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头骨迷踪
炎宗1970-01-01 08:003,515

卢灿提及的合作建议,真的很全面。

其一是考古发掘项目的合作,虎园博物馆可以针对具体考古项目,划拨专项资金,但有两个前提,首先是需要通过虎博的审核,其次是重大项目必须有虎博的人员参与。

其二是有关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统计工作。

这项工作虎博一直在做,但是,文管会分管一国之档案,其资料的全面性,远不是虎博这个初生牛犊所能比拟的。同时,这一项目也是文物回流办的“政绩”项目,卢灿提出来,也有示好的意思。

其三,双方可以签订“联合打击文物外流、走私犯罪协议”。

这算不算卢灿在给自己的虎博挖坑?

还真不是!

试想一下,全球知名博物馆,哪家没有签订“打击走私文物”的协定?

私底下怎么干,那是阴影下的罪恶,面子,总还是要伟光正的!虎博同样需要面子,签订这一协议,无疑在为自己“立人设”。

以后还有灰货和黑货……这是免不了的,充其量做得再隐蔽一些而已。

第四项合作是海外文物回流的协同合作协议。

也就是双方通报所遇到的记录在册的知名流失海外文物,有关该文物的追索工作要联动,单方面行动时需要提前告知对方……

这份协议对此时的文管会而言,意义不大——没钱,卢灿看重的是十年乃至二十年后。

同时,他也想给香江、弯弯的收藏家打个样……别哄抬文物市场。

四条合作协议,只是卢灿暂时的想法,具体条款还需要回香江与虎博的管理层商议。

听完卢灿的建议之后,贾蓝坡眼睛眨了眨,有些狐疑。

眼前这位年轻人,与他听说中的卢灿,似乎不太一致,今天的卢灿表现得可不是“生冷无忌的饕餮”,而是一副为国为民,忧心国事的文博大豪。

只能说,卢灿的八分真二分演,太有欺骗性。

想了会,他才说道,“卢先生的提议,我需要回去汇报给夏主任,大家一起,开会讨论之后,才能给你结果。”

这种合作,当然不是贾蓝坡一言而决的。

他是文管会副主任,正职依旧是卧床的夏鼐。此外,部员中除了辞职的张博驹外,还有尹达、王仲殊、王振铎、冯先铭、安志敏、苏秉琦、启功、吴良镛、单世元、张政烺、徐梆达、郑孝燮、王世襄、顾铁符、宿白、常书鸿等十四位文博大家,都有发言权。

卢灿微笑点头,“商量是应该的,我本人只是想要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

说这句话时,他的笑容很真诚。

谈到此时,今天的正题,基本上聊完,贾蓝坡也得到了自己的收获——他就是想要看看卢灿究竟是什么人,顺便告诫一下卢灿,以后不要肆意妄为。话虽然没有说出口,可是,从卢灿的言语中能感觉出,虎博未来在收购国内文物艺术品时,会有所收敛。

这就够了。

总不能逼着对方直接签下保证书吧。

且不说有没有这份威望和权力,但凡他敢说出一些过分要求,指不定就有单位要约谈他——对方的身份可不是普通港客。这一点,贾蓝坡很清楚。

总之,今天的见面会谈,卓有成效而且真诚友好,贾老自然不会节外生枝。

正事聊完,三人开始聊一些文物和收藏方面的趣闻,都是见多识广之辈,言谈中雅趣极多,哈哈一笑中,相互都有收获。

“咄咄咄!”茶室木门被人敲了几下,三人抬头看去,是孙瑞欣和潘奶奶站在门槛外。

潘奶奶嗔怪道,“你这刚出院,也不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说的自然是张老。

老爷子不耐烦地挥挥手,“哎呀,你现在话真多,我就一感冒,又不是动刀,哪要休息?”

惹得潘苏一记白眼。

张老敢这么“嚣张”,卢灿可不敢,站起身来笑笑,“潘奶奶,没事,我看着呢。”

贾蓝坡有些不好意思,也随之起身,“聊也聊得差不多,我也该回单位。老张,你也好好休息,保养好身体……”

没等他说完,卢灿连忙压压手,“您老别急着走,我还有点事想向您请教。”

他又对孙瑞欣招招手,“阿欣,你跟潘婶潘叔说一声,中午做几个拿手小菜,你再让泽宗去附近酒店买几个肉菜,招待贾老还有柳喜叔。贾老,中午我陪您老喝一杯。”

“诶,好的!奶奶,我们走吧。”孙瑞欣朝卢灿嫣然一笑,挽着潘苏转身离去。

她和潘苏来看看,并不只是担心张老的身体,更担心他们谈这么久别吵起来,这会儿见气氛还不错,有点莫名其妙——医院大厅的争锋相对呢?

“那……就叨扰了。”等她俩离开,贾老再度坐下,笑笑问道,“卢先生还有什么事?”

