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銮议事
东风化雪2025-10-27 09:402,762

  一个月后...

  皇城,金銮大殿内。

  一众文武百官躬身而立,

  高坐龙椅的皇帝,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面的众卿家。许久之后,见无人奏事,便轻声说道。

  “爱卿,可有要事?”

  “陛下,臣有奏!”

  一位中年大臣从队伍之中跨步出列,躬身拜道。

  此人姓徐名忠,官拜兵部法曹参军一职。

  “讲。”。

  “陛下,近日来南方各地频繁发现有匪贼闹乱,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臣认为,应当加强戒备,以防匪贼来扰我太平盛世。”

  徐忠恭敬禀告道。

  听罢,皇帝略一沉吟之后,说道:“此事,朕已知晓,不过,贼患之事,可大可小,不可不防。徐卿家可有良策?”

  徐忠略一思索,然后躬身拜道:“臣建议,应由地方官员加派人手,严防贼患!再有就是让各地加紧训练兵马。”

  皇帝微微颔首,而后说道:“此议可取。众爱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

  “臣附议”

  “附议”

  “....”

  下面的群臣纷纷表态。

  “好,那就传朕的旨意,命徐卿家即刻前往各州府安排事宜,加派兵卒,严防贼患!再有就是,让各地官员加紧训练兵马,务必要把那些匪贼擒拿归案!”

  “臣遵旨!”

  徐忠躬身拜道。

  “陛下,臣也有事上奏!”

  这时,户部参知政事吴皆弘从队伍中出来,躬身拜道。

  “讲。”

  皇上看了眼吴皆弘,示意道。

  “陛下,臣以为各地贼患与近期南方部分地区旱涝交织频发成灾有关,由于地方应对灾情不利,以至灾情蔓延,部分灾情严重的府县灾民大量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流民聚众抢掠之事屡有发生。因此,臣建议立即采取赈灾措施,赈济灾民,避免更多流民沦落成为匪贼,从根本上解决贼患。”

  吴仁德言辞恳切,一板一眼的禀报道。

  皇帝眉头皱起,脸色阴沉道:“又要拨款赈灾?!朕每年都下拨不少银两,难道都喂了狗吗?”

  皇帝的责问使得朝堂气氛变得凝固起来。

  一众大臣都感到心惊肉跳。

  吴皆弘额头上冷汗直冒,正要开口解释。

  “启禀陛下!”

  身着青衣的安抚司使宋思义从队伍中出来,躬身拜道。

  “嗯!”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灾民之患乃是地方官员治理不力所致,应让地方官员负责解决。赈灾银两都是国库的血汗钱,朝廷拨款已经够多,如今国家边境不宁,朝廷财政吃紧,臣建议还是以严查为主,让地方负责赈灾。”李维谏言道。

  “嗯..”

  皇帝露出宽慰之色,示意道:“继续说!”

  李维继续道:“臣以为,此次贼患,乃是绿林草莽之徒贪财内斗,根本不足为虑!”

  “哦?”

  李维的说辞另皇帝也料想不到。

  “陛下,据臣了解,所谓匪贼多系江湖草莽,而当前多地发生闹乱,其实不过是这些匪贼之间为了争夺传说中的羽皇宝藏!”

  “羽皇宝藏?”

  一听到“羽皇宝藏”的字眼儿,皇帝便有些坐不住了。

  而朝堂上一众君臣听闻,皆面面相觑。

  “陛下,所谓羽皇宝藏不过是一则以讹传讹的荒诞之言,据说是当年羽皇兵败之际藏匿的。而据臣所知,这些闹乱的草莽皆是被羽皇铜碗所引诱,他们深信只要能找到羽皇铜碗,便能找到羽皇宝藏。所以,这些闹乱的草莽,才会四处抢夺作乱。臣以为,这些匪贼不过是贪财罢了,不足为虑。”

  李维信心满满,向皇帝禀报道。

  他的话,使得朝堂上又沸腾起来。

  “李参知此话有理!”

  “不错,所谓宝藏,不过是江湖草莽编造出来的无稽之言,不足为信。”

  “这些匪贼不过是为了贪财作乱,不足为虑。”

  .......

