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夜有所梦
一耳清风2024-11-29 09:402,076

前院的屋子里,周氏放了个火盆在长凳前,刘家人都围坐在火盆周围。

郁知秋拿火钳拨了拨红红的炭火:“咱们一家有十个人,咋说也要备上两千斤粮食才够,家里原来的粮食,加上今天你们买回来的粮食,咱们一家人吃到明年夏天没问题。”

“不过这还不够,吃到夏天粮食还接不上,咋说也要再多备几个月,粮食多我心里踏实,饿肚子的滋味难受。”

“我不想咱家人饿肚子,二毛,三河,小康,还有小康爹,你们瞧着雪停了或是雪小的时候还得出去跑跑。”

“我后院那间屋子打算挖个地窖,今天小康娘已经挖了一些,明天要是下雪,你们有力气的接着挖,都记着咱家地窖的事别在外头提,在孩子面前也别提。”

刘三河拍拍胸脯:“娘,你放心,我们都把嘴闭得紧紧的。”

刘二毛跟着道:“嗯,不说,就咱家自己人知道。”

张佩兰冲郁知秋眨眼睛:“娘,我连我娘也不说。”

紧接着李家人也赶紧表态,都说会把嘴闭紧,一个字也不在外面提。

李家人其实还没明白为啥下个雪,郁知秋为啥这么紧张,一开始他们也有些被吓到,后来冷静下来发现好像不用这么着急。

下雪嘛,年年都下啊,临水村还算好的,李家从前住的村子,进了冬月就下雪,冬天几乎出不了门。

李永福想问又张不开嘴,周氏是盲目信任郁知秋,她一心觉得信夫人的准没错。

再说,买的是粮食,不是别的,这钱不算乱花,觉得粮食多些也挺好,李永福最终也没开口,他是个下人,下人要听主子的话,这点他明白。

李小康倒是从刘三河那里打听出来个大概,知道是刘家的男主人投梦给夫人,让夫人早些做准备的。

越是这种理由,大家越容易相信,说别的李小康还不一定信,说刘川投梦保佑刘家人,他信了,甚至坚信不疑。

原因嘛,是因为李小康也被他奶奶投过梦。

李小康奶奶是在他十岁那年去世的,他奶去世半年后,李小康做梦梦见他奶,他奶奶跟他说有个银耳钉在床脚下边,让他去找到拿给他娘。

起初李小康没到回事,结果第二天他奶在梦里骂他,说他不听话,胆儿肥,若是再不去找就要拿竹片抽他。

他怕挨打,醒了就趴床底下找,找还真找到了。

东西交给周氏后,周氏很高兴,她说那银耳钉是李小康奶奶的遗物,当时在家里没找到还以为是丢了,没想到落到床脚后头去了。

所以刘三河把投梦的事一说,李小康就信了,还特别讲义气地说不告诉家里人。

毕竟刘三河愿意朝他提起死去的爹是信任他,他到处宣扬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死去的人依旧活在家人的心里,他懂这种感觉。

夜里雪越下越大,第二天没办法出门,李小康父子早上吃过早饭就忙着扫雪。

不止刘家人忙着扫雪,村里人都在干这活,院子里的雪得铲到边上,屋顶的雪也要扫下来,偷不得懒,村里人的土坯房子,承受不住太多的积雪。

家里的男人在家,挖地窖这事用不上周氏,她弄了火盆把屋子烤得暖暖的,几个人围着火盆做针线活。

周氏不习惯手里闲着,手里拿着李家姑娘的衣裳改大。

刘家伙食好,小孩子长得快,这才没几个月,李家两个姑娘就长高了一大截。

周氏在原本的衣裳袖子处接上颜色相配的布料,再简单绣两朵花,一点也看不出来是改的旧衣裳。

张佩兰也没闲着,她正给刘家兄妹做鞋子,刘二毛的都做好了,现在做的是刘三河的。

郁知秋针线活不行,手里有钱后家里人的衣裳鞋子要不在铺子里买,要不是请李秀娥帮忙做,她自己就没动过针线。

倒不是她懒,实在是她的手艺太差,怕被别人看出来。

今天没聊不好的事,说的不过是些家常话,三个小姑娘也在一旁烤花生吃,外头风大雪大,屋子里一片温馨。

这场雪连下了五天才停,原先心里还有点怀疑的李永福跟周氏,不得不重视起来。

家中有老人的村民家,纷纷收起之前的散漫,家中的男丁挨个出门,村子就这么大,有点动静很快就会传开,不少人家马上行动起来。

郁知秋听说后,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前头下的时间短,怕别人不信,现在下了这么多天,她想着大伙怎么也该信了。

她正准备去村长家说说呢,有村长出马,村里人会重视的,还没等她出门,事情就解决了,村里的老爷子们还真厉害。

铺满积雪的小院里,张氏盯着院子眉头皱得紧紧的,瞧这样子,再继续下下去,来年的收成是肯定会受影响的。

大房这边的粮食够吃,就是不知道老二两口子粮食够不够,别人家都有动作,她冷眼瞧着老二一家半点动静也没有。

总归是自己亲生的,平时再不想管,碰到这种时候她也得问一问,再说了,孙子还小,她不想让孩子受罪。

张氏本想自己走一趟的,临出门又改了主意,她去了看到老二家里一团糟,回来铁定要气一场,干脆让自家老头说去。

老头子话少心宽,不咋往心里去,也看不懂老二媳妇的小动作,家里少生事。

胡老头戴上帽子,嗯了一声,背着手往二儿子家走。

张氏看着老头子深一脚浅一脚的背影,突然有些想把老伴叫回来,让大儿子去说一声。

再一想二儿子两口子的德行,只怕大儿子说了也是白说,两口子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老头子说的话,老二两口子好歹还听一听,她就是担心外头雪厚,怕老头子摔跤。

张氏在我心里暗骂,老二那个糟心的东西,光长年纪不长脑子,她和老头子这把年纪还要操心他们一家吃饭的事。

刘家二小子刘三河才十来岁,自己都做成好几桩生意了,收鸡蛋的生意做了一年多,挣得不少。

今年的皮帽子生意听说也是那孩子折腾出来的,也不知那孩子吃啥长大的,咋这么聪明。

老二一家呀,还不如一个孩子呢。

继续阅读:第四百一十三章:不太对劲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郁老太的吃瓜养老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