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攻占第一个二百万人口大城市
无佐无佑2025-08-18 13:403,058

  如果谈及国民军的对手,所谓中央派本质就是一个大杂烩,由多支力量组成,其中之一:海军,虽说已被称为:中央派海军力量,实则只能算是被中央派收编的力量。海军力量一直为特别的存在,不管谁当政,海军一直自成体系,压根容不得其他派系控制,谁主政中央,那么海军就听谁的。

  如今海军方面对于时局有点忧心,让其与中央派共进退,只能在得胜之时,已经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实,正在这时,大风号低调到了汉口。

  大风号并非一艘简单的船只,在许多人眼中,大风号为训练舰,船上的人员确实称为国民军的第一批海军人员,每隔几个月都会更换一批人员,也算符合训练舰的标准,这让许多舰长杨远海一直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忙人,手下全是新手,小事一大堆。

  实则不算什么训练舰,而是特务舰,担当着不少任务。本质一艘输送舰,打着美籍船只的名义,四处活动,把物资输送到各根据地去,实则并没能完成几次任务,主要是给大风号补充输送的物资不容易,反而是人员输送方便一点,把人员接上船,送到合适的地方,让他们前往河西省。

  在4月初时,大风号抵达了汉口,与停泊几艘中央派海军的军舰停泊在一起,弄得中央派情报部门有点发火。

  如今战争形势变了,大风号到汉口活动,明摆着想与海军的拉上关系,可是海军压根不是情报部门能摆弄的。

  杨远海以前曾经为海军军官,自然成了一个劝客了,他在海军中尽数为校友,老同事一堆,老上司也一帮子。也因此,他邀请一些海军军官到大风号上喝酒,自然引来了一帮子人,即便不认识,也可以拉上关系,称兄道弟的。

  这帮海军军官吃饱喝足之后,大多数人都先后离开,只有两个人离下,一个称为:王中校,一个叫:李少校,都不是什么普通人员。

  王中校发现其他人都离开,对面只有一个杨远海时,笑着说道:“我们可以谈点正事了吧?”

  “我正期待着。”杨远海笑道,“希望与前辈好好聊一下。”

  “不要给我们都是贪图享乐的人,”王中校笑道,“有时只是外表了。”

  李少校接着说道,“我知道你的底细,给国民军效力。”

  “在海上混,什么也瞒不过前辈们,”杨远海笑道,“没有揭穿我,先谢了!”

  “你早引起中央派情报机构的注意,可惜硬是没招,挂着外国旗,不能随便查。”李少校说道,“高明了!”

  王中校在这时打断道,“你不会没事跑来找大家喝酒吧,到底想干什么呢?”

  杨远海不打算再隐瞒下去,于是说了实话:“我奉命来劝说海军保持中立,说白了就是劝客!”

  王中校没有意外,反而笑了。“要在江北进行作战,只有一点小船的国民军碰上我们会头痛了。”

  “为什么要打来打去呢?”杨远海反问道,更进一步劝说道,“国民军对你们并没有敌情,没必要非与中央派混到底。”

  “你想策反大家吗?”

  “为什么不呢?”杨远海继续道,“不管谁上台执掌中央,都需要一支海军,国民军想自己搞海军太难了,到底要靠谁,还不明白吗?”

  这下子,对方的两个家伙都笑了,他们认可杨远海的观点,海军是技术性兵种,全国几乎所有的海军人才都集中到海军手中,那么不管谁执政,他们都不可能被抛弃还得依靠他们来搞海军。

  这时杨远海又补充道,“国民军谋求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属于干实事的人,如今连空军都搞起来,也一定会建一支大海军,那么海军发展空间广大,中央派比不了。”

  这话才是真正打动人的,如今海军与中央派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双方在许多问题上都有争端,改换门庭对于海军来说不算难事,只是缺少一个门路,也因此这次会谈以最为乐观的方式谈成了,表面上是达成了一个双方停火的协议,实则是海军不打算插手即将开始的大战了。

  当海军保证不会插手的消息传来之后,蓄势已久的一场大战也随之爆发,国民军4个兵团全力发动了进攻,直到4月10日的时候,在双方交战数天之后,中央派才真正意识到国民军的真正意图目标:汉口。

