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瑶听她话里的还有,以为还有什么呢,结果是丈夫。
“这人有丈夫这么难以启齿吗?”李小姐问道。
韩英看了她家小姐一眼,也不敢再隐瞒下去,但是隐晦的说了一句,“小姐也认得,就是我也看了画像的那个人。”
韩英这么说完,卢瑶整个人都不好了。
“沈移星,你说的是沈移星么?”卢瑶直接大口的说了出来。
要知道,卢瑶相看的那些男子,都是家长私底下传送着画卷。在男女方相看之后同意了,再互换庚帖确定关系。可如果相互看不中,那么偷偷隐下这段事情,免得坏了姑娘的闺名。
可现在卢瑶不管不顾,甚至是在自己小姐妹的面前,毫无避讳的说了,“他相不中我?居然去给农女做丈夫,你说的这是什么可笑的谎言。”
韩英也不想说,这是什么荒唐的事情?可他就发生了。
卢瑶在看着她沉默的时候,就知道这丫头不可能坏了眼神儿。于是她狠狠的掐着自己的手,说了,“我要废了她。”
表小姐,“就该如此,这不是我们该受的气,否则日后谁都能踩上一脚。”
韩英把事情学到这里,时不时偷看着她家小姐。可如今小姐受辱在这里,她不合盘拖出也不行。
卢瑶咬牙切齿,“这回你满意了吧?是你废了我,不是我废了你。”
安宁:“我是实实在在被人追杀。”
卢瑶:“不是我做的,我父亲不允许。”
秦玖,“你表姐做的,你表姐是谁?宁安么?”
卢瑶似乎是心有余悸的,哪怕知道替别人背了黑锅,可还是不想说出这人是谁。
安宁:“已经没得隐瞒你,隐瞒什么?说说这个人的来历吧!”
卢瑶避无可避,“我姨母家的表姐,同在郡城。沈移星,你不会不知道吧?”
秦玖摇头,“我知道她什么?”
卢瑶听他反驳的这么快,甚至眼神一闪看过了安宁。
这,这是怕她怪罪吗?
卢瑶酸了一肚子,“你没离开郡城的时候,我们同在一个书院念书。就是,你父亲去世的时候,她还去你家吊唁了呢。”
秦玖恍然记起来,又看了看安宁,“宁昌平的孙女,可她不叫宁安。”
卢瑶道:“这是她后来改的名字,因为原先的名字,她家人说着不吉利,改的。”
卢瑶和秦玖说了这几句话,她脸上闪现着红霞。
秦玖发现她又不能好好说话,跟安宁说,“放她走吧。”
安宁把她胳膊往上一端,“走可以,但是麻烦你给我带个话,问问你那表姐;我们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她为何害我?”
卢瑶揉着自己酸疼的胳膊,色厉内荏的说了句,“还能因为什么,还不是你抢了我的人?”
秦玖:“你好歹也是大家闺秀,能不能注意你的言辞?”
卢瑶:“你连一个农女都能看得上,我还需要注意什么?”
躺着中枪的安宁,“农女怎么了?要你瞧不上。”
“我就是瞧不上你,一身的土味。”
安宁微笑,“是么?”
她站起来还没有往前走,卢瑶道:“你别再卸我胳膊,否则,沈移星,在我爹这别想好过。”
秦玖:“还不知道谁让谁不好过呢。”
如今他手里攥着郡守府里一把烂账,也是这个人不肯走的原因,毕竟谁来了都会察觉,这人贪污受贿。
卢瑶落荒而逃后,安宁就发现秦玖有些不对,甚至是消失了两三天。
安宁也不理会这些,抱着莹宝在书肆里呆着,让小家伙好好感受一下墨香,也来陶冶一下情怀。
但小家伙是个活泼性子,看着书肆里有新面孔也不眼生;就听着他们不同的话语感兴趣,咿咿呀呀跟着学,没几天便能交流了。
学子们也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小莹宝,小东家小东家的叫着她。
安宁也和她们熟了,便会和他们聊一些民生问题,好了解一下各个地方的经济状况,看看是否合适她要发展的买卖。
结果让安宁意想不到的是,不是每个地方都像青山百姓这里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安宁还想,不管是什么地方,不管是什么时代都有贫富的差距。毕竟她出来炸到的时候就没饭吃,可青山村的人还是吃得饱的。只是不能顿顿有肉,但是他们顿顿有米。这就是很不错的生活了,人有粮食续命饿不死。
可有个书生讲,他所在的那个县城都不富裕;百姓们个个面黄肌瘦,时不时就有人走着走着摔倒。这摔倒爬起来的还能做个人,那些爬不起来的只能做个饿死鬼。
安宁听着心里分外难受,就问了那个书生,“你的家乡是哪里?离青山很远吗?”
书生点头,“我是巴川红里村人,咱们是不同于一个郡县的。我的家乡土地很少,村里人靠卖水果为生。可是近两年水果卖的不好,换不来粮食水果也不能充饥,所以孩子大人饿死不少。”
安宁听他说这个问题,真是这帮学子各有各的苦难。
李甲也说,“这几年天下太平,当今陛下也仁德。可偏偏天不养人,不是水患就是蝗灾,弄得百姓民不聊生。”
“自然灾害,的确是难以抵御。”安宁说,“就是咱们的皇帝,还有那些聪明的大臣,没有想应对的策略吗?”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书生又说,只是说话的时候他的手下不停,写得一手非常漂亮的字。
安宁也知道,多少悲苦的事情在历史上发生,也不是谁刻意杜撰的,要不就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不作为的官哪都有。
“你们家乡都产什么水果?”安宁问着,进行她的每天必问。
那书生说,“我家乡水果可多了。最多的是桃子,个个红艳艳挂在枝头。每每秋收的时候,我都帮着家里去卖桃子,因为多卖一个我就有入学的资本。”
安宁:“你今天还回去买桃子吗?”
书生:“不了,我在您这里抄书,挣的比什么时候都多。就是,家里没有我跟着回去卖桃子,又要烂到地里很多。”
安宁:“不能都卖掉。”
“只能卖掉一部分。”书生也十分惋惜。
安宁:“那你今年抽出一月的功夫,帮我买些好果子回来,我要储存起来。”
书生一听这个连连摇头,“那怎么可能呢?摘下树的果子最多放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