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家新搬来的大户人家姓李,只有一子一女,人口比较少,所以特别在意这两个孩子。
本来这李家的公子生下来就有些羸弱,谁知道在搬家的途中居然还感染了风寒,从此一病不起。
眼看着那李公子的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找了许多大夫都不见效果,所以就想到了娶亲冲喜的事。所以就拜托了镇上的所有媒婆为他家公子寻找合适的女子。
这找来找去啊,居然发现任珂的生辰八字居然是最合适的,而且现在她瘦下来了,看着也算清秀,所以这李家就急着找任珂问问情况。
看着任珂沉思着没有说话,王媒婆忍不住劝了几句:“这一次那李家公子我是见过的,模样十分俊俏,比柳秀才还要更甚一筹,而且才学能耐,也是一顶一的。要不是现在身子骨不行了,急着找一个合适的人冲喜,恐怕这镇上的女子都踏破了李家的门。何况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如今也只有你一个人的生辰八字最适合,所以才会来找你,这样好的条件,你还犹豫什么?”
任珂听完王媒婆的话,就已经确定了这李家就是那个因为自己太过优秀而被女主嫉妒赶出京城的女配了。
只是看着王媒婆痛心疾首的样子,有些疑惑的问:“我答不答应好像是我自己的事吧?怎么婶儿你比我还在意?难道这李家给你的媒婆金尤其丰盛?”
王媒婆被任珂戳破了心里的想法,愣了一下,也收回了脸上的笑意看着任珂说道:“就算是又怎么样?要不然这李家非要找一个生辰八字还有身体健康都合适的你,我还还不愿意来你这里呢?”
“莫非,婶儿也想将你家娇娇嫁进这李家?”
如果这李家公子当真像王媒婆说的那样优秀的话,确实也有这个可能。只是这李公子突然染上风寒,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试问一个家底深厚的大户人家,要出远门的话怎么会不做好万全之策?尤其这李公子从小就身体羸弱,这李家应该更加注意他的身体才是,怎么可能会在路上就让他感染了风寒?
何况一个小小的风寒而已,根本不足以取人性命,就算真的有这种可能,也只是说的是那些穷人家。
像李家这种大户人家是不可能感染风寒就只能等死的,还找过所有的大夫去医治都没用,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那就是这李公子的病,并不是真的风寒。
联想到王媒婆说的这李公子容貌出色,又有才学,任珂就想到了要收集美男的女主。暗自猜测着该不会是女主看上了这李家公子,所以引来女主后宫男人吃醋然后下手了吧?
这样的例子又不是没有,像原剧情里,柳文言不就是这样的理由而被弄死的吗?
想到这里,任珂便决定去拜访一下这李家,不过嫁给这李公子冲喜吧,就不可能了。
别说有原主想要嫁给柳文言的心愿在,就算没有,任珂也不会这么大公无私的奉献自己去给一个陌生人冲喜,哪怕会有可能救他一命,也不会同意的。
但如果这李公子真的不是感染风寒一病不起的话,她可以考虑一下救治这个李公子,当然用的办法,却不是直接给对方医治了,而是利用其他委婉的办法来进行。
考虑所有的情况之后,任珂就已经有了注意,当即对着王媒婆哄了起来:“婶儿你看你说的话,好歹也是我的终生大事不是?所以我多考虑一下也正常吧?所以我想去看看这李家之后再做决定,不知道可不可以?”
“可以是可以,不过我就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了。”
王媒婆看任珂一副有了兴趣的样子,表情冷淡地扭开了头。
一看这个样子,任珂就知道这王媒婆是等着她拿出一点“诚意”才愿意带她去李家看看。
她笑着掏出几个铜板放在王媒婆的手里,却看见王媒婆没有反应,当即就知道这是嫌她给的少呢!
任珂心里骂了一声王媒婆贪心,又从怀里摸出十几个铜板放在王媒婆的手里,这时候,王媒婆才有了反应。
“好吧,看在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我就尽管试着给这李家说一声,不过我看你啊,还是好好打扮一下才行。”
任珂看了看自己这身打扮,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不过王媒婆的话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毕竟人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所以她打扮一下也不会让人给看轻。
看来这王媒婆是铁了心要说成这门亲事啊!要不然她肯定懒得提醒任珂要注意打扮,说觉得任珂越是丢人,她就越高兴呢?
任珂将王媒婆的心思猜得十分正确。若是其他人家的话,王媒婆确实巴不得任珂越丢人越好。只是这一次的李家,是个大户人家,而且事情也十分紧急。
那李公子就等着这一次成亲来冲喜,若是因为她故意想看任珂丢人而不管的话,那么李公子一死,李家就肯定会认为是她的责任,到时候追究起来,谁也保不住她!
这也是王媒婆活到现在练出来的眼力,而且这一单生意要是成了,她就可以得到一百两的媒婆金,她傻了才会破坏这门亲事呢!
所以不管王媒婆多讨厌任珂,这一次都得尽心帮助她。虽然无论任珂是个什么样的人,那李家都会娶她,但是能够让两方都满意的情况之下何必都要得罪呢?再说王媒婆也不想砸了自己的生意。
“不管怎么样,等一会儿到了李家,你可不要乱说话,能表现多好就多好,能不能成就看你自己了。”
王媒婆看着身旁仔细打扮过的任珂,有些满意的点点头,不过还是又多说了几句,提醒任珂注意身份。
任珂随意的点点头,就随着王媒婆走进了李家的大门,一进去,那等级森严,还有规矩的下人,以及周围精致低调的装饰,都无一不让任珂和王媒婆感叹。
只是这两个人感叹的方向,却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