  群臣议论纷纷。

  高高在上的皇帝看着阶下众臣,缓和了神色,问向站在众臣前面的李齐贤道:“李爱卿,说说你的意见”。

  李齐贤立即躬身大声说道:“臣以为,徐参军和李参知所说均有各自道理。当前天灾不断,当务之急是要赈灾安民!至于贼患,以李参知的看法为上,应由各地州府严加防范匪贼抢掠作乱。”

  皇帝听罢,沉吟了下,而后道:“众卿家,可有不同看法?”

  一众君臣闻言,面面相觑,都默不作声。

  “既然如此,就按李爱卿说的办。传朕旨意,命各地州府加强赈济灾民并严防抢掠作乱,务必把百姓安抚妥当避免流民聚众为匪。”

  皇帝语气坚定,下旨道。

  “遵旨!”

  众臣拱手拜道。

  见众臣都无异议,皇帝继续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要禀奏的吗?"

  “臣有奏!”

  一位白面中年大臣从队伍中出列,躬身拜道。

  “讲。”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

  此人姓郭,名正,为工部尚书。

  “陛下,前两日京城北面索河路东段一带民宅发生火宅,烧毁民宅数十间,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只是近期天气干旱,京城本就房屋密集,极易引发更大火灾隐患。对此,臣已派人全城查验,发现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一,城中不少街巷的消防水缸许久未曾清理,缸内淤泥堆积,储水不足,真遇大火,难以发挥效用;其二,诸多老旧房屋年久失修,木质结构腐朽干裂,仿若易燃的柴堆,稍有火星便能成燎原之势。”

  听此,皇帝眉头再次皱起。

  郭正没有会意,自顾继续道:“臣已责成京兆尹衙门加派人手在各街巷巡逻,重点查看有无用火、用电等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当即督促百姓整改;二是要安排专人在城中各处备好灭火用水等物资,像水桶、水龙之类的,确保一旦有火情能及时扑救;三是要在城中广贴告示,向百姓大力宣传防火知识,告知他们天干物燥之时用火需格外小心,夜间用火更要谨慎。只有这般多管齐下,方能尽可能降低火灾再次发生的风险,也好保我京城百姓的身家性命安宁,还望陛下圣裁。”

  皇帝听闻,道:“京城乃朕之根本所在,关乎天下安稳,这防火之事确实容不得半点马虎。郭卿家考虑周全,所提举措甚是合理,朕准了。传朕旨意,命京兆尹衙门即刻牵头,联合五城兵马司等各相关衙门,严格按照郭卿家所言,落实好各项防火事宜,务必做到防患于未然。若有哪个部门敢懈怠推诿,朕定不轻饶,定要追究相关官员的责任,以儆效尤。”

  “臣遵旨!”

  郭正躬身行礼,又道:“臣还有奏!”

  “嗯?”

  皇帝有些诧异,但还是应允道:“讲。”

  “陛下,京城民居之火患已为我们敲响警钟,反观皇城之内,建筑众多,构造繁复,更需谨防火患危及。再有,城内诸多高大的皇城建筑木制结构占了大半以上,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郭正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听此,皇帝的神色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说下去。”

  “陛下,臣已派人先期对皇城部分宫殿、阁楼进行了抽检,发现诸多隐患问题,诸如各处宫门的封条多有松动脱落情况,部分殿室门窗木条腐朽开裂等等。这些潜在的隐患如不及时解决,将威胁我皇城安危。臣以为,需即刻安排人手立即对皇城各处殿室进行全面清查,并加派人手严守各个宫门,确保封条无损;再有,对存在隐患问题的殿室进行修缮。”

  郭正言闭,李齐贤立即补充道:

  “陛下,郭尚书所言甚是!臣附议。皇城乃国之根本,皇室贵胄、中枢要员皆居于此,不容有丝毫差池。且如今京城刚历火患,京城百姓本就人心惶惶,若皇城再传出隐患事故,恐生大乱。因此,皇城更应成为防火表率,以安民心。臣建议,即刻着手解决皇城之患,确保皇城安全无虞。。”

  皇帝听罢,颔首赞许道:“李爱卿所言,正合朕意。皇城安稳,关乎社稷,此事拖延不得。郭卿家,朕命你即刻统筹安排,从各部抽调精干人手,组成清查修缮专项队伍,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皇城隐患一一拔除。各部需全力配合,不得推诿。”

  “遵旨!”

  众臣再次叩首领命。

  ......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江湖小盗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