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身形婀娜的身影如闪电般疾驰而入,宛如疾风骤雨,瞬间打破了战局的僵局。
那道身影,正是白薇儿!她手握双刀,双刀闪烁着幽蓝寒光,仿佛两道冰冷的闪电,在阳光的照耀下,寒光四射,杀意凛冽。
白薇儿身形灵动,如鬼魅般穿梭在死士之间,双刀挥舞,刀光闪烁,每一次挥刀都带着凌厉的气势,与死士们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她一边奋力厮杀,一边高声呼喊:“郡主,墨殇大人让我带话——死士弱点在眉心蛊眼!”
她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彻云霄,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这声音犹如一道惊雷,在众人心中掀起了波澜,让人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御前侍卫们听闻此言,精神一振,立刻改变战术,纷纷寻找机会攻击死士的眉心。
刹那间,战局发生了逆转。原本凶猛无比的黑衣死士们开始露出破绽,伤亡不断增加。然而,这些死士却如同没有感觉一般,依旧疯狂地朝着皇宫冲杀而去,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疯狂,仿佛已经失去了理智。
一场生死较量在京都近郊激烈展开,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此起彼伏。
白薇儿身先士卒,双刀翻飞,如入无人之境,每一次挥刀都能准确地击中死士的眉心蛊眼,将他们斩杀于刀下。而御前侍卫们也紧密配合,相互支援,与死士们展开了殊死搏斗。
整个战场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战斗的惨烈程度令人咋舌。但白薇儿和御前侍卫们毫不畏惧,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与死士们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对决。
在京都近郊,死士之乱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局势一度紧张到令人窒息。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白薇儿的突然降临,犹如一道曙光穿透黑暗,给这场混乱带来了一线转机。
与此同时,边关的战事却如同一团乱麻,陷入了胶着状态,而且情况愈发艰难。闫瑾脩身着重甲,手持长剑,屹立在漫天的喊杀声与飞扬的尘土之中,宛如战神降临。他的身影高大而威猛,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他的目光如炬,坚定而锐利,紧紧锁定着前方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南疆大军。那是一片密密麻麻的人海,他们的喊杀声震耳欲聋,气势如虹,让人不寒而栗。
闫瑾脩身旁的士兵们,有的脸上洋溢着无畏的勇气,他们毫不畏惧地迎接着敌人的冲击;有的则难掩紧张之色,但他们同样没有丝毫退缩之意。这些士兵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南疆十万大军压境,气势汹汹,他们的战术多变,且配合着曹明远暗卫营在敌后的骚扰,使得北屿军队的防线一度吃紧。闫瑾脩深知曹明远的阴谋,他试图以这种前后夹击的方式,迫使北屿军队分兵,进而逐个击破。然而,闫瑾脩并未如他所愿。
按照与南宫凌玉事先商议的策略,闫瑾脩巧妙地利用地形,在那处险关设下重重埋伏。当南疆大军踏入埋伏圈的瞬间,号角声四起,喊杀声震得山谷嗡嗡作响。北屿的弓箭手从两侧的山坡上现身,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敌军。南疆军队顿时阵脚大乱,一时间人仰马翻。
但南疆军队久经沙场,很快便稳住了阵脚。他们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以及对蛊术的运用,与北屿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蛊虫在战场上肆虐,有的化作毒雾,让北屿士兵们呼吸困难;有的则直接攻击士兵,啃噬他们的身体。
闫瑾脩看着士兵们在蛊虫的攻击下痛苦挣扎,心中既愤怒又心疼。他挥舞着长剑,剑身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动都带着强大的力量,将靠近的敌人纷纷击退。
他一边杀敌,一边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将士们,我们身后是我们的家国,是我们的亲人!绝不能让这些外敌踏入我们的土地半步!杀!”
士兵们在他的鼓舞下,士气大振,不顾生死地与南疆军队厮杀。然而,南疆军队源源不断地涌来,且曹明远的暗卫营在敌后不断制造麻烦,北屿军队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闫瑾脩深知不能硬拼,他果断下令:“撤!”声音坚定而有力,在战场上回荡。士兵们虽心有不甘,但还是有条不紊地执行命令,且战且退。
南疆军队见状,以为北屿军队溃败,乘胜追击。但他们没想到,这正是闫瑾脩的诱敌之计。当南疆军队追击到一处更为狭窄的山谷时,北屿军队再次发动攻击。
两侧山坡上滚落巨大的石块,后方又有北屿军队截断退路,南疆军队陷入了绝境。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南疆军队损失惨重,不得不暂时停止追击。
闫瑾脩抓住这个机会,再次调整战略,重新组织防线。他深知,曹明远必定还会有其他阴谋,不能掉以轻心。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互有攻守,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闫瑾脩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意志,带领着北屿军队一次次化解危机。
终于,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闫瑾脩看准时机,发动了全面反攻。他身先士卒,冲入敌阵,长剑所指,敌人纷纷倒下。士兵们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南疆军队在北屿军队的猛烈攻击下,终于抵挡不住,开始节节败退。
闫瑾脩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乘胜追击,将南疆军队赶出了北屿的边境。至此,边关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大军撤了又撤,最终成功击退了南疆的进攻,赢得了这场艰难的战役。
闫瑾脩望着疲惫但胜利的士兵们,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士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曹明远的阴谋虽暂时被挫败,但他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未来的局势依旧充满了变数。
在确保边关局势稳定后,闫瑾脩率领大军平安归来。京都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闫瑾脩骑在战马上,看着热情的百姓,心中满是欣慰。但他也明白,真正的挑战或许还在后面,他与南宫凌玉必须为即将到来的未知危机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