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盐受损案一结束,雪宇衍就立刻派人将罪犯们私藏的官盐都找了出来,以七折的价格卖给了泸淮两洲的百姓们。
相信下一次,赵承乾等人再来到泸州时,必然能够见到另一番繁荣景象了。
“我怎么有种这次没出力的感觉呢?”
坐在马车上的百里重华双臂环抱于*,突然出声道。
“对啊,除了赵夫子,我们这次算是躺赢嘛。”
乔芳菲接话说。
瞬间,四个人八双眼睛齐齐盯着乔芳菲:什么叫躺赢?
“意思就是啥也没干就把事情解决了。”
乔芳菲给大家解惑道。
“这个词……用的妙啊。”
百里重华思考片刻,忍不住赞叹道。
虽然距离过年已经过了数十天,但是马车越往平阳县行驶,过年那种喜庆欢乐的气氛还是愈加浓重。
和泸州街上的冷清、萧肃完全不同,整个平阳县的街道上热闹的很。
各种各样的小摊贩扎堆出现在一起,大大小小的摊位前基本上都聚集着不少的人,不远处的码头同样也是人头攒动。
人们的脸上全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让人看了就不由心生欢喜。
除了云瑶要回自己家以外,其他人一致决定回乔家村,其中百里重华等三人的主要目的就是去蹭饭。
没办法,他们两个大男人带着个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往常给赵承乾做饭的婆婆现在估摸着还没回来呢,只好厚脸去乔芳菲家蹭饭了。
但百里重华和赵慕白不约而同的有一种直觉:总觉得这家伙/舅舅并不只是单纯的想去蹭饭。
不过不管赵承乾去乔芳菲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反正柳若梅看见心中早就指定的女婿是开心的很。
“你说你们,之前怎么走那么急?”柳若梅一边帮着乔芳菲将东西从马车上拿下来,一边喋喋不休的数落道:“差点吓死我和你爹了知不知道?”
乔芳菲既心虚又讨好的笑了笑:“这不是给你们留纸条了吗?再说,当时情况比较急,怕时间来不及嘛。”
鉴于还有外人在,柳若梅决定给自己的闺女留两分面子,也就不再念叨了。
“哦,对了,你小姨夫让我们给你带了封信,你一会儿记得看。”
一直走在前面的柳若梅突然回头道。
其实单金子这也是无奈之举,虽然玉石矿脉已经借由荀瀚的手交给朝廷开发了,但后续各种分成也麻烦的很。
偏偏这个时候乔芳菲不知道要办什么事情,人又不在,所以单金子只能硬着头皮先将分成谈下来,然后写在信里和乔芳菲商量了。
总体分成的事情和赵承乾说的差不多,单家和乔家共占一成,但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两家插手,也就相当于每年坐着等挖出来的玉石就好了。
至于单家和乔家两家的具体分成,则需要单金子过两天来乔芳菲家商量了。
乔芳菲看完信,准备一会儿问问赵承乾的意见。
没办法,对于这类事情她是一概不通的。而且乔芳菲也担心谈分成会影响到两家的感情。
毕竟小姨和娘亲的感情是很好的。而且这次玉石矿脉事件,小姨夫也很照顾自己家。
考虑到乔芳菲刚回家,而且之前舟车劳顿了那么长时间,所以柳若梅也没让乔芳菲下厨,就自己进厨房做了几道菜。
其中就有深受赵慕白和百里重华喜欢的香辣*和麻辣香锅,是以,虽然柳若梅的厨艺和乔芳菲相差甚远,但两人还是吃的不亦乐乎。
吃完饭,乔芳菲刚准备和赵承乾商量分成的事情,却被翠芝的上门给打断了。
见翠芝似乎是有话要和乔芳菲说,赵承乾三人吃完便告辞走了。
乔芳菲见状也只能无奈等下次了。
其实翠芝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来找乔芳菲。可能是心里觉得她靠谱吧,也可能只是单纯的想找人倾诉。
“翠芝,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和我说啊?”
乔芳菲等了半天都没等到翠芝说话,眼见对方脸上还是一副纠结挣扎的表情,她就忍不住开口问道。
翠芝听到乔芳菲的问话,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颊迅速飞起两团*。
听完翠芝用如蚊子般大的声音说完事情的由来以后,乔芳菲不由困惑道:“那这事儿你为啥不和你娘说呢?”
虽然古代对于女子的要求有些严苛,但到了古代乔芳菲才发现,其实倒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严格。
例如在乔家村内,如果有哪家的女儿,看上哪家的儿子,私底下和自家娘亲商量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而且如果对方真是个好男儿,翠芝娘估计高兴还来不及呢。
“那个男人他……不喜欢你?”
脑海中冒出一种想法,乔芳菲有些艰难的开口问道。
“不是,”说起女儿家的心事,哪怕翠芝平时再大方,此时都忍不住有些扭扭捏捏的,她还是之前那般小的声音回答道:“他……他娘是李婆子。”
李婆子??!
迅速想起此人是谁的乔芳菲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不会是她想的那个李婆子吧?
瞧见乔芳菲询问的眼神,翠芝点了点头。
见状,乔芳菲忍不住闭上眼睛,长吸一口气。难怪翠芝不敢和她娘商量呢,这要是让她娘知道自家女儿和李婆子的儿子谈恋爱,别说自家房顶了,估计整个乔家村的天都能让她给掀了。
倒也不是两家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重点在于李婆子这个人—那是极其的懒!!
而且已经懒到十里八乡都有所闻名的那种,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尽管李婆子的三个儿子都挺能干的,但到现在她的三个儿子还是没娶到媳妇。
毕竟谁家都不希望自己的闺女有一个这么懒的婆婆,那到时候自家闺女嫁过去,家里的家务活可不都自己闺女干吗?
最关键的是李婆子光是懒就算了,还特别的馋,家里面有两个钱,管你藏在哪儿,她都能给你翻出来去买吃的,多贵都买。
这也就导致李婆子的夫家—也就是长贵叔,从原先条件还不错的小康家庭一降再降,现在都差点沦为贫农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