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兄弟这边兄友弟恭,一片和谐,客栈后院的情况可没有这么好。
李小康面对的是他娘跟媳妇,媳妇刘月还好哄,小两口久不见见面,没见面时再有气,一旦见到了人这会心里眼里也只有对方。
周氏这个当娘的没那么好糊弄,她知道郁知秋也担心刘三河跟李小康两人,打算从自己儿子这儿撬开口,问问这一年多发生了什么事。
路上有些事不能说,李小康心念一转,专挑这一路上吃苦受罪的经历说,什么路遇马匪,半路船漏水,又是大雪天吃干粮喝雪水。
以周氏对儿子的了解,这些话恐怕半真半假,她分不清哪里是真哪里是假,但她能明白这两孩子在外肯定吃了不少苦。
周氏转身擦了把眼泪,红着眼看着儿子:“你回来了有空多带带胖头,他跟你小时候一样调皮,月儿受了不少累。”
刘月流着眼泪摇头,哭得收不住,李小康心里着急,顾不得亲娘还在,上前搂着媳妇安慰起来。
周氏识趣地退出后院,给儿子儿媳腾地方,小两口许久没见面,需要时间说说话,她到前面等着。
郑氏给她挪来一条凳子,比常人苍白的脸上带着浅浅笑意:“周嫂子,坐下歇会吧,孩子们平安回来了,嫂子也能放心了。”
郑氏身体不好,她能在刘家安家全赖郁知秋心善,换了别的人家,谁也不愿意花钱买个身体不好的人。
其实郑氏早没了活下去的意思,她的心碎过太多次,她活得好辛苦,可表哥如今什么都没了,她若是一走了之,表哥怎么承受得住。
郑氏没孩子,她又是个喜欢孩子的,看家里的孩子都带着股慈善意,尤其是豆豆跟胖头,每回看见两个小萝卜头,她眼里都泛着泪。
周氏不想让郑氏难过,没多提孩子的事,找了话头跟郑氏闲聊起来。
大家都想早些回家,只在客栈里聊了一阵便一起往百味走,百味那头,铺子已经收拾干净,大伙都没走坐在大堂里,等着刘二毛领人回来。
瞧见刘三河跟李小康的那一刻,张佩兰,王氏母女、李秀娥等人皆忍不住红了眼眶。
刘三河跟李小康最怕伤感的气氛,两人故意大声笑着跟大家打招呼,想要让气氛轻松些。
王氏跟李秀娥围着两人看了一圈,见他俩没缺胳膊断腿,笑容里更灿烂了些。
“三河呀,你这孩子,可把你娘急坏了,回去好好跟你娘说说,这一年多她心里可不好受。”王氏拿帕子擦擦眼泪,没忍住拍了两下刘三河的背。
李秀娥玩笑道:“你娘要揍你的话,你自己受着,我们可都不会帮你。”
刘三河不好意思地抓抓头:“王婶,李婶,我回去就跪在我娘面前让她揍,一定让她揍够,把心里的气都给出出来。”
哪怕刘三河离开了一年多,他说话的语气跟样子还是如从前一般,没什么差别,
张佩兰笑着冲刘三河眨眨眼:“三河,回村的事等会再说,这会你还是快去后院瞧瞧百灵吧,她听说你回来了,跑进后院没再出来。”
“我去看了看,那丫头在屋里哭呢。我想我们去哄她怕是没用,还得你去,小姑娘闹脾气,你有耐心些,多哄哄她。”
刘三河朝张佩兰拱拱手:“我这就去,这些年辛苦大嫂了。”
张佩兰一直把刘三河当小屁孩,看他跟大人似的说话,颇觉好笑,捂着嘴直乐。
百味后院,刘百灵正坐在屋子里赌气抹眼泪,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躲进屋子里,明明听见二哥回来,她心里很高兴的。
她想,她是有点气二哥太久没回家,二哥是个骗子,他走的时候分明说很快就回来的。
听着外面的说笑声,刘百灵蠢蠢欲动,想出去又拉不下面子,硬着头皮干坐在屋子里。
刘三河自小便疼爱妹妹,他离开家一年多,也不知妹妹变了没有。
哄女孩子得有耐心,刘三河先在门口哄了一阵妹妹,接着进屋哄得妹妹笑起来才带人出去。
家有喜事,刘二毛让张佩兰等人先回家,他去弄点羊肉跟鱼,一家人晚上好好吃上一顿饭热闹热闹。
十几岁孩子情绪跟六月的天一样,刘百灵先前还躲进屋里不出来,回家的路上兄妹俩一路上叽叽喳喳嘴就没停过。
等回到村里,碰见村口晒太阳的人,更不得了,一群老人涌上前来把刘三河跟李小康围在中间打量,询问他们在外面过得好不好。
村里这一辈孩子都是他们看着长大的,谁出了事大伙心里都不好受,刘万良红着眼连说了好几个回来就好。
情绪最激动的属刘满堂,他从见到刘三河那一刻就开始掉眼泪,嘴里念叨着幸好能在死之前看到刘三河平安回家,要不他会有遗憾的。
刘三河哭笑不得,拉着刘满堂的手劝慰老人:“满堂爷爷,别自己吓自己,您老人家可是要长命百岁的。”
刘满堂把刘三河的手握得紧紧的,老人家牙齿掉了一半,耳朵也有些背,好似并没有听见刘三河说什么,自顾自说着自己的。
周氏知道李小康惦记儿子,打发他们夫妻去刘月家接胖头,她们其他人得早些回去张罗饭菜,二少爷回来了,今儿家里要好好庆祝一番。
李小康先前还笑话刘三河被刘满堂拉着哭,好嘛,等他到了刘月家被林婆子拉着哭的时候,一点也笑不出来了。
村里的小孩机灵,早在刘三河被村里人围着的时候,就有孩子往刘家跑去送信。
那孩子就是刘大强家的大儿子黑蛋,郁知秋刚来时,黑蛋还抱在手上,现在已经是个满村窜的孩子王了,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流逝。
黑蛋一路疯跑,到了刘家不远处先喊两声郁奶奶,李如芯听见动静出来把蛋黄喊到手边,再打开门喊黑蛋进来玩。
黑蛋摆摆手,告诉李如芯刘三河跟李小康回来的消息,他嗓门大,不仅李如芯听见了,屋里的郁知秋也听见了。
她眼睛渐渐发红,鼻腔酸涩得厉害,一眨眼掉下一串泪来,三河回来了,那黑小子总算舍得着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