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李素望向李绩和程知节,道,“李伯伯和程伯伯刚才的平高丽之策都很好,只是二位将行军的路程和时间估算得太乐观了。”
“高丽多山,城池皆在群山之间,平常行军三五日可至的路程,若换作山路恐怕要十天半月。”
“其次,咱们这次是主动进攻,那么就有一个天时地利的问题。”
“高丽将士熟悉境内的地形,而且擅长山地丛林作战!”
“而我们虽然人数众多,看似兵强马壮,实际上只要进入高句丽,我们的骑兵没有平原地带冲锋,基本没有用处。”
“我们的府兵对山地战并不熟悉,贸然进入山林,恐怕不知会被哪里冒出来的埋伏杀得伤亡惨重。”
“所以,我劝诸位莫把心思完全放在攻城上。”
“而是应该分出心思多想想行军时如何克服高丽的地形问题!”
李素说完,帐内众人陷入久久的沉思。
半晌,李世民忽然颔首道,“今日幸亏李素良言,否则你我怕是犯了轻敌之错。”
“朕觉得姑苏县公所言有理,咱们要想的不是如何攻城的问题。”
“首先要想如何行军,如何在山地丛林里行军减少战损。”
“这个问题理当列于攻城鏖战之前!”
众将皆点头,神情变得严肃凝重,大家都盯着地图皱眉苦思不已。
李世民望向李素,展颜笑道,“爱卿高才,今日朕再次见识了。”
“得此良言提醒,朕觉得可记姑苏县公一功,诸公以为如何?”
众将纷纷心服口服地赞同。
李世民扬声道,“行军长史何在?”
“给朕记下,给姑苏县公李子正记上一功,来日凯旋回朝再论功封赏1”
长史恭敬退下,李素躬身道谢。
李世民笑容渐渐敛去,呆呆注视着地图,叹道,“朕确实轻敌了,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皆大败而返。”
“若说全怪他暴虐无道,将士离心,恐怕也不见得!”
“高句丽并不容易征服,穷山恶水,百姓贫寒,举国子民失无所失。”
“若有外敌启战,怎能不豁命相搏?”
众将一阵沉默。
其实,岂止是李世民想得简单,所有将军都想得简单了!
大唐这些年攻无不克的胜绩,已渐渐冲昏了君臣的头脑。
骄气渐盛,滋生了轻慢之心,以为东征高丽也和以往任何一场战役一样手到擒来。
现在李素一盆凉水倒头淋下,帐内君臣第一次用凝重的目光正视这个贫瘠却凶悍的国度。
盯着地图看了许久,李世民抬头看着李素,道,“爱卿似有未尽之言吧?”
“刚才你说了那么多困难,依你之见,我军当如何攻伐之?”
李素嘴唇嗫嚅了几下。
其实以他的看法,最好的办法就是现在掉头回长安……
不损一兵一卒,就算是出来旅游度假。
再等几年,等大唐民间和国库渐渐充盈,军队有足够的粮草支持再起兵攻伐。
有了充足的粮草,行军再慢也不怕,一路慢悠悠地过去,最后兵临城下。
不打也行,反正有的是粮草陪棒子们耗着……
不过这些话李素不能说,就算说出来李世民也必然不肯答应。
李素发觉李世民对征服高句丽的执念简直已陷入了魔怔!
拼命想在有生之年做成这件闪耀千古的大事,谁劝都没用。
沉吟片刻,李素缓缓道,“陛下,依臣之见,我王师行军至柳城之后,应当渡河分兵!”
“将三十万大军分别划为几个部分,由程伯伯,尉迟伯伯,李伯伯等这些老将各领一军。”
“互不统属,分别从北面,西面,南面三个方向,同时向高句丽都城平壤行军!”
“三路人马进击时,遇山则过,遇水则渡,遇城则攻。”
“只要定下大的战略意图,具体如何行军如何攻伐,由领军的将军们自行决定。”
“陛下则居中领十万兵马押后,缓缓向前推进……”
“北面兵马直取扶余,首先切断靺鞨契丹与高句丽之间的联系,防止高句丽向靺鞨契丹求援。”
“西面兵马取辽东,白岩,过千山山脉南下!”
“南面兵马与张亮大总管的两万水师遥相呼应,取安市,卑沙,建安三城。”
“两军会合后取庆州,最后兵锋直指平壤!”
“三军同时进击,横扫高句丽半壁江山,最后会师于平壤城下。”
“如此,便可不必担心腹背受敌,轻松从容攻克平壤……”
李素所言的战略很新颖,他几乎将君臣这几日商议的所有战略可能性全部否定。
帐内君臣闻言沉吟不语,眉头紧蹙,似乎正在消化李素刚才的这番话。
寂静之中,忽然听到一道急切的喊声。
“父皇,不可信李素之言!”
众人愕然扭头望去,却见太子殿下李承乾一脸焦急地走过来。
李素亦愕然许久,刚才自己一直都在帅帐内,怎么没注意到这家伙也在?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承乾亦有高论乎?”
“朕与诸将愿闻其详。”
李承乾点点头,随即回头狠狠瞪了李素一眼,“父皇,李素所言误国误军,切不可听!”
“我王师兴倾国之力,尽起几十万大军,为的就是毕其功于一役。”
“以狮子搏兔之势,一举将高句丽平定!”
“若然分兵,必被高句丽所趁,我们毕竟是在高句丽的国土上征战,天时地利皆不如人。”
“全军合力进退方可竞功,若将大军分兵三股,每一支军队的战力未免小了许多……”
“而且因为地形不熟,路途险恶,难免会被高丽军队各个击破……”
顿了顿,李承乾望向李素冷笑道,“更何况,分兵岂能轻易言之?”
“别的且先不说,分兵之后各军粮草何以为继?”
“如何运输?战马和军械如何度之?领军将领彼此之间互不统属,如何令出一门?”
“父皇居中军缓进,如何调度?!”
“李县公,这些弊端你可曾想过?”
听完,李素神情淡定地道,“想过,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分兵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
“高丽山地崎岖,丛林众多,稍有不慎中了埋伏,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若将大军分为三股,就算其中一股全军覆没,另外两股也足够扫平高丽,攻克平壤!”
“简单的说,这是分散风险,不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
“从概率上来说,我的办法也是成功率相对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