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芸跟叶洪波拉了五千斤麦麸回来,就赚了个吆喝!
他们费了一夜的力一趟趟把麦麸拉回来,走了一脚血泡。
现在往出卖麦麸,虽然不至于那么赶,可也是煎熬啊。
人家都觉得面粉厂的麦麸好,朱芸跟叶洪波的麦麸是一样的价钱,别人都不愿意买。
先前叶岁岁家卖麦麸卖得快,那是没啥对比,她家态度比供销社好得多,别人自然喜欢在叶岁岁家买麦麸。
但现在阮记粮油店挂上第三面粉厂直营点的牌子,人家就认这招牌了。
每遇到一个顾客,朱芸感觉自己要把嘴皮子给说破了。
可就算是这样,在集上守一天,能卖出去两袋麦麸就不错。
这样下去,他们拉回来的五千斤麦麸不得卖一个月?
朱芸跟叶洪波都嫌累,在摊子上的时候就站不住,俩人想坐麦麸上,被朱进山一眼瞪过来,“你们坐在麦麸上,谁还愿意买?”
站了一天,朱芸跟叶洪波都感觉自己两腿发直,拉过来的四袋麦麸还剩两袋。
朱进山看着他们,也是叹息,俩人都是吃不得半点苦的啊!
就这样的,别说做生意,就算是地里的活,他们也干不好。
朱芸跟叶洪波也算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
他们这两个老的不指望他俩养,可叶永平跟叶永安呢?不得指望他们养?
朱进山一边在心里叹气,一边想着非得把叶洪波跟朱芸身上这些臭毛病给改了不行。
不到下午,朱进山就跟老伴说,让她回家,他估计自己还得在朱芸家呆挺长一段时间,他们家里也养着一头猪,不能没人照管。
朱进山则是留下来,他决定每天都监督着叶洪波跟朱芸。
事实当然比想的难很多,叶洪波跟朱芸第一天就大呼要被累死了,第二天早上这俩人干脆不起床。
朱进山能咋办?女儿孩子都十几岁了,让他还去拍着门叫她起床?
女婿更不能喊,他当人家老丈人的,没这个立场。
两个小外孙倒是起了床,朱进山问他们,“你们爸妈平常都这样?”
叶永平跟叶永安对视,他们没敢回答朱进山的问题。
朱进山还有啥不明白的?他换个方法问,“你俩每天早饭咋办?”
“拿个玉米面饼子路上吃,多拿的这个是中午饭。”朱永平把自己的两个玉米面饼子拿给姥爷看。
朱进山看了,眼里都含上了泪,他觉得好吃懒做这个词都已经不足已形容自己的女儿!
朱芸这样,叶永波也这样,这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姥爷给你们做点糊糊,再给你俩炒两个鸡蛋就着饼子吃。”朱进山抹了一把眼睛,领俩孩子去灶房。
“你俩也大了,往后吃饭不能这么对付,永安给你哥烧火,永平,你做点糊糊,要是有菜就炒点菜,得照顾好弟弟,知道吗?”朱进山一边给做饭,一边嘱咐弟兄两个。
不能让这俩孩子跟他们的懒蛋爹妈学!
朱进山看着两个孩子吃了饭,才让他们去上学。
又等了好久,都日上三竿了,叶洪波跟朱芸才从床上爬起来。
“起来了就拉着麦麸去集上。”朱进山冷着个脸说。
朱芸跟叶洪波也是对付惯了,他俩拿上几个玉米面饼子,拉了架子车就走。
车上还是昨天卖剩的那两袋麦麸。
“再装两袋!”朱进山冷着脸说。
叶洪波抿起唇,朱芸开口,“昨天拉那么多,不是又给拉回来了吗?”
“那你就认定今天只能卖两袋?还是说多卖的钱不装你腰包?”朱进山怼回去。
朱芸没话说,叶洪波出来打圆场,“就再装两袋,听爸的。”
朱芸撅着嘴,跟叶洪波把两袋麦麸装上车,一人推车一人拉,一起往镇上走。
这一天的情形跟前一天没啥差别,等到半下午,才卖掉一袋。
朱芸小声嘟囔,“今天能再卖一袋就烧高香了,多拉这两袋简直是白出力气!”
朱进山什么也不说,就陪着在一边等买家,顺带看着朱芸跟叶洪波。
朱进山已经下了决定,不看着朱芸跟叶洪波把那堆麦麸卖完,他就不走!
