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高考,是七八两个月里,人们热议的话题
练习江南岸2025-10-16 10:214,577

第一百二十八章,高考,是七八两个月里,人们热议的话题

  孙路明,在家休息调整的日子里,正值盛夏七八两个月酷暑难耐的季节。

  外面天空上,火轮一般的太阳,发出炽烈的光焰,灸烤着大地。翅膀黑褐色的知了,在家边枝叶繁茂的槐树上,不断地嘶鸣。

  门前的土坡上,一片草木蓊郁,绿意盎然;绿树掩映之下,坡底下的湖水,白浪浊光。光影浮照之下,照出岸边景物水墨画般的倒影。湖光掠影,有风儿穿着明丽的衣裳,在波光艳潋的湖面上,轻轻地走。风行水上,吹出湖岸两边浓郁的旖旎风光。

  因此,七、八两个月,是一个草木葱茏酷暑炎热的盛夏季节,同时,也是各地莘莘学子高考放榜收获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日子。

  在“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当下社会里,高考,对天底下广大的莘莘学子来说,似乎是关乎个人未来人生命运走向的重要节点,是个人十几年学生生涯中的一场大考。

  这场大考,对学生个人来说,考上了,尤其是考上了师资力量雄厚学习环境好的国内重点大学一本的学生,其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似乎就清晰明朗了。不是“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就是进一步深造,在专业学历的道路上,步步攀登。抑或者是进央企国企事业单位,或者到不是这个500强就是那个500强的上市公司的外企民企工作,等等。头顶上,被一个个闪亮的“金”字光环,环绕着。一生与事业通达的“铁”字“金”字饭碗结缘,吃喝不愁,衣食无忧。不仅其未来,前程似锦,而且,整个家庭,也倍感扬眉吐气,无上荣光。

  未考上,尤其是未考上国内重点大学一本院校的学生,在当下大学升学率日渐普及的社会里,上了个二本、三本,顿觉差人一等,够不着未来职业生涯前程似锦所铺就的“铁”字或“金”字饭碗环绕,脸上无光。不仅如此,要是考不上二本、三本,上了个高职大专,或者,连大专,都考不上,那整个人生,基本上,就被一双无形的手,给画了一个框。不是当两年的义务兵,然后,退伍回家,就是外出打工;抑或不是外出打工,自谋出路,就是在家边干个体开店,面向大海,驾着渔船,撒网打鱼,当个自负盈亏自我承担并从此过上“水上人家”生活的小老板。人生无望,家庭无光。这就是当下社会,分数不高学习成绩不怎么好年轻人面临的结局。

  因此,高考,是一个小孩,从少年到青年,十几年学生生涯的考场分数高低的一次重大检阅;也是在高考那短短三天时间里,将一个小孩,一个年轻人,一生命运的走向,给基本定了个型。

  是走向海水,在茫茫人海中,摸爬滚打,用自己的体力与脑力,鼎立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存;还是登上大船,由远航巨轮,载着自己,跟随“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欲望的蓝色火焰的照亮,一步一步地,向人生的目标攀登。

  所以,高考,在当下社会人们惯有的思维里,也可以这样说,基本上,是一个年轻人,未来,是走向前程似锦与辉煌成功,还是走向暗淡无光与失败平庸,两种不同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所以,七、八这两个月里,不仅是酷热炎暑的盛夏的季节,也是时下人们茶前饭后嘴边经常热议谈论高考的话题。

  这不,一个天空湛蓝烈日炎炎的盛夏季节里,孙路明,在酒店大堂里,与人聊天,大部分的话题,都与小孩高考有关。不是这家的小孩,考上了一本;就是那家的小孩,不想上三本,而是找学校,再复读一年,准备明年再考,争取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也就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国内重点大学。那样,小孩,不仅将来带“铁”带“金”的饭碗,有保证了。而且,整个家庭,都跟着脸上荣耀了。

  这一天,孙路明,在酒店大堂里,与人聊了一个下午天。快到5点的时候,外面火炉一般的大街,被天上的太阳,炽烈的光焰,灸烤的热浪滚滚,热气熏天。大街,被二面二楼房所投下荫影的热浪覆盖。随着一辆向两边喷水的洒水车,在大街上穿过。大街,横躺在洒水车一路洒水的清凉之中。于是,孙路明,骑着电动车,往回走。

