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爱卿所言极是,若是能多出几个像李素这样的大才,那往后的大唐又该是何等的昌盛?”
“朕同意了,爱卿大可放手去做。”
“臣,遵旨!”
孔颖达再拜,躬着身子。
李世民笑了笑,走上前将他扶起:“爱卿不必多礼。”
“第一课说完了,那这第二课又是什么?”
闻言,孔颖达连忙把宣纸递了上去:“还请陛下仔细阅览。”
“这是李素的大兄,李才创造的拼音识字之法。”
“识字法?”
李世民愣了一下,随即将其接过,仔细的看了起来。
隋唐时代的汉语脱胎于上古,称之为中古汉语。
其读音与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别!
由于古代未曾有拼音这样的辅助音标,而识字的前提就是,就是采用“两字相切读音法”。
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陆法言编著的《切韵》。
很多现代汉语的特点,在中古汉语就已经奠定了,例如一字一音、辅音丛,有辨义作用的声调等等。
李素自然也是考虑到了这些问题。
在这拼音的纸张上面,像一些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等都写的非常清楚。
但就是不知道如果拼音推广到古代,是否会对唐诗宋词的产生造成影响……
尤其是诗仙诗圣们还没有诞生的时候,汉语拼音是否会冲击中古汉语韵,从而使得唐诗宋词这样的国之瑰宝就此消失?
这也是李素写在最后一张纸上的担忧之所在。
良久,李世民抬起头,揉了揉酸痛的眼睛:“爱卿,这拼音读字法,朕看得一知半解。
“比起大唐过往所用的两字相切法,好像还真的是准确许多。”
“只要学会了这拼音,或许三岁小儿也能识得上百字!”
李世民不愧是千古一帝,瞬间就想到了其他的东西。
若是真把这东西推到全国,先不说能不能摧毁世家,但至少也能把他们弄得元气大伤!
“陛下所言极是。”
孔颖达重重的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狂热:“正如李素所言,大唐各地的口音问题杂乱,一直困扰着不同地区的人。”
“关中话,蜀中人听不懂,山东话,关中人听不懂,河北话,山东人又听不懂。”
“如果有了拼音之后,不但能推进民间识字的速度,还会形成一种特殊的话音。”
“基本上只要学会了拼音读字法,那这种话音也就顺势而成了,不需刻意学习,说起来也听得舒服,听得清楚。”
李世民依靠在椅子上,再次看了一遍这些音标,赞同道:“如果真能统一了语言,不但能凝聚南北、及周边偏远地区的人心。”
“更能使得他们对我大唐产生浓厚的归属感。”
“这对目前大唐一直遵循的开放、融合之国策,也是如出一撤。”
“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爱卿,李素的意思,不会是这么简单吧?”李世民放下宣纸,眼中带笑。
闻言,孔颖达不由一愣:“陛下圣明,李素的确告诉老臣,此法应该做足周全的准备之后再行实施。”
“不然,肯定会引起巨大的乱事。”
“是臣还是想……”
没等孔颖达说完,李世民便笑着拿起一张宣纸,递给了孔颖达:“你看看,这十张宣纸里面,有九张是关于拼音读字法的事情。”
“而最后一张,则是专门告诫朕不要操之过急,三思而后行。”
“毕竟大唐里面多得是能够吃人的魍魉鬼魅!”
“这小子还说,孔老先生心系天下百姓,以教化万民为己任,此法于国于民有大利。”
“孔老先生得知之后,定会立刻就把这个方法告诉朕,并且历数一系列好处,大力支持。”
“爱卿,你说他李素年轻冒进,可是这年轻人好像比爱卿还要沉着冷静啊!”
说到这,李世民不由哈哈大笑。
这小子能考虑到世家问题,并且还在纸上,隐晦的提出一些如何对付世家的阴招……
那不正是说明,李素如今心思全都在向着朕这一边?
有勇有谋,真他娘的是人才也!
李世民的玩笑话,让孔颖达顿时呆立当场。
看完李素所写之后,他不禁摇头苦笑,“老臣有罪,老臣有错,痴活五十余载,今日一日便让他李素上了三课!”
“姑苏县候说的很对,陛下,此事乃是大事,万万不可急躁冒进。”
“否则不单单天下人会看朝廷的笑话,心怀不轨者也会趁机发难,更会造成不可想象的难题!”
“还请陛下授权给老臣,让老臣主持这拼音读字法之研究和推广事宜。”
“老臣会徐徐图之,绝对不给心怀不轨者可乘之机。”
说到这,孔颖达目光坚定,似乎下了某种决心,“陛下,老臣代表孔家,完全支持陛下推行拼音之法!”
“山东士族那边,老臣……老臣愿意替朝廷出面。”
“哈哈哈!”话音落下,李世民爽朗大笑,缓缓的站起了身子。
教化世人之功,足以比肩先贤,他孔颖达怎么可能不想要?
要是做成了这件事,这是可以立地成圣啊!
但李素那小子会不会是故意的?
把这拼音之法率先交给孔颖达,而不是交给朕,就是想着能让推行此法少一点阻力??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小子未免也太聪明了些……
“这样也好,孔爱卿你先回去,明日起便召集弘文馆学士,先行进行拼音读字法之研究标注。”
“还有二百零六之古韵比较,整理完毕之后,就在弘文馆小范围试验一遍。”
“以朕之儿女,还有那些功臣之后,为第一批受教者。”
“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他们教导出来,让他们说这种话音,能懂得以拼音识字,并且详细记录一切注意要点,积累经验,加以改正等等……”
“爱卿,此事乃大事,万万不可疏漏!”
李世民亲切拉着孔颖达的手,满脸郑重道。
孔颖达一拜及地,“陛下圣明!老臣遵旨!”
目送孔颖达离开,李世民又把目光移到了手中的宣纸之上,嘴角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虽然暂时不知道这小子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惊喜,但是目前已然是一个接着一个了。
这小子也深深懂得进退之道,看来也明白盈满则亏的道理。
好小子,朕倒要看看你能走到什么地步!
李世民并不昏聩,也拥有大量人才,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军伍之中猛将如云,又有了这个小子。
秦皇汉武又能如何?隋文帝杨坚又如何?
朕势必超越前人,同时也让后世难以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