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云听着杨杨阡陌的慷慨陈词,嘴角微微颤抖,他活了一把年纪,临老了,却还是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
“不要说了,是老夫错怪你了!”魏云很是羞愧,杨阡陌也松了一口气,能让这个老腐儒低头认错,可真是不容易,扪心自问,他杨阡陌到底有没有预谋,会有点,但不多,除此之外,他是真心想帮助魏云与郝杰。
“从来都是儿子错,没有父亲错,老魏,你放心,我杨阡陌说到做到,说养你老,就养你老。”
魏云闻听此言,无异于又被杨阡陌感动一次,竟忍不住老泪纵横,或许上了年纪的人泪点都低,就听不得这种煽情之语。
“好了,不说了,我还是去办正事儿吧!”魏云起身,擦了擦眼角泪痕,刚要转身离去之际,杨阡陌赶忙跑了过来,搀扶着魏云的胳膊,现在他已经不需要说什么了,仅仅一个动作,便足以说明“老魏”在他心中的分量很重。
魏云不负众望,他和郝杰互相配合,再加上六部众官员一起协同办公,简直事半功倍,仅仅半天,解除全城禁严之工作便已接近尾声,比预想的还要快。
杨阡陌得知后大喜,这样明天他就可以安心的迎娶郝兰烟过门了,要说这样琐碎之事,面子工程,还得魏云他们,手拿把掐,果然是专业人干专业事儿。
次日清晨,杨阡陌骑着高头大马,赵义在左,鲁宴子在右,前有张玉所率的关宁军保驾护航,身后是八抬大轿,迎亲队伍,空前绝后,亘古未有,而杨安则是留守府内,还有诸多琐事要做。
杨阡陌讲的是排场,他倒不好面子,但如此为之,就是要表达自己的重视程度。
京都解除禁严的第一天,正好赶上这世纪婚礼,被关在家中数月的百姓们,彻底炸了窝,谁不想出来透透气,顺便再看看热闹,全都早早来到街口,等待迎亲队伍的出现。
“听说今天是杨大人娶亲,我们还一起守过京都呢!”很多百姓开始议论纷纷,杨阡陌说的没错,每一个死守京都的人都将载入史册,并且战后,还特意为守城者发了纪念勋章,四方银牌后面刻着他们的守城之功,为国捐躯者,此勋章传给其子或是其女,说着一个百姓从怀里掏出纪念勋章,他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深感荣幸,即便鼠疫肆虐,都没舍得拿勋章换粮食,这便是穷苦百姓的纯粹。
说道鼠疫之祸,京都封城,直至如今解除禁严,百姓重获自由,无不感激杨阡陌的大恩大德,这都多亏了魏云与郝杰,他们功课做的好,以杨阡陌的名义送米赠银,那全城百姓又怎能不对杨阡陌感恩戴德。
“这功勋章我也有。”另一个百姓甚是不服,也掏出勋章,爱不释手。
“你俩别臭显呗了,还不知道杨大人是娶了谁家姑娘。”
“这你都不知道?吏部尚书郝大人家的大闺女啊!”
“我也听说了,貌美如花,郝大人家的大闺女水灵的很,要不然也不会得到杨大人的青睐。”
这时看热闹的百姓便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别看杨阡陌救了他们,但懂知恩图报的能有几个,尤其是那些长舌妇,专挑难听的说。
“你们还不知道吧!他家大闺女早就是残花败柳了。”
说这话的人是一个打扮妖艳的妇人,她正于人群之中,狠嚼舌根,巴不得杨阡陌身败名裂,因为她恨透了杨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