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姨娘吓了一跳,“你想做什么?”
“不用你管。”
沈钰挥了挥手,就起身离开了。
这夜,不论是主院,还是沈老夫人的博寿堂都睡不安稳,最为没心没肺的当属姜书了,一觉醒来就到了天亮。
耳边是嘈杂的脚步和说话声,姜书皱了皱眉,“外面怎么回事儿?”
姜婆子抿抿嘴,看眼叶承,没有回答。
叶承也低垂着头不言语。
“究竟怎么了?”
姜书继续追问,叶承才吞吞吐吐开口,“是…府中下人在准备给苏家的文定之礼。”
姜书短暂愣了一下,似是不曾想老夫人动作会这么快,除此之外,倒是没有任何情绪。
“姑娘,您没事吧?”姜婆子小心翼翼询问,姜书回身,翻身下床洗漱。
“旁人文定,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姜婆子很是小心翼翼,见姜书确实浑不在意,才稍稍松了口气。
坐在妆台前,叶承给她脸颊涂上药膏,用指腹按开,直至彻底吸收。
“姑娘,奴婢瞧着这伤疤似乎淡了不少。”
“是吗?”姜书侧头,对着镜子仔细观察着脸上的疤痕。
窗外,下人们来来往往,熙攘声不断。
……
因为沈家主的话,沈淮一晚上都翻来覆去没怎么休息,加之在考场一连三日,天明时分才昏沉睡去,这一睡,很沉很久。
胡安在门外急的来回踱步,一张脸都皱在了一起。
张姚蹙眉道,“直接把大爷叫醒就是,有什么好纠结的。”
“你去。”胡安直接让开了一条道。
“……”张姚抿抿嘴,没吭声,当然也没动。
二人如今都知晓大爷不中意和苏家的这门亲事,这时候谁去都是寻晦气。
“你说,大爷中意的究竟是谁?”张姚有些看不懂了。
以前和姜姑娘纠缠时,大爷偏爱苏姑娘,如今要和苏姑娘定亲了,大爷又不快,反之对姜姑娘难以割舍,非卿不娶,到底是闹哪样?
他挠了挠头,一脸茫然。
胡安看着主屋的方向,悠悠道,“苏姑娘很优秀,符合大爷心中的主母人选,可和姜姑娘的青梅竹马情意,亦非常人可比。”
他近身侍奉沈淮多年,对大爷的心事儿还算是了解一二的。
以前这碗水因为姜姑娘的退让可以端平,可如今姜姑娘摔了碗,若非要一较高下,那自然是青梅竹马。
张姚听的脑壳都疼,但意思他听懂了,就是都放不下。
“既然如此,干脆都娶回来就是了。”
胡安斜了他一眼,余光突然扫见一个袅袅婷婷的身影由远及近。
他皱了皱眉,唇角抿的很紧。
“大爷还没起吗?”壁红越过张姚,对胡安问道,温婉的小脸,轻柔的声音,让胡安不自在的低下了头。
“嗯。”
“都这个时辰了,怎么还没起,下定的人都侯着呢,可不敢迟了,会让人家不高兴的。”
说着她就推门走了进去,胡安立即想拦,却被张姚拽住。
等人走进屋子,才压低声音道,“她来的不是正好,能将这苦差事儿扔出去。”
胡安皱眉拨开了张姚的手,立即跟了进去,可晚了一步,壁红站在一旁脸色苍白,沈淮坐在床榻上,清隽的面容冷如冬日寒雪。
“大爷。”
“外面敲敲打打的在干什么?”沈淮沉声问。
胡安看了眼眼含泪珠的壁红,拱了拱手低声开口,“老夫人做主,给大爷和苏姑娘定了今日下定,府中已经准备妥当,就等大爷了。”
若是以前,壁红肯定早就轻声细语的上前规劝了,可今日,看着沈淮,她连一个字都没敢说。
“文定?”沈淮倏然冷笑一声,豁然起身走下床榻。
胡安立即上前侍奉他更衣梳洗。
屋中气愤低沉静寂的有些可怕,连呼吸声都十分清晰。
待一切准备妥当,沈淮一甩衣袖,踩着极重的步子出了门,连背影都带着几分怒意。
壁红长吸了一口气,半个身子都靠在了墙壁上,胡安看了她一眼,低声道,“大爷心情极差,壁红姨娘还是先回去吧。”
壁红点点头,脚步慌乱的离开,胡安则立即抬步去追沈淮。
紧赶慢赶,总算是跟上了,“大爷,这事儿是老夫人做的主,您消消气,可千万别冲动。”
沈淮一个字都没有说,直奔老夫人的博寿堂。