  当他路过“王力安全门”代理商肖莉的专卖店的时候,便停下车,走了进去。

  店里,肖莉,正在白色的长条桌边,和上次坐在吧台电脑前看文件疑似她姐姐的中年女人聊天。

  见到孙路明,肖莉,就问他“滨江南苑”太阳能合同签到没有。

  “没有。”孙路明,还是坐在以前那个椅子上,笑着对她说。

  在肖莉一边的追问之下,于是,他就把整个事情的前头后尾,以及现在在家暂时休息两个月的事情,对她说了一遍。

  “哦,这样的!”肖莉,一边为他在“滨江南苑”太阳能项目上的落单,表示可惜。一边站起身来,为孙路明,泡了一杯茶。

  接着,她又重新坐回了原位,和那中年女人聊天。

  孙路明,坐在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听她俩聊天。

  隐隐约约中,孙路明,从中年女人和肖莉的聊天当中,听出了中年女人今年18岁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女儿,今年高考考的不理想,只考了个三本。想到三本院校,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学,即没有一流的师资,也没有良好的学习的氛围;即没有重点大学的财力雄厚的硬件设施,又没有开阔眼界的良好平台。上这样的大学,无非为以后的自己,也就是混个文凭。这样的文凭,在竞争激烈的未来就业路上,前景堪忧。

  于是,自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她女儿,一个人,在家憋屈自己,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不出门,也不和同学出去玩。整个一个夏天,一个人,孤零零的,待在房间里,自己封闭自己,抑郁自己。

  “家里有这么一个小孩,是真的叫人操心。”说到最后,中年女人,哎声叹气地,说出了她的忧郁与担心。

  “带她出去,到外面旅游旅游,散散心。”肖莉听了,对中年女人建议道。她说不能让小孩老是待在家里,那样的话,万一憋出一个什么毛病的话,那整个人就惨了。

  “是的哟!”肖莉的话,刚一说完,就被中年女人给接上了,叹口气地说。她告诉肖莉,上个星期,带她女儿,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女儿得了抑郁症。不过不是太严重,是轻微的,建议要求住院,进一步观察治疗。谁知她女儿听了,死活不肯住院。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正因为竞争激烈,让一个原本活泼可爱无忧无虑的小孩,长大了,一不小心,给抑郁了,自己自虐自己。”肖莉在一边听了,对中年女人,说出了现在社会因为竞争压力大,导致患心理疾患的人特别多。

  说着,肖莉,便拿她老公远房的一个亲戚,因为婚姻的失败,心里没有得到及时疏理,一时想不开,并与外面社会脱节了,久而久之,便得了抑郁症,长年靠药物维持。她所以举这样例子,是向中年女人,说明当下社会,由于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有心理疾患的人多。

  “是啊,面对这样的社会,那有什么好办法呢?”中年女人对肖莉说,没有什么好办法解脱或避免抑郁的侵袭。她说眼下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重新找一个学校复读,明年再考;另一个就是拿着这个三本院校的成绩,直接上三本。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中年女人说,读了一个三本这样一个不入流的大学,将来就业前景暗淡,捧不到一个带“铁”字的饭碗,以后也是打工的命;如果选择复读,明年再次高考再战,考不到重点大学的本科成绩,怎么办?

  一时间,中年女人,面对她的女儿,陷入了两难境地。

  嗯,的确,现在这样一个利益纷争的社会,人人都想有一个好饭碗,都想年少时的一次性努力与投入,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社会里,终身获益。以逸待劳,或者叫着“以智取胜”年代里,赢得成年后自己所需的利益上的收获。这样的社会现实,可苦了哪些年少时学习上不怎么投入与努力的孩子,或者考试分数不高的学生。现在社会上,不是流行一种说法,就是要惩罚不好好读书的学生,或者没有学历的年轻人。

  让他们进入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社会,去笑去哭,去自生自灭!