  这时,中央派成功判定对手的主要意图太晚了,以第15军团为主力的10万大军已经对汉口发起了向心突击,汉口及其周边的守军不到15万。

  更糟的是,在4月11日夜上,在海军突然放水了,针对汉江方向上的警戒线上,没有任何舰艇。以大风号为首的国民军船队突然顺汉而下,直接在守军背后发起了登陆,虽说送上岸的兵力不多,只有一个团,还没有什么重武器,但是在城内的守军也没有多少兵力,等到天亮时,有关消息引发了守军的崩溃,本来负责守城的一个师战场起义,引发整个战线的混乱。

  4月12日,国民军攻入汉口,虽说尚没有渡过长江,攻入长江南岸地区,但是中央派的部队已经溃败了,留在江北部队歼灭达到7万以上,处于崩盘的状态。随后国民军又成功渡过长江,扩展胜利。

  由此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第4兵团也借机发动了攻势,与第3兵团合作,河南搞起了打通交通线的战役,战役并不大,但是两个兵团间的陆上交通打开了,也切断了南北铁路,以至于中央派无法进行兵力的调动了。

  最终中央派陷入了兵力捉襟见肘的地步,总兵力仍不少,但是能用的兵力有限,压根无法挽回危局了!

  直到4月15日时,有关汉口战役取胜的消息才传到了李家镇,当时周冰怡正在看报告,到老梁一脸笑的把电报送过来时,她没有意识到什么大消息。

  她只是看了一下电报,提及攻占汉口,没感觉有什么大事,只是老梁的表情让她犯了疑,于是问道:“这个消息特别有影响力吗?”

  “你以为只是一个小消息吗?”老梁笑道,“有点没查资料吧。”

  周冰怡一听,有点意思,追问道:“具体怎么回事?”

  “异时空的汉口相当现代时空的武汉,又有不同,为一座拥有200万人口的大城市。”老梁解说道,“拥有上千家工业企业,不少是知名企业,这次战役发动突然性,胜利快速,敌人压根没来得及将工厂等搬走,等同于获得了一个工业基地。”

  这下子,周冰怡才意识到这个胜利的价值,一座200万人口的大城市,没有什么更好的消息了。

  老梁又继续等,“还有一个好消息,第18军团开始出击,已经迫近洛阳了,河南的局面也将完全改观了。”

  “杨诗山终于撕下伪装,”周冰怡笑道,可是转念一想,又失望地说道,“出海大通道也断了吧?”以前不急着让第17军团公开转阵营,主要是维护对外的联系,以保证外部物资的输入,如今中央派必定要进行封锁,对外交通必定中断的。

  “不一定。”老梁说道,“受阻只是暂时的,只要河南局势大变,那么交通线完全可以重开的。”

  ……

  很快事实就证明,周冰怡低估了,攻占汉口造成的影响,这次收获太大了,仅一个汉阳兵工厂就是一家拥有3万名员工的大型军工企业,还有其他一些企业。仅撤收企业就够忙了。

  如今的问题是,不仅要管理一座大型城市,还要控制一大片的新解放区,后果就是一系列的影响,首先要调动干部去接管,第2兵团明摆着没啥干部,为此第3兵团成了抽调的重点了。

  “真够狠的。”李水田感叹道,“已经给我们下任务了。”说着,又拿出一份电报,并解说道,“第3兵团要抽调3000名干部给第2兵团,去接管新解放区。让我们抽调至少500人。”

  “什么?”周冰怡不敢相信地叫道,“被抽调这么多吗?”

  “是的,以后还会更多,”李水田说道,“现在各地方都缺少干部,我们也许是干部唯一的富余的地方!”

  周冰怡想了一下,感觉这话没错,三县区历史不短,前后有十年时间,一直处于相当稳定的状态,他们也一样注意培养干部,还有专门的干部培养的自治学校,先后培养起大批的干部,涉及几乎拥有类型。以前也没少对外输出各类干部,这次抽调完全不算意外。

  “没啥大事吧,一直在抽调干部。”她自信地说道,“今年仅自治学校就可以毕业大约400人,还有其他学校,各类培训班,也少说400人。抽调500人,不算难了。”

  “你想的美,”李水田说道,“这只是开始,再抽调几批还有人吗?”

  这话让周冰怡有点犯难,现在应对轻松,属于提前搞了突击培训,储备了一批后备干部,否则也没有那么多人,如果再抽调500人,那么就可能捉襟见肘。

继续阅读:第351章 大规模抽调干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这个买办不是人当的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