时间,各部门自查一遍,整理出一份报告交给我。如果整理不妥当,公司也就不用呆了,就自己递交辞呈吧。散会。”秦桑说话干净利落,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紧接着出去的就是公关部部长,留下会议室内,议论纷纷的众人。
“咱们这位董事长看着年轻轻轻,没想到做事这么老辣。”
“是啊是啊,难怪上次日落的危机处理的这么干净漂亮,我还以为秦总背后有高人指点撑腰。”
“谁说不是呢。你看刚刚秦总开会直戳重点,一语挑破。看样子,这可不是能糊弄的主啊。”
“哎,走吧走吧。接下来可有的忙喽。”
“咱们公司能有这样能力卓越的董事长,以后前途无量呀。”
一场会议下来,秦桑直接镇住了手下的人。
接下来,该清算旧疾,注入干净的新鲜血液了。
“钱悦,叫人事部经理过来一趟。”
一个团队,要想安安稳稳,牢固地发展下去,不明来路的人是不能留的,尤其是秦瑶一家留下来的。
晚上六点。
秦桑准时到达望月阁。
董观海已经提前到了。
“桑桑,今晚想吃些什么?”董观海第一次见秦桑穿职业装的样子,英姿飒爽,干净利落,比她以前学秦瑶穿仙女裙的样子要有魅力多了。
“我先看看菜谱。”秦桑歪着脑袋想了想。
董观海叫来侍者,递给秦桑一份精美的食谱。
点完菜后,秦桑就把食谱交给了董观海。
包厢内流水叮咚,古风浓郁的外窗半开,秦桑觉得无聊,扭过头来,透过缝隙望去,能隐隐约约看到庭院内有圆润的鹅卵石散落,在月色的笼罩下,泛起莹莹的光泽。
“或许一会儿吃完饭可以出去踩踩石头,刺激一下脚上的穴位。”秦桑想着,她这几天脑子就没闲着,可以适当去放松一下。
“把窗子都打开吧。”董观海温声交代,既然是望月阁,窗门半阖又怎么能行呢。
更何况,对面的人儿已经往窗外瞅了半天了。
秦桑没有阻拦。
“观海,我有一些关于公司业务的问题想要问你。”秦桑回过头来,直接步入主题。就在这时,庭院内有一修长身影在月色下顿住,停在一处桐树的阴影下未动。
董观海有些为难,“桑桑,圣湖的业务和靳司行旗下的团队合作的比较多,往来频繁。关于这方面,问靳司行比较好。”
秦桑不由地蹙眉,“都说了不要提她。”她本就是一本正经,突然听董观海这么说,连工作都要把他们往一起凑,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是真的,靳司行比我清楚。我打理的公司,不涉及那些业务。”董观海伸手帮秦桑抚平眉头,他不喜欢她的脸上挂上忧愁,哪怕是只有一丢丢。
“那好吧,看来我得请专业人士了。”秦桑信了,心下另做打算。
董观海以为她要去找靳司行,心中虽有酸涩,但面上仍然宠溺一笑。
他只要她开心就好。
董观海不知道的是,此时的靳司行正站在窗外,目光灼灼地看着言笑晏晏的两人。
望月,有思念之意。
几天不见,她就这么思念他么。
靳司行的手不知不觉地攥紧了。
秦桑有些不太自在,一顿饭吃的如坐针毡,好像有人在盯着她似的。
她刚要四下张望,董观海就发现她神情有异,“怎么了?”
“没事。”面对董观海的关心,秦桑面色稍霁,摇了摇头,整个包间就只有他们两个,院子里又空无一人,一定是她这两天没有休息好,有些神经衰弱了。
靳司行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车子打开后,迟迟没有发动。
靳司行心中烦躁,正欲出发,便有电话打进来了。
齐月公司赵淑容,项目的合作伙伴。
靳司行看到显示屏上的“月”字,脸色又黑了一层。
“怎么?”靳司行接通电话,语气冰冷。
“靳总,我新得了一瓶好酒,靳总要不要尝尝?”电话那头,女子好像没有听到靳司行话中的冷漠,声音娇媚,带着隐隐的诱惑。
“我开车,不喝酒。没有别的事,就先这样。”靳司行说罢就要挂断。
“我帮你叫代驾呀靳总,美酒在前,靳总总不能这点薄面都不给吧。”女人还未气馁。
“不必。齐总如果还有问题,让项目经理联系老李即可。”老李,靳司行公司的项目经理。
通话就这样挂断了。
女人在那头对着电话骂了一句不解风情,就把手机扔掉了。
靳司行驱车而上,风一般地离开了。
秦桑决定投资一个项目。
如今网络发达,电商比比皆是。圣湖公司虽然主打文化产业,和各大行业多多少少都有些往来,口碑业绩都相当不错,有目共睹。只是身处商圈,必然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超前的目光,方可立于长盛不衰之地。
“秦总,您提的这个项目闻所未闻,恐怕不太能行。”公司有稳重保守者投反对票。
“我倒觉得可以,这个项目看着新鲜可行,要想独霸一方,就要率先起航。”有善于创新者站队。
“两位说的都有道理。”有人决定中立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