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入国破民苦
章总2024-11-29 10:022,106

“比如朱元璋就曾经把贪污超过六十两的贪官处以斩首、剥皮萱草之刑,即砍头之后,再剥皮,用皮包上草秸,放在衙门口旁边土地庙外或公座之旁,用以警示。

这种官管官的办法,严是严了,可并未真正的管好。就拿政治比较清明的前唐朝来说,在懿宗时,大臣刘允章上书指出,‘官有八入’‘国有九破’‘民有八苦’。

‘官有八入’:即当官的八项主要收入中,包括用钱买官、虚衔入仕、改伪为真、媚道求进、无功受赏等贪污受贿的收入。

‘国有九破’,其中有四处属于吏治。

‘民有八苦’,其中属于吏治的有五条。

结果是民有八苦而无一乐,国有九破而无一成,独独官有八入而无一出。

在那个社会里,皇帝也是高高在上的,直接管制百姓的是官,老百姓直接受害的也来自于官,这种以腐摆为主要特征的‘官害’由于官官之间利益相互渗透交叉,光靠管的自我监督是难以得到根本解决的。

到头来,只能像当时的民谣里所说,‘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又如何?’

官逼民反,如果‘官害’真能得到遏制,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肯定会少很多。这也告诉我们,古代政致家也曾试图找到一条走出吏治危机的道路,可惜他们提供了以官治官的路子,并没把路走通。”我侃侃而谈。

谢青莹都听得晕头转向了起来,大概,什么官有八入、国有九破、民有八苦,她从来都没听说过,也万万没有想到过,我能记得这么多东西,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啊?明明跟她差不多的年纪,还比她小四岁呢,居然懂得这么多?

杜建丰也笑了,眼神更加欣赏了起来,“不错,不错,博闻强记,看起来是熟悉读过史书的,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好,接着说下去,我在听。唔,刚才你引经据典,说的也只是官管官的问题,如何真正将干部变成金鱼,使百姓真正拥有知情权,你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我倒是有些期待呢。”

“确实是这样,枢记,之所以说前面那么多,也是想引出我下面想说的话。那么到了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将如何?

应该说我们面临的形式更为复杂,任务也更加艰巨。腐摆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通病,尤其是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机制不少已经失灵,新的机制又有待于形成完善,作为大背景的市场经济体制,它的一些特性、特怔往往是双刃剑,正负效应同时存在,它对不同的人可以产生不同影响。

例如它的等价性、重利性、竞争性、甘冒风险性,如失去必要的理性制约,得到错误延伸,很难说清它对我们官员、干部究竟产生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社会上对于我们的干部关系,有过这样的流传,‘上级对下级哄着,下级对上级捧着,同级之间包着,出了问题捂着’……”我就继续说道。

杜建丰听得眉头耸动,十分认真,谢青莹也听得有些入迷了,两个大眼睛闪闪发亮地盯着我。

“也有人说现在形成了新的三大作风,‘理论理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

有些领导干部一把手,处于无人管理、无人教育的自由人状态,他们官越大,权越重,身份越来越高,约束越来越少,权力在加码,私心和私欲也在膨胀。有一些人‘膨胀’得完全走形,连他们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了。就算是八项规定和反四风进行得如火如荼,但不收敛不收手的依旧大有人在!

面对这样的形势,完成或主要依靠官管官的模式来解决反腐问题,走通在古代没有走通的路,恐怕不行,同时,现在我们党内监督的纪监委,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官管官的方式,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或许短期内能收到效果,但从长效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抱歉,枢记,冒犯到您了……”

说到这里,我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杜建丰一眼,没敢再接着往下说,毕竟,这句话多少有些不敬了,人家杜建丰可是龙云省纪监委枢记啊,正管这一块的业务,我也是说得兴奋起来了,这不是拿脑袋往刀口上撞么?

我心下间有些暗暗恼恨自己,他喵的,刚才说得有些兴奋了,结果顺嘴就溜达出来了。

而旁边的谢青莹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意思是,嘴没个把门儿的。

“没关系,只是讨论而已,又不是刻意攻击,我还没那么小气。”

杜建丰摆摆手一笑,随后又道,“那按照你说的,官管官行不通,又倒底应该怎么办呢?”他盯着我,态度已经完全认真了起来。

如果说刚才只是无意间的思索,随便的一个考校而已,那现在,他倒是真的想听听我的意见了。

“好的枢记!”我松了口气,既然如此,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说下去了,“事到如今,我们不断重拳出击,治吏治官,但出路何在?就我个人思考而言,恐怕最后还要要逐步靠拢以‘民’监官、管官的思路,创造条件让‘民’走上管官的位置,至少参与对官的管理和监督!其实在很久以前就产生过这样的争论,官与百姓之间倒底谁怕谁?

从表象上看是百姓怕官,但归根结底恐怕还是官怕百姓更多一些。因为很多事情一旦捅到老百姓那里,让老百姓真正知情了,官也就没辙了,这就叫做公开性。所以凡是干坏事,包括贪腐分子干的事,都怕曝光,习惯于暗箱操作。

据说秦桧夫妇密谋陷害岳飞的时候就在夜间东窗灯下,后来真相大白于天下,阴谋败露了,叫做‘东窗事发’。这个成语一直沿用到现在,为什么他们要密谋于东窗?因为他们所干的事情见不得人,见不得阳光。而最广大也最有威力的基层公众,就是他们最怕见的人,也是最有杀伤力的阳光。

所以过去才有统治阶层不开民智、愚民政策,也有统治阶层发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样的叹息……”

继续阅读: 想来我们这里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官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