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他们在研究所。”余元眼中突然精光爆闪,惊喜道,“臣倒是有一事忘了汇报陛下,这奥利给与查尔斯现在正在捣鼓我大秦的人力纺纱机呢,说是要制造出一个一人可以一天生产五十匹布的纺纱机来……。”
“什么?”
“一日生产五十匹布?”
“难道是走锭纺纱机?”
李长青瞳孔一缩,震惊道,“快,带路,朕要看看这两个臭皮匠捣鼓出来了个什么玩意。”
“是,陛下,正是这个名字。”
余元虎躯一震,他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震惊,而且一语就打破了“走锭纺纱机”几个大字,这可是那个奥利给前不久才提出的设想啊?
大秦面前的纺织技术极为发达,一般都是用三种类型的纺车。
偏远地区,大多使用手摇纺车与脚踏式纺车。
这种纺车优点就是结构简单,也最为稳定,是大秦乃至大秦以前就出现的发明。
妇女一般用手摇动把手或者脚踩踏踏板来驱动纺车,然后又能用双手来进行纺纱的操作,自古以来这样的纺车都是最普及且最实用的纺车。
男耕女织的文化,就是这么来的。
但缺点很明显,一个人操控一个小小的纺车,工作效率也不怎么高,一天也就生产几斤纱。
至于发达点的地区,大型的纺织部门则使用了水力大纺车。
大纺车用水力驱动,灵感来源于稻田里的水车,一个大点的纺车有几十个锭子,可以适应大规模的生产。
比如普通的手摇式纺车一天一个人能生产三斤纱或者麻布,而水力大纺车则能生产一百斤。
一匹布,根据布的质量与厚度,长度在三十到五十米左右,其重量也在十到二十公斤。
也就是说,即使是水力大纺车,一天生产的数量也就在五匹左右。
而走锭纺纱机,已经达到了原先生产效率的五倍,这是什么概念?
身为穿越者的李长青,对这玩意也是有点印象的。
走锭纺纱机,已经具备现代纺织机的雏形了。
而这种纺纱机在后世的历史记载中,也有一个外号,叫做骡子纺纱机。
顾名思义,这玩意就跟骡子一样,能干得很。
而且由于锭子很多,都是活动的,走锭纺纱机纺织出的纱均匀度,光滑度,强度都比较好,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李长青怎么能不激动?
生产力上来了,代表了什么不言而喻。
只要这种纺纱机能发明出来并且普及,那些商人们,还有生产布匹的布庄,岂能不疯狂?
还有一点,就是军队数量越来越多,军用的棉被,棉衣等物产能也能迅速跟上军队扩张的步伐。
科研所,就在军工厂内部,是一个独立的大院子。
这里,只有几十人。
当李长青来到这里时,正看到院子里两个金发男子与十几人正在一个巨大的纺织机前仔细研究着。
这纺织机,遥遥看去,就与传统的纺织机有极大的不同之处。
首先就是一个巨大的轮子,轮子上带着钢炼,下面还有轨道,轨道上放着一个个锭子,密密麻麻有数百之多。
“奥利给,你研究的这玩意看起来很不错啊。”李长青悄然来到近前,看着这个大家伙,出声道。
这机器,看起来与自己印象当中的一样。
不过李长青也只是在历史书上看到过,具体的构造什么的他也不是很了解。
但他可以确信,这种东西就是后来才有的产物。
“臣查尔斯(奥利给)参见陛下。”
二人听到李长青的话,这才反应过来,慌忙与其余人一道跪地行礼。
说来也可笑,这两位洋人当初回到京城后,就学习了诸多礼仪。
现在他们的汉语更加流利了,而且礼数也丝毫不差。
若不是那个金色的卷毛头发看起来有点与众不同,倒是跟大秦之人没有任何区别。
“起来吧。”
李长青仔细看着面前的纺纱机,出声道,“奥利给,你二人研究的这东西,现在到哪一步了?”
“回陛下。”
奥利给先是弯腰行礼,旋即开口道,“这机器乃是臣结合了臣所在佛郎机国的珍妮纺纱机还有大秦的水力纺纱机后才与众人商议出的东西,他兼具珍妮纺纱机与水力纺纱机的优点,现在臣正在与诸位研究员研究如何将纱锭增加到六百个……。”
“现在就是一个下部结构的问题,如果可以的话我估计用不了多久这机器就能投入生产了。”
闻言,李长青微微一笑,看向了奥利给,“这东西,朕虽然不是很了解,但朕觉得,六百个纱锭完全达不到日生产五十匹的布的地步,若要达到稳定的五十匹布日产量,得增加到九百个纱锭!”
李长青的记忆中,这走锭纺纱机就是划时代的东西。
珍妮纺纱机,按照奥利给的说法,是英吉利国发明的。
而自己的记忆中,古华夏的历史上,走锭纺纱机,也是在后来英吉利国发明的。
英吉利国,也因此打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门。
“若朕所料不错,你这机器若是走到尽头,上钩下钩保持静止,能保持锭子还继续旋转的话,不就能大大增加速度,而且能继续增加锭子,并且将其数量达到最大化吗?”
李长青观察了半天,根据自己脑海中不太清晰的图案作为对比后,指出了其中的要点。
而这看似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要点,却不知正是困扰这数十人好多时日的难题。
“陛下,英明伟大的陛下,您真是太聪明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奥利给犹如醍醐灌顶,激动得手舞足蹈,他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在哪。
查尔斯亦是开口道,“天呐,我们这么多人想了这么多天,竟然没想到上下钩下钩在轨道尽头保持静止,陛下您真是太聪明了……。”
“……。”
“……。”
二人性格还是有着明显的西方化特征,遇到这种事情根本不懂掩饰自己的心情。
反观大秦的其余匠人,除了满脸的震惊,就是叹服。
这走锭纺纱机,是众人奇思妙想的结果,也是今年岁末最厉害的发明。
可以预见,来年这玩意若是普及,会带来何等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