--
转眼到周末,阮启明跟阮文静又该来店里帮忙了。
阮文静特别喜欢来店里,其实店里也不咋忙,阮思娇还能给阮文静看些题,或者帮她学学英语。
今年过完年老师突然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还说今年不论报考科系,英语成记都要记入高考。
当然,不是记100分,而是用英语成绩乘以0.3,这样得出的成绩再记入高考。总之就相当于英语三十分。
可学习英语有多难?距离高考就剩半年的时间,有这个功夫还不如把需要突击背诵的科目好好背一下。
大多数考生都是放弃了今年的英语成绩的,自己考不好,别人也考不好,有也等于没有。
可明年不一样,老师说明年的英语分数全部记入高考。
100分还有人敢放弃?
何况从今年过完年开学宣布,到明年高考,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呢。
你不学?人家学着呢。就算往少了说,人家英语比你高五十分,这还能有活路?
阮文静也是从年后开始突击英语,奈何学校老师也是寒假的时候去省城临时培训的,比学生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老师不会英语,可阮思娇会呀,阮文静要是发音错了,阮思娇还能给她纠正。
可大家都不会英语,阮思娇又是怎么会的呢?
阮文静把自己的疑问问出来的时候,阮思娇嘿嘿一笑,“我跟顾沉舟学了音标。”
学肯定是学了,不过是在阮思娇本来就会的基础上,她只听顾沉舟把音标读一遍,就全“记住”了。
阮文静不知道音标是什么,这个阮思娇更好解释。
“就像汉语的拼音,你学会所有的声母、韵母,会拼读方法,任意写一个汉字的拼音你都能把这个字拼出来。英语也是一样,只要会音标,任何配有音标的单词你都能拼出来。”阮思娇这样解释。
因为高考要考英语,学校今年开始发英语书,阮思娇把英语书拿出来,翻到后面单词部分让阮文静看,果然每个单词后面都有个音标。
阮思娇指着每一个音告诉阮文静怎么读,后面再遇到就问她。
看了两个单元的单词,再往后的单词阮文静竟然也能拼读出几个!
“怪不得所有的单词你都会读!”阮文静感叹。
阮思娇一笑,“会读才是第一步,必须背会这些单词怎么拼写的,考试的时候卷子上的单词可不会给配音标。而且你得把它的中文意思记住。”
阮文静点头,这对她来说就像是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听阮思娇流利的读英语课文,阮文静听得特别陶醉。
她在想,如果有一天她也能这样流利的读英语课文,该有多好?
不过阮文静知道人不能好高骛远,想要学好一门课,就跟盖房子一样,必须地基扎实,上层建筑才能坚固。
英语这门课的地基就是单词,而学好音标,显然对学习单词有很大帮助。
其实除了用音标来拼读单词,还有一种方法叫自然拼读法,但这种方法连顾沉舟都不会,阮思娇觉得她还是不要这么直白的告诉阮文静,就在日常的学习中慢慢告诉阮文静就好。
阮文静要是问,她就说是自己在学习中总结的呗。
阮文静决定要开始好好学音标,阮思娇就把所有的音标全都写下来,一个一个教阮文静。
两人正学着,阮广辉突然从前面过来,“文静,你二哥怎么还没来?”
阮文静也诧异,“他还没来?”
“你二哥都跟你怎么说的?”阮广辉问。
“我二哥说让我先过来,他随后就到。”阮文静实话实说。
阮广辉气得皱眉,“随后”这两个字,等于一上午吗?
马上就要吃午饭了,阮广辉本来说今天回家陪二老一起吃午饭,顺便把自己又得到一个铁饭碗的消息告诉他们,让二老也高兴一下。
他连礼物都买好了!
阮启明倒好,到现在都还没到店里来!
“小叔,要不你先回去吧,我去店里看着。”阮文静说。
阮思娇也站起来,“还是我去前面看着,二姐你给我们做午饭。”
阮文静卖东西不如阮思娇嘴皮子利索,她同意阮思娇的说法。
阮广辉气哼哼的往外走,一边说阮启明实在太不靠谱!
阮思娇却突然眼睛一转,她怎么觉得她二哥有问题?
上上周末阮思娇发现阮启明走神、脸红,一个人坐在后院发呆,就连阮思娇从他身边走过阮启明都没发觉。
上周末阮启明竟然借口说自己厂里有事,没来店里。
这周五阮文静下午放学去了趟医院,从何翠那问出厂里现在周末不加班。
阮启明没办法,只能答应来店里,却磨蹭到中午都还没来。
她二哥是不是有点太奇怪了?
之前阮思娇怀疑阮启明是不是对谁动了心,想想在他跑回后院之前,是在店里卖鸡蛋糕的,当时阮思娇还以为是跟哪个买鸡蛋糕的顾客看对了眼。
可现在看阮启明这么躲着的劲儿,莫不是这人在他们店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