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正事,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便告退了。
殿内又只剩下李素和李世民二人。
这次二人没有陷入沉默,李世民的表情似乎也有了些许变化。
“李素,朕大致明白你为何要破坏和亲了。”
“有了这个稻种,或许朕就可以不再费劲心思,来完成民族融合的百年大计。”
“只需以强压强对吗?”
李素点头道:“是,大唐若欲引进真腊国的稻种,仅靠民间商人和百姓在两国间互通往来是远远不够的。”
“若欲将稻种推广到南方各州府,这件事无论如何也饶不开真腊国王室。”
“没有王室的点头,在大唐推广种植真腊稻将会很艰难,毕竟真正熟悉它的还是真腊国人。”
“而且以后每年稳定的稻种来源,派遣两国有经验的老农互相往来,教授种植的学问等等。”
“所以,大唐在未来两年内,必须发动一场战争。”
“一场彻底灭国之战!”
李世民叹道:“不错。”
“但如今和亲之事还是要行,朕必须先稳住真腊国,或者吐蕃。”
“以便日后的谋而后动!”
“你懂朕的意思吗?”
“当然,你所言的废除和亲之事,朕也可以考虑,但不是现在。”
“因为如今只是空中楼阁,朕不能用国运来陪着你豪赌!”
听到这话,李素也叹气。
文明要进步,总得有牺牲。
或许到了这一次,大唐就是最后一次派公主和亲了……
看着李素的模样,李世民也知他忧国忧民的心思,随即转移了话题,调笑道:“你入狱这几日,吐蕃大相禄东赞发了疯似的上窜下跳。”
“求朕严惩破坏两国和亲,挑起六国使节恶斗的罪魁祸首。”
“要是朕现在把你大理寺放出去,你怕不怕禄东赞找你拼命?”
李素头皮一麻,急忙道:“臣住大理寺,臣喜欢大理寺。”
“那里幽雅怡人,令人流连忘返……”
时间慢慢的过去。
在李世民的首肯之下。
第二天朝会,以房玄龄为首,包括李靖,程知节,尉迟恭,段志玄等大臣。
甚至还有几个连李素都未曾有过交往的,诸如萧瑀,唐俭等文臣一同联名上疏,求赦李素之罪!
很快,李素便被放了出来。
但只不过,还有一脑门的官司等着他……
最重要的事情仍悬而未决。
首先便是吐蕃使团,自从李素破坏大唐与吐蕃和亲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吐蕃大相禄东赞倍受打击。
送了那么多值钱的东西给李素,原以为大家的关系突飞猛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了……
没想到这个混账如此不讲究。
不但没帮他出过丝毫力气,反而在背后狠狠捅了他一刀。
禄东赞很伤心,这种感觉就像青楼名妓不但被人嫖了霸王鸡,还被倒过来打劫了……
亏本亏得不行!
作为吐蕃国立呼风唤雨的大人物,禄东赞生平从未受过如此欺负,对他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所以李素蹲大理寺监牢的那些天,禄东赞疯了似的在长安城内宣泄着愤怒情绪。
不但连连上疏李世民,请求严惩破坏两国邦交的佞臣,而且还四处拜访朝堂重臣!
拜访的主题很简单,首先痛骂李素,其次请求义伸援手。
最后扮弱装委屈……或许也是真委屈。
不得不说,禄东赞这几棒子挥舞下去还是颇具成效。
不知不觉间,长安城的舆论竟被禄东赞造起来了。
朝堂市井间原本反应颇为平静,因为那时李素已被李世民重重惩处了,不但蹲了监牢,还被罢官除爵流放千里,差不多也够了。
只是今日李素被李世民突然放了出来,照样腆着嫩脸满长安穿街过市,朝堂市井间顿时议论纷纷。
他们不明白为何李世民好端端的又把李素放了出来。
犯下如此大罪,难道蹲十几天大狱后就没事了?
因为不解,所以议论,数十位不知内情的监察御史们纷纷义愤填膺!
腹中开始酝酿锦绣文章准备上疏诘问。
顶着无数不解和质疑的目光,李素拜访过各位熟悉的公侯之后便施施然朝四方馆行去。
四方馆正在修缮房屋,工部委派一百多名工匠已将房子的框架搭建起来了。
一车车的砖石运往工地,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魏王谋反时,李素指使王直烧了四方馆。
平定谋反后,四方馆一直未曾修缮。
再加上与吐蕃的和亲被破坏后,禄东赞满长安到处嚷嚷哭诉,李世民或许出于心虚的心理,马上下旨修建被烧毁的四方馆房屋。
房屋还在修建,禄东赞目前还住在四方馆旁边的一处临时民居内。
李素登门,身后跟着众多护卫。
没办法,以前见禄东赞根本不必如此戒备。
可谁叫李素干了对不起人家友好邻邦的事呢……
干了亏心事就是这样,总觉得时时刻刻被人盯着。
出门不带几个手下都不敢迈步,担心被人拖到巷子里敲闷棍捅黑刀……
所以说坏人其实也不好当。
若没有一颗无比强大的内心,和几个忠心耿耿愿意为你挡刀的手下,平日做人做事还是善良本分一点比较好。
这一句属于心灵鸡汤。
至于那些已经干过坏事的人,没关系,尽可放宽心!
据科学分析,被雷劈中的人有万分之三的几率生还……
李素没有关二爷那种单刀赴会的勇气。
在他认为,若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撑的话,单刀赴会这种行为几乎等于自杀。
比自杀更不幸的是,死后都会被史官写进史书里。
评价只有两个字。
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