“我对当年您老负责挖掘的周口店猿人头盖骨失踪一事,挺好奇的。您老作为当事人,应该比别人知道的更多吧,能说说吗?”卢灿斜靠在座椅扶手上,笑吟吟问道。

周口店猿人头盖骨失踪之谜,绝对算得上二十世纪全球文博界影响力位居前列的谜团。

卢灿听过很多有关它的传言,不知真假。

今天,当事人之一,就坐在跟前,这么好的机会,自然要请教一二。

“这事吧……哎……”提起这个话题,贾老苦笑摇头,“一言难尽。”

贾蓝坡犹豫着不太想说,张老见状,笑问道,“这事吧,当年我也听过一些传言,半成,你估摸着……最后是东洋人抢走了,还是美国人偷偷藏起来了?”

一老一少都感兴趣,贾蓝坡也就不再推脱,说起他所了解到的事情原委,很详细。

“我是1926年进入的中国地质调查所,当时的所长是章鸿钊章老。地质调查所的前身,就是章鸿钊章老和丁文江、翁文灏一帮人,在1913年成立的地质研究所,挂在农商部的名下。”

“当时的老地址,就在北平西城阜外三里河,房子还是丁文江所长的。”

“说是研究所,可是当时哪有那么多懂地质学的?他们连人都招不到,不得已,丁老、章老、翁老,找一些读书识字的年轻人,手把手教这些人地质常识。”

“所以说,早期的地质调查所,其实是更像一家地质专科学校。”

“当时我初中毕业,高不成低不就,我二爹(继父)就托人,把我送到那个研究所,想着能糊张嘴,顺便还能学点东西。就这么滴,我进了地质调查所。”

“我记得很清晰,也就在这一年,北平的《科学通报》发表一篇报道,说周口店地区发现两颗属于早期人类的牙齿。这条消息,在当时非常轰动。”

“翁文灏翁老,带人去看的现场,试探着挖掘,认定周口店地区应该是一处原始人类的活动区域。可惜的是,当时由于经费等问题,最终只做了勘探,没有深度挖掘……”

贾老回忆起来之后,有些絮叨,不过,挺有故事性。

卢灿不了解地质调查所的历史,但是他知道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人。丁文江是现代中国地质学奠基人,章鸿钊是地质科学史家,翁文灏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

都是中国近现代地质学方面的先驱人物。

“到了1928年,又有人在周口店地区发现一块突出的下颌骨,这下,遮不住了,不挖不行了,可有没钱……”贾老明显进入回忆的节奏,右手手背在左手掌心敲打几下,语气急迫。

“翁文灏翁老,交友广阔,他在清华任教时认识一位美国人,此人还是协和医学院的校监,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人。于是,翁老就去找这个美国人,看看能不能化缘一笔钱。这位美国佬答应提供五千美刀赞助,但必须答应他一个要求,就是协和医学院必须参与挖掘。”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清华大学和协和医学院的成立,都是接受美国的赞助,前者是庚子赔款的返还,后者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善举,因此在当时,两家关系相对亲密。

“章鸿钊章老身体不太好,没能亲自参与。挖掘小组的组长是地质所技正裴文中老裴,副组长是技士杨钟健老杨,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不过,很有幸能参与进来。”

“1928年5月,正式开挖,1929年3月,发现第一块完整的周口店猿人头盖骨。我们所有人……那个高兴啊……没法形容。”

“不过,问题又来了,周口店究竟是什么时间的人类遗址?”

“当时,协和医学院的设备是全国最先进的,于是,老裴和老杨,带着这块头盖骨去协和医学院检测。最终的检测结果是六十万年前猿人头骨……哎呀,得到这条消息,我们所有人都整夜睡不着觉,那个兴奋啊!”

“周口店猿人头盖骨,虽然不是最早的人类,但作为从猿到人的中间环节的代表,被称为‘古人类全部历史中最有意义最动人的发现’!”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古人类遗址像周口店遗址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古人类、古文化、古动物化石和其它资料。这个头盖骨化石,就成为世界科学界令人瞩目的稀世瑰宝!”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它很珍贵。”

“当时我们地质所条件有限,根本就没有很好的冷冻室来储藏,协和医学院条件要比我们好。于是,这件头盖骨化石,以及之前发现的牙齿、下颌骨等,全部放在协和医学院大体(教学尸体)存放室保存。”

“后来,我们在周口店地区,又挖出积灰层,还有一些打制石器,以及其它的零碎骨制品,不过,像头盖骨之类的发现,没有再出现过。”

“1935年,老裴要去德国留学,杨钟健要去云南禄丰发掘恐龙遗址。于是,主持后期挖掘的工作就落在我头上。”

“可能是我这人运气比较好吧。”

“接手的第二年,我们又陆陆续续发掘出四块较为完整的头盖骨。”

“这些东西放哪儿呢?”

“1935年的时候,我们地质调查所已经迁移到金陵水晶台,北平地界都没了我们的机构。不得已,我也把这几件完整的头盖骨,放在协和医学院。”

卢灿已经多次听到协和医学院这个名字,眉头微微一皱,要知道,这可是美国人主持的医学院。周口店猿人化石是填补人类进化史空白的实物证据,无比珍贵。

美国人不可能不知道其珍贵性。

难道真的是美国人下的手?

继续阅读:第250章 头骨迷踪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相宝2:秘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