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感觉已经走上人生巅峰
苏如烟2021-09-18 16:043,090

  等到赵之栋好不容易解决了猪仔问题,后面会有更多问题等着他。

  他学的是阮庆祥的方法,可阮庆祥那种家里有富余劳动力的,也只能勉强打到十头小猪的猪草。

  越往后,猪吃的越多,阮庆祥家的劳动力也有吃不消的时候,更别说赵之栋按这种方法搞百头以上的大规模养猪场了。

  没有技术支持,赵之栋只学个皮毛,就要搞大动作,往后他要遇到的问题肯定是多如牛毛。

  任何一个问题拿出来,都会让赵之栋焦头烂额。

  当然,赵之栋焦头烂额,石彬就会心里舒坦。

  不是他不替养殖户揪心,石彬单纯就是想看赵之栋的笑话!

  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十里铺,阮思娇跟叶岁岁一起坐在店里的后院,两人在讨论未来。

  仅仅局限于目前的规模吗?

  当然不可能。

  邵春明的免费养殖课依然在讲,就连市里的傅伟也过来了。

  养殖户越来越多,上十头规模的养殖户越来越之,邵春明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

  傅伟还把市里另一全专家带过来,三人齐力,帮助把九华县的养殖事业搞得如火如荼。

  阮思娇要做的,就是卖饲料跟兽药。

  现在饲料的销售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最开始的时候,饲料店一天只能卖十几袋成猪料,现在光小猪料一天也能卖几百袋。

  那些最早开始扩大养殖的,家里的小猪已经超过六十日龄,小猪料过度为成猪料。

  像阮庆祥家那样富余劳动力比较多的人家是少数,大多数人都选择另外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暂时要花多点钱,但买回来满月的猪仔,自己再喂五个月猪就能出栏了啊。

  猪能出栏就能卖到钱,养猪规模就能扩大,就能赚更多的钱!

  阮思娇店里的成猪料,一天能卖掉五六百袋!

  饲料厂几乎是三天就要给阮思娇发一车货。

  运输队本来就承担着运输的责任,队里干脆把这一块交给顾沉舟。

  顾沉舟现在的工作就是专门给饲料店、粮油店送货。

  自从阮思娇在学校搞起自然拼读法,陆安年更加关注十里铺。

  十里铺是整个九华县的试点,十里铺经济搞得如火如荼,陆安年也就有了新的想法。

  现在整个九华县都已经全面开放,但别的乡镇、包括九华县城的经济都被十里铺远远超过。

  是时候给十里铺再造一拨势,用十里铺的成就来带动整个九华县。

  于是,县委召开会议,会议的内容就是围绕两个字:夸富!

  怎么夸呢?

  从别的先搞经济改革的地方学来的经验,在全县范围内竖立万元户的典型。

  在这个职工只能拿不到五十块工资的时代,一万块得是一个职工一辈子的收入了。

  所以万元户这个概念,足够刺激。

  在足够的刺激下,才能促使大家开动脑筋,让自己富起来嘛。

  陆安年提出这个夸富的想法,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像十里铺这要的,轻易就能拿出几个万元户。

  而别的乡镇,想要凑出一个万元户?

  那也是难!

  于是,各想其招。

  比如谁家搞起一点事业的,就把人家的房产、事业、甚至家里的锅碗瓢盆都给算上,怎么也得凑出一个万元户吧?

  搞起养殖的,不是才养起十头猪?

  那就鼓励鼓励,让他们再买十头小猪仔,实在不行乡里给解决一点困难,让银行贷点款出来也是可以的嘛。

  二十头猪的话,将来养大也能卖个七千块钱了。

  再加上家里的房子,地里即将收获的玉米,这些都算上,勉强也凑出个万元户来。

  十里铺这边就简单多了,阮思娇毫无疑问,肯定算一个。

  就连阮广辉,三个月来也从鸡蛋糕店分到超过一万的钱。

  叶岁岁家的小吃店,三个月赚了两万多块,她不用跟任何人分这笔钱,反而还能从饲料店和粮油店分到不少。

  除了这三个人,十里铺那些搞小吃摊的、倒卖衣服的,最早一批开始做小生意的人也干了差不多三个月。

  三个月他们虽然不一定能赚够一万块钱,但谁家还没个房子、谁家地里还没有种玉米呢?

  这些都算上,能凑出的万元户肯定更多。

  还有那些搞养殖的,要说上十头规模的养猪场,十里铺肯定比别的乡镇多的多。

  但十里铺会这样搞拼凑吗?

  当然不用,他们可以轻松就能拿出三个真正的万元户!

  饲料店究竟能赚多少钱呢?

