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戎马一生,大半个大唐都是他打下来的,这一生什么美酒烈酒没喝过,可当掌柜提着一坛酒走来时,李世民肚中酒虫早已开始乱窜。
长孙无忌故作生气道:“好你个孟兄,前几次我来都不见你拿出如此美酒,光是这酒味都叫人要醉了。”
孟运笑着解释,“美酒庆佳事,酒桌上定大事,今日高兴,当饮美酒。”
李世民也不见外,赶紧给自己倒了一杯,长孙无忌正准备伸手,李世民却摇了摇头。
一饮下肚,只感觉从喉咙辣到了肚子里,李世民大呼过瘾,“好酒,好啊!只是这等烈酒是如何酿造而出,就算是塞外之酒也没有这般劲儿头啊!”
当然没有,要是有了才怪了,孟运随即笑道,“李兄有所不知,我这酒是用一种更加先进的蒸馏之法酿造而成,纯度更高,当然更烈了。”
蒸馏之法?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听得一头雾水,不过也见怪不怪了,这位年纪轻轻的孟兄已经不能用世俗眼光看待了。
孟运也不卖关子,“这蒸馏之法是我独创,倒是可以将方法告诉你们,但是我有个条件,我希望朝廷可以善待孟家村。”
孟运也不是真傻,官家不触碰孟家村不代表着永远不会,只是未到万劫不复的地步罢了,不然孟运也不会什么秘密都告诉两人,这也算未雨绸缪吧!
李世民肃然,“孟兄仁义,今日你的大义整个大唐都会感激你,别说善待了,孟家村赈灾为国分忧朝廷理当奖励,以后孟家村有何难处你只管找胡机便是。”
酒过三巡,孟运打伞相送两人。
长孙无忌今日却未多饮,毕竟还要照顾皇上。
李世民红着脸,很久没有这般开心,“孟兄大才,简直是上天所赐,明日早朝我要让所有人都瞪出眼珠子来不可,哈哈哈!”
太极殿内,群臣毕至。
李世民着一身龙印礼服,高坐于上,虎目威严一扫大殿,“今日,朕决定放粮赈灾,解救我大唐灾民。”
此言一出,群臣瞬间躁动起来,朝廷想赈灾也不是一两天了,可接连不断的洪灾淹没了大片良田,哪里来的粮食赈灾啊。
房玄龄看向长孙无忌,询问道:“陛下今日是否有大动作?”
长孙无忌却得意笑了起来,“老房啊!你一向聪明,可今天你就猜不到喽!你就等着瞪大眼睛看好吧!”
这…房玄龄欲言又止,看了一眼高傲如大白鹅一样的长孙无忌,怪哉!怪哉!
什么是股骨之臣,魏徵率先进言道:“陛下三思啊!如今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大军入侵我大唐,边防一退再退,都快打到家门口,户部刚急调一批粮食赶往前线,要是把粮食拿出来赈灾,我大唐将士该如何?皇都就坐等被困吗?”
群臣高呼:“陛下三思啊!”
李世民却笑了,连连大笑三声,笑得是群臣心里发毛。
“众爱卿所言有理,觉得朕意气用事吗?”话锋一转,“不!朕是在说一个大家可以做到的事罢了!”
这,陛下是要动手了吗?众大臣不禁相互看了一眼,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好似商量好了。
不等众人多想,李世民当即看了一眼一旁的掌印太监,后者心领神会,拿出早已备好的圣旨大声宣读了起来。
推德令?水泥?放粮?
这是众人听到的关键词,圣旨中更提到了一种名叫水泥的建筑材料,价格低廉却坚固无比,是众人非常关心的东西。
所谓推德令,其实是酒桌上孟运的建议,当时孟运喝着酒玩笑道:“古有汉武帝推恩令巩固政权,今当有唐太宗推德令拯救万民。”
又道:“何为推德令?朝廷制造水泥卖给各大世家权贵,再买他们的粮食赈灾,让他们去巩固河运水道,疏通洪灾拯救万民,只是花费一些钱财却赚取了名声,还能经营水泥赚取更大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名声可不能全让世家权贵赚了去,还要说明水泥是朝廷制造出来的,其他人只是代理罢了!”
李世民当时听得是几次拍案叫绝,恨不得把孟运绑回去当官,可孟运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毕竟皇帝也是要面子的,只能徐徐图之了。
不过李世民有了更大的野心,粮食有了,那么朕的大唐何曾怕了那突厥蛮夷,击退蛮夷不在话下,甚至还要一路打过去。
群臣没有怀疑圣旨所说水泥之物,朝上之议没有儿戏。
房玄龄哪里还能保持镇定,顾不得长孙无忌笑话,询问起来,“辅机兄,此等绝妙计策陛下是如何想出来的,还有这水泥是怎么来的?快告诉我啊!”
长孙无忌神神秘秘言道:“老房啊!陛下是遇见高人了,这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什么?”
“重要的是高人是我带陛下去见的。”
房玄龄:“……”
此时要不是在太极殿,可能群臣都要疯狂起来了。
水泥的出现简直就是国之神器,功在千秋,运用得当的话天下洪灾至少可减少八成,老百姓有了地种田,可以吃饱饭,感恩朝廷,还有谁不说一声朝廷的好,这不是民心所向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陛下居然愿意把名声分一些给大家,这简直前所未闻,要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不是说着玩的,不过陛下也没真的昏头,也留了一手,不然大家真要怀疑陛下是不是别有用心了。
李世民大手一挥,挥手间仿佛扫光了近日来所有腌臜事,“众爱卿不必多虑,君无戏言,早朝过后大家就可以着手去办理此事了。”
至李世民登基以来,灾祸不断,很久没有看见今天君臣同庆的画面了,李世民不禁更加怀念起“孟兄”,孟兄啊!你到底是什么人?
李世民见时机成熟,当即说出一件更大的事来,“突厥不灭,大唐不稳,如今洪灾可解,粮食也有了,那么朕决定不再是击退突厥那么简单,朕更要一路把突厥杀回草原去,杀他个痛痛快快不可,那么谁愿意做朕的先锋大将。”
杜如晦听到这,堂堂七尺男儿都忍不住落泪,突厥侵犯疆土,烧杀抢掠造成多少百姓伤亡,更屈辱的是都要打到家门口了,他恨不得马上前往前线与突厥一决生死。
“臣愿赴汤蹈火,为陛下,为大唐杀退蛮夷。”杜如晦抱拳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