路遇不少丫鬟小厮,行礼贺喜,只是他阴寒的脸,与满院子的红委实不怎么相衬。
博寿堂,老夫人手中拿着管家递上来的礼单,正在查阅,“嗯,不错,就按单子上的办,千万不可马虎,让人挑了咱沈家的礼数不周全。”
毕竟是嫡长子,该有的排面都得有。
“老夫人放心,老奴一定尽心办差。”
“嗯,去吧。”礼单还给管家,老夫人精明的眸子眯了眯,露出点点欢喜。
“今日过后,总算是了了老夫人您一桩心事儿。”一旁婆子给她揉着肩,低声宽慰道。
老夫人点点头,“希望一切顺利吧,老婆子我也就没什么遗憾了,对了,淮儿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大爷他……”
婆子刚说了一半,门帘就被挑起,刺眼的白光洒进屋子,旋即又重重摔落。
沈淮踏着极重的步子,一张脸阴沉至极,气势汹汹。
老夫人脸上的欢喜立即沉了下去,挥了挥手让屋中下人都退下。
“所有事情都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着你了,你不去苏家下定,来我这做什么?”
沈淮在屋中央站定脚步,双拳收拢望着主位上的沈老夫人,面色难看非常。
气氛很是僵持,沈老夫人身旁的婆子立即上前小声相劝,“大爷,老夫人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您好。”
沈淮冷睨了那婆子一眼,目光凌厉无比。
转而再次盯着沈老夫人,“祖母可曾记得答应过我什么?”
沈老夫人面容沉静,“是你自说自得,我从不曾答应过你娶姜书进门,她也不可能踏入我沈家的大门,这一点,我早就和你说过。”
沈老夫人看着沈淮,还是软和了几分语调,“淮儿,我沈家因为你爹娶了那个女人,已经节节衰败,你还要将祖宗基业都毁于一切吗?”
沈家以前,算得上十分煊赫,也确实是从沈夫人入门后慢慢衰败,可那并非是沈夫人的问题,而是因为祖父的离世,父亲没有祖父的才华所致。
沈淮觉得,自己和父亲是不一样的,他在学问上是有几分才华的,一定不会让沈家继续衰败。
“祖母,我有信心,不靠任何关系,一样可以立足朝堂。”
“榜单还没下来呢。”沈老夫人道,“谁给你的底气?”
“家主之责,我和你说了无数遍,且就算你考中了进士,你以为在朝堂立足只需要学问就够了吗?没有人脉相互扶持,你想更进一步,难上加难。”
沈淮,“苏家不过是一介御史。”
沈老夫人,“但有监察百官之责,论朝堂风向,他们知晓的最早,说几句话的份量还是有的。”
“祖母,”沈淮上前一步,还要继续争辩,沈老夫人却挥了挥手,“你可知晓,我为何如此着急让你和苏家定亲?”
沈淮不语。
“其实,在你科举前两日,苏家夫人就寻上门了,这几年,你和苏姑娘纠缠不清,害人名誉尽损,婚嫁艰难,那苏姑娘为此上吊自尽,险些葬送了性命!!”
“什么?”沈淮瞪大眼睛,不可置信。
他竟全然不知。
“祖母担心此事儿给你压力,耽误了你科举,才一直压着没提。”
沈淮怔愣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平复了情绪,是了,苏黎不比姜书,她是正儿八经娇养大的大家闺秀,的确会做此等事儿。
“可我与姜书……”
沈老夫人抬手打断了沈淮接下来要说的话,“姜书和苏姑娘终归是不同的,苏姑娘背后有苏御史,在圣上面前一个私德不修的罪名扣下来,等不到你上金殿仕途就走到头了。”
“至于姜书,有主院管束着,闹不出什么风浪,淮儿,既总要辜负一人,合该为自己前途和沈氏一族考量,别忘了自己的责任。”
沈淮整个人僵在原地,袖中手反复收握,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沈老夫人继续道,“你苦读十几年,前途和一个女子,你当分的清主次轻重,况且,你当真忍心苏姑娘为你而死吗?”