  于是,高考,成了全社会年轻学生未来命运走向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命。

  在这种分数至上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背景下,学历,便成了当下社会评价一个年轻人,是否优劣的一个重要凭证。

  基于这样的一个社会现实,每年高考结束后,各地的“高考状元”张灯结彩,横空出世。各地“高考状元”的问世,之所以受到时下社会世人关注的现象。

  究其缘由,不外乎有两点:一是捧杀高考成绩突出的学生,让其涉世不深的身心飘飘然,忘乎所以。先不说“高考状元”们,以后成绩如何突出,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多么大的贡献。如果他们,日后对国家对社会,真的做出什么重大突出的贡献,那也是其刻苦努力真诚付出的结果。而与世人的热捧无关。二,恐怕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下社会需要“高考状元”们,为其撑起冠冕堂皇的门面。

  “居庙堂之高,瞄小民,处江湖之远”。掌握话语权,垄断话语权,享受话语权,消费话语权。

  在这样一个话语评价体系的社会背景下,可苦了那些高考成绩不太好或不怎么突出的学生们。

  这不和肖莉聊天的中年女人18岁的女儿,就是一个明例。那个18岁女孩,因高考成绩不理想,终日抑郁在家,从而患了“抑郁自闭症”心理疾患的事例,足以说明“高考”,这个短短两三天的考试,在当下社会普通人心中的份量。

  其苟刻严重的程度,堪比封建社会的科举。过去的科举,使天下的读书人,通过努力,跃“龙门”;今天的“高考”,则使家境贫寒子弟,改变命运,端上了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的官家带“铁”字的饭碗,成了可能。或者,改变人生轨迹,从此,走上了让人艳羡的“金饭碗”道路,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一切,不仅让富于活力富于朝气的年轻的莘莘学子们,魂牵梦绕,而且严重点的,心患内疾,甚至于不堪严酷现实的打击,以命相殒。

  中年女人,她的因高考成绩不理想终日抑郁在家心患内疾18岁年轻的女儿,这一事例,就是明证。

  考上了心中理想的大学,则前程一片光明;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则跌入深山。自我封闭自己,作茧自缚。

  相比高考成绩突出的幸运儿,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在当下社会里,现实的境遇,真是一天一地啊。

  哎!高考,一年一度的高考,在你这个指挥棒指挥下,每年全国各地不知道要生产制造出多少“以智取胜”杀出重围的“优等生”,同时,也不知道要棒杀多少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劣等生”。

  这正是:高考,高考,几家欢喜几家愁。考上了,敲锣打鼓,皆大欢喜;未考上,跌入深山,作茧作缚!一喜一忧,一天一地;一笑一哭,一优一劣!多么荒唐的人间悲喜剧!多么简单经不住时间推敲的价值评价体系!

  试问:人的一生,岂能用一场或几场桌面考试给予肯定或否定?!

  相较在“高考”中失利的,或心患内疾,或者甚至严重点的以命相殒的年轻的高中生们,未免被现实社会敲打的太过于急于求成了。其实,高考,就是人中学毕业时一次重要的考试,它代表不了以后的人生。一次高考失利,心患内疾,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情能理解;但以命相殒的个别特例,就太不应该了。因为,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不仅如此,而且,还让生养的父母,悲痛万分,痛哭不已。这是一方面,同时,也侧面地反映出高考这个指挥棒,在当下社会的酷烈严厉程度。

  高考,这个指挥棒的酷烈,凭分数高低,就把一个带有岁月年轮与不同生活背景印记的年轻人,分为优劣的简单近乎于粗暴的做法,说明了当下社会对年轻人价值评价标准的单一。

  一个高中生,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其本身就是一粒被岁月掩埋其青春好年华的好种子。这粒种子,被岁月之土轻轻的掩盖。也许他考试成绩不太好,但不能就此说明他在学习上没有下过一番功夫。即使他在学习上没有下功夫,但不能就此评判他其它方面没有优点。也许他对画画感兴趣,或者是对音乐感兴趣,抑或者,他对书法语言或者对摆弄机械零件感兴趣。等等。这些带有闪光点的兴趣爱好,也许以后,这粒被岁月之土轻轻掩埋的种子,有可能,在它以后的路途上,会集中爆发。闪爆的光芒,照亮其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漫漫旅程。

  这就是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群星闪耀。群星闪耀且交相辉映的熠熠星光,也侧面地,映照出价值多元化社会的瑰丽健康,绚烂辉煌。

继续阅读:第一百二十九章,文字是云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城市奔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