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再看看孟小子会写出什么诗吧!这算是朕有些为难他了。”李世民笑了笑,到底孟小子能不能再出佳作呢?
两人放下之前的思虑,策论一过就是单纯地欣赏诗歌文采了,孟侯爷的诗让人期待。
孟运自然不会让李世民等人失望,写诗不会抄诗还不简单吗?
来了,孟运选了一位写梅都写出感情的诗人,就是“梅妻鹤子”中的主人公林逋了。
这位宋代大诗人生活淡雅,一生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
林逋曾作诗《山园小梅二首》,可谓是折煞天下写梅之人,此诗一出再无一人敢轻易写梅,“梅妻鹤子”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
李世民不禁读了出来“众芳摇落独暄 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 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 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 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杜如晦和房玄龄两人听得陶醉,世间居然还有如此迷人的写梅之诗?与其说在写梅,倒不如在说写人,他们从其中看到了一位含波带情的女子,压倒了一园之景,其梅独到的形成异于牡丹、芍药,有着其独有的芬芳。
他们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在黄昏月下的清澈水边漫步,那静谧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使之陶醉。
两人拜服,前一首孟运所写之梅表现其傲寒而立不屈的精神,而这一首没梅心思更加细腻,就像在写一位心爱的女子,那种朦胧梦幻之感让人沉醉,两首写梅却完全不是一个意境,让人佩服。
李世民暗笑,这小子该不会是虚写梅花实写人吧!肯定是表达自己对东阳这丫头的爱慕,算是这小子有心了,没想到平时一挺气人的年轻人还有这般细腻心思,自己的宝贝女儿有福了。
李世民是真的相信孟运对东阳的一片真情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就不知道其中奥妙了,还在那细细品味其中的用词构思,时而思索时而拍手叫好。
“此诗如何?”李世民问道。
两人毫不犹豫说道:“不出意外的话当为第一。”
两人还是尽量保留了一些,毕竟谁也说不定后面还有什么好诗,总要给别人一些希望是吧!虽然希望几乎为零。
李世民哈哈一笑,“那就等全部阅卷完毕再评。”
看孟运的答卷就像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有让人深思不定的言论,不像是在批阅,而是在受教。
实在是让三人哭笑不得,全天下也只有孟侯爷一人有此能耐和才华了。
“原来这小子还真不是骗朕,还是朕多虑了,孟小子做事虽有些浮夸,却结果总是让人放心啊!”李世民感叹一句。
房玄龄笑道:“毕竟是年轻人,总该有他的一些性格,不然变成臣等这般无趣就遗憾了,哈哈!”
杜如晦摇头苦笑,不得不服老啊!大唐有孟侯爷实乃天下之福。
“朕有些累了,爱卿们继续阅卷吧!结果出来后朕再看看。”李世民看完孟运的答卷实在是没心思看其他人的答卷了。
“陛下请休息,臣等继续阅卷了。”两人拱手相送。
阅卷其实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不仅要批阅所有考生的答卷,还要从所有考生答卷中评出个排名来,这其中就有的忙了,经常会因为一两份试卷争得不可开交,各有各的看法,谁都不服谁。
李世民就不亲自参与了,不然就太不公平了,让杜如晦和房玄龄他们去忙了。
此时,太子府的宴会已经接近尾声,孟运完全和众人打成一片了。
当所有人喝酒喝开了后,就真的放开了,都开始称兄道弟起来。
李承乾也是大醉,一把鼻涕一把泪拉着孟运说道:“孟兄,你是不理解我作为太子的苦啊!这些年来我是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做事不敢大意,更不敢凭本心做事。”
孟运拍拍李承乾的后背,“太子殿下的苦我明白,一切都没事的,今日之苦就是明日之福,太子殿下只要坚持下去,日后必成大器,更何况太子殿下还有我们不是吗?不必担心。”
李承乾又笑了起来,“孟兄果真是我的好兄弟,今后谁要是敢得罪孟兄就是得罪我,我与孟兄就是亲兄弟。”
孟运汗颜,“太子殿下言重了,实在是厚爱了,孟运做得都是应该做的,不必如此,不必如此的。”
太子李承乾仿佛有些怒气,“你这是不把我当兄弟啊!”
孟运无奈只能安慰道:“李兄厚爱,孟运怎么敢辜负,孟运一直把承乾当兄弟啊!只是这些话不可乱传,这也是不给李兄招惹麻烦嘛!李兄要理解我啊!”
李承乾大笑,“说得好,说得好,孟兄考虑总是这么周全,是承乾误会了,来,继续喝。”
孟运只好举着酒杯和李承乾碰了一下。
东阳公主从未见过大醉的太子殿下,原来高贵如太子殿下也会有这么多烦恼和真情的一面。
孟运笑着拍拍东阳公主的小手,“别担心,这里是太子府,在场之人也没有傻子,不会有麻烦的。”
东阳笑着点点头,抓紧了孟运的手。
“处默兄弟,没看出来酒量如此了得啊!来喝。”李承乾又看向了一旁吃肉的程处默。
程处默酒量不错,从军中锻炼出来的,现在都没有多少醉意,看见太子殿下过来拼酒大笑起来。
“来来来,太子殿下客气了,处默先敬一杯。”
说完,这豪爽的汉子就是先痛饮一杯。
李承乾大叫一声好,又不示弱,同样一杯而尽。
这时有人笑问道:“你们说此次状元该为谁啊!”
马上有人起身大声回答道:“孟侯爷天纵之才,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状元不是孟侯爷的我第一个不服。”
立马有人附和道:“我也是如此认为,孟侯爷必须是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