“别忘了,还有你爹的那档子事儿,诸事加身,你想沈家倾塌吗?”
……
沈淮失魂落魄的走出博寿堂,抬头看了眼蔚蓝的天,阳光很好,刺的他眼睛微疼。
“大爷。”胡安小心翼翼开口,“管家来催了,一切都准备妥当,就等大爷了。”
沈淮没有开口,踱步往前走去,走出一段距离后,又倏然顿住脚步回身,看向了书香园的方向。
“她今日……没有来找我吗?”
胡安摇了摇头。
沈淮微微闭眼,府中如此热闹,若在以前,她一定早就跑来寻他兴师问罪了,如今却连面都不露,是早就知晓局势,对他失望了吧。
他抬腿,往书香园走去。
“大爷,时辰不早了,该去苏家了。”胡安低声提醒,沈淮只得顿住了脚步。
短暂的沉默之后,他说道,“你派人去书香园一趟,告诉她,等我回来,一定会给她一个交代的。”
“是。”
胡安朝书香园的方向看了一眼,迅速跟上了沈淮的脚步。
府门口,存着心事儿的沈淮却与一个踉踉跄跄,满身酒气的男子撞了一个满怀。
沈钰抬起头,醉意朦胧的脸展开一抹笑,“大哥啊,这么多系着大红花的箱子,是干什么去啊?”
沈淮皱着眉,眼中是嫌弃,没有回答,胡安道,“回二爷,今日是大爷和苏家文定的日子。”
沈钰短暂愣了一下,旋即挑眉,“如此仓促。”
“你看看自己像什么样子。”沈淮冷声呵斥,“大清早就将自己喝成了这个样子,是又去了哪个楼里彻夜未归,柳姨娘也不知管管你。”
沈钰面皮滞了一瞬, 旋即笑开,“我什么德行,大哥还不知晓,咱们沈家有大哥一个就够了,我啊,就只负责吃喝玩乐。”
他伸手拍了拍沈淮的肩膀,“时辰不早了,大哥别耽误了,赶紧去吧。”
沈淮一把拍掉了沈钰的手,冷着脸继续往外走去。
“大哥放心,我偷摸的,不会辱了沈家门楣,让人耻笑的。”沈钰的声音远远传来。
沈淮上了马车,又掀开车帘吩咐胡安,“二爷的事儿,派人知会祖母一声。”
昨晚刚交代了这个节骨眼上不可节外生枝,沈钰却像是没听见一样,既然柳姨娘管不住,那就让祖母来管。
下定的队伍排成长队,有条不紊的离开了沈府,鞭炮不断的在耳边炸响。
进了门的沈钰突然顿住脚步,回头朝缓缓离去的马车看了一眼,一侧唇角勾起,扬着讥嘲的笑。
一个要靠家中给主考官送礼的才子,才真是令人耻笑。
“二爷,您没事吧。”
小厮轻唤了几声,沈钰双眼一闭,趁机往地上滑去,那小厮吓了一跳,赶忙唤人来帮忙,将沈钰给抬了回去。
沈老夫人很快就得知了消息,派人去寻沈钰,但人喝的烂醉,怎么都叫不醒。
柳姨娘百般赔不是,沈老夫人就是生气也无可奈何,只能下令让沈钰禁足。
“姑娘,下定的队伍已经走了。”叶承低声禀报。
姜书懒散的倚靠在躺椅中翻书,闻言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若是主院来人,就说我不舒服,今日谁也不见。”
若是不出意外,主院那位应是要坐不住了的。
沈夫人确实焦心不已,可有了昨晚沈家主的提前告知,心里多少已经有了准备。
一旁的刘婆子突然说道,“夫人,大爷和苏姑娘的婚事儿已成定局,苏姑娘又素来不喜姑娘,她会同意大爷纳姑娘为妾吗?”
沈夫人闻言皱了皱眉。
“再怎么说,我也是她名义上的婆母,纳一房妾而已,还容不得她不答应。”
…“可…新婚就纳妾,苏家那边好交代吗?还有老夫人,若是不允,难不成让姑娘再等一年?”
新婚夫妻,在讲究些的人家,一年半载是不能纳妾的,一来脸面上不好看,二来,官宦之家联姻,也要顾及女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