  以现在饲料店的进帐来说,每天卖掉五百袋五十斤装的小猪料、五百袋五十斤装的成猪料,完全没有问题。

  小猪料每袋赚三块,成猪料每袋赚两块,饲料店每天进帐两千五成块那是妥妥的。

  这速度,四天就能造就一个万元户!

  夸富大会要举行,镇长得到消息就跑来通知阮思娇和叶岁岁,阮广辉他当然也不放过。

  这会儿夸富大会还有几天,阮思娇跟叶岁岁就在研究,她们下一步要做什么。

  “我觉得我们可以办一个饲料厂。”阮思娇说。

  依着他们现在的销量,饲料厂隔一天就得给他们发一车货,运输也是需要成本的。

  如果能在本地办起一个饲料厂,这笔运输费就能省下来。

  省下来的当然都是赚的。

  现在养殖业发展的越来越好,饲料店里的销量也在节节攀升。

  销售终端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什么不自己办起一家饲料厂?

  叶岁岁考虑了一下,提出一个问题,“工人好招,原料也好弄,饲料的配比怎么办?”

  阮思娇神秘一笑,“这个我有办法。”

  阮思娇当然有办法啊,她有代购网呢。

  代购网上肯定不卖配方,但她可以在代购网上买书啊。

  猪饲料的配比,查一查书就能知道。

  叶岁岁是重生的,她跟阮思娇并没有明着说过这件事,但两人都是心知肚明。

  叶岁岁不知道的是,阮思娇并不是重生,她是穿书,不过穿书、重生什么的都不重要,现在叶岁岁觉得阮思娇应该还有一个宝库!

  当然,重生都发生了,有个宝库什么的,似乎也不是件难以理解的事。

  阮思娇说她能弄到猪饲料的配方,叶岁岁信她。

  “既然有配方,那就干!”叶岁岁重重点头。

  饲料店跟粮油店叶岁岁都拿分红,她一直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想退出经营,阮思娇却怎么也不同意。

  这回,叶岁岁就有用武之地了,她也明白过来,为什么阮思娇不同意两人拆伙。

  有时候合伙的生意不好做,但对于阮思娇跟叶岁岁来说,合伙更好。

  而且细数那些大公司、大集团,哪一家不是股份制?

  就连家族企业都还配股呢。

  阮思娇这段时间要忙学校的事,店里叶岁岁不就操更多的心吗?

  接下来要做饲料厂的事,叶岁岁更要比阮思娇操心多。

  这就是阮思娇不愿意拆伙的原因啊,一加一大于二,这的确是真理!

  商定好弄饲料厂,阮思娇周一就又要回学校去给老师们上课。

  接下来这一周的时间,叶岁岁除了照顾店里的生意,还要找地方,联系工人,要建起一个饲料厂,也是需要时间的。

  这时还没有钢构房,不可能几天里就把一个厂房建出来。

  到了周末,就已经是八月初,这时候是一年里最热最热的时候。

  天气热,人心更热,九华县的夸富大会开始了!

  所有被推选出来的万元户们都被集中在九华县招待所,他们要系上大红花,被县领导们牵着马,带着在整个九华县城游街。

  为了给夸富大会造势,全县所有乡镇都必须派两百以上的人集中到县城,观看夸富游街。

  当然,这根本不用下什么硬性指标,因为消息传出去,那些被选出来的万元户们的家人、亲戚、朋友、甚至是相熟的人都会跑到县城来围观。

  还有那些已经搞起自己的小事业的人,也放下手里的工作,集中到县城来。

  这都是万元户,都是他们要努力奋斗的目标啊!

  至于住在县城的人,更是要来看一看这场夸富大会。

  县委大院前面,早早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以县委大院为中心,至夸富大会游行的街道,全都挤满了人。

  这真是万人空巷!

  九华县经济大改革已经过去三个月,九华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省里、市里都派了领导过来,参加九华县的这一场夸富大会。

  临近的几个县,自然也要派干部过来,希望能从九华县学到一些经验回去。

  贺阳县?自然更要派人过来。

  贺阳县的代表团,领头的就是赵之栋。

  这几天,赵之栋可算是炙手可热,整个县里哪哪都有他的身影。

  第一批贷款已经准备就绪,消息也已经发布出去,愿意用科学养殖法开起猪场的,敢想敢干的人,都可以来农业统筹办公室。

  赵之栋可真会用人,把筛选的事情直接就交给了办公室主任石彬。

  石彬那个郁闷啊,赵之栋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动不动就敢指挥他了!

  石彬还在筛选人,贺阳县的养猪事业在选好了这批人之后,就会启动。

  贷款发放下去,盖猪盖,引进小猪仔,赵之栋觉得他已经走上人生巅峰。

  不,这才哪到哪呢?他的人生巅峰还远没有到来!

继续阅读:第203章 阮思娇要帮他搞事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八零福妻美又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