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梅直接端了一大盆切好的面皮,放在桌上。
辣椒油,蒜水,香醋,豆芽配菜,也都放在桌上。
碗不够用,还从里正家又拿了一些过来。
吃多少,自己往碗里挑多少。
当真是管饱!
桌子旁坐不下,就端着碗蹲在院子里吃。
宋里正端着面皮吸溜着,看着院子里的小鸭 子,小鸡仔,还有趴在院门口的“小狗”,满满的生活气息。
只觉得苏梅的日子越来越有了盼头。
他也安心了不少。
一大盆面皮,足有三十碗,苏梅和里正两家,吃了个干干净净。
元野也是第一次吃到如此满足,一个人就吃了三大碗!
其他人也吃的相当满足,甚至打起了饱嗝。
冯老太吃饱后有了力气,抱着三丫玩,很是爱不释手。
几个孩子也抢着和三丫玩,院子里全是欢声笑语。
宋里正随口问了句:“三丫娘,这面皮你拿去镇上,卖的多钱一碗?”
所有人都停止了玩闹,仔细听着。
苏梅也没隐瞒,说道:“七文一碗。”
里正眼睛猛地瞪大,表情要多震惊有多震惊。
其余人也同样被惊到了。
宋大山和宋二山吃的最多,都吃了三碗,掰着指头一算,竟吃出去整整21文!
再有钱的家庭,也经不住如此吃啊!
宋里正好半天才缓过神,“七文一碗的面皮,你咋能给我们这样吃,岂不是糟蹋了!哎呀,早知道该早些问问你,七文一碗,咋能让我们这么胡吃海喝,你这岂不是亏死了!”
苏梅笑着道:“不亏,这么点面皮,哪及得上里正叔您对我母女几个的照顾,孝敬您也是应该的,回头想吃了,随时都可以来吃。”
宋里正忙摆手,“不吃了不吃了,这次你就算说啥,我们都不会吃了,你还是赶紧拿去镇上卖吧!”
钱氏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问道:“三丫娘,七文一碗的面皮有人买吗?你这卖的也太贵了吧!虽然你这个挺好吃的,但卖这么贵,别自己砸了招牌!”
冯老太一巴掌呼到钱氏的后脑勺,“能不能说点中听的!这么好吃的面皮再贵也肯定有人吃,咋可能会砸招牌!”
钱氏委屈的撇撇嘴,她这不是关心三丫娘吗?
苏梅笑着解释道:“这面皮成本高,所以卖的贵些,镇上喜欢吃的人也挺多的。”
“那就好那就好,以后别做给我们吃了,我们都是一群不识货的庄稼人,咋能吃这么精贵的面皮,你还是都拿去镇上卖,能卖点钱是一点,给我们吃纯粹是糟蹋了。”
宋里正有些懊恼,早知道面皮这么贵,他咋能吃两碗?
生生吃掉了苏梅的十四文!
以后这东西,他是坚决不会再吃了!
几人又纳了会凉,唠了会嗑,里正便带着儿孙下地了。
苏梅叫住了赵氏,“赵婶子,我有个事想请你帮个忙。”
赵氏忙留下,说道:“跟我还说啥子请不请的,太见外了,你说就是。”
钱氏走得慢,听到苏梅留了赵氏,没忍住也留下凑热闹。
苏梅道:“我明天得去镇上卖面皮,大丫二丫三丫几个都得带上,家里刚买的小鸡仔小鸭 子需要人照看一下,我想让你过来帮我照看照看。”
不等赵氏点头,钱氏就抢着道:“交给我,我来给你照看,我这也没法下地,照看个鸡鸭还是可以的。”
苏梅愣了下,看向赵氏。
赵氏也没抢着干,说道:“大嫂想照看就给大嫂照看吧,我没事了也过来转一转看一看。”
苏梅本来想着,请赵氏帮忙照看鸡鸭,每天给两文工钱。
但是钱氏突然插 进来抢着干,她就不准备给工钱了。
说道:“我隔一天就要去镇上一趟,我不在的时候都需要照看,钱婶子,能行吗?”
钱氏忙不迭的点头应道:“行的行的,交给我没问题,我保证帮你把小鸡仔小鸭 子养的白白胖胖。”
苏梅便把这个事情托付给了钱氏。
以前跟钱氏处的关系不好,借此机会,似乎也稍微融洽了一些。
钱氏竟也没想着要工钱,她难得目光长远了一些。
心想着,苏氏卖面皮赚大钱了,只要她跟苏氏好,以后好处肯定少不了她。
下午,苏氏便在屋里蒸面皮。
二丫剥蒜,准备配料。
大丫和元野上山砍柴火。
南锦璃和夜云峥也跑去后山,找了块空地学武功。
元野偶尔教一下他们,大丫也会抽空拿着棍子舞几下,然后继续砍柴。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稍微凉快了一些。
村里的小孩子都跑来找三丫玩,结果没找到人,看了会小鸭 子小鸡仔,就又跑走了。
宋大壮也把编好的鸡窝送了过来。
“三丫娘,你看看这鸡窝还行吗?”
苏梅从屋里走出来,看见翠绿崭新的鸡窝,比她要求的还要好。
半人高的篱笆可以控制小鸡仔的自由活动范围,很是宽敞,篱笆后还有可以遮风挡雨的小竹屋,等小鸡仔长大了完全可以在里面下蛋。
苏梅很是惊艳,“大壮哥你手艺真是太好了,这鸡窝可真是太好看了。”
见苏梅满意,宋大壮也就放心了。
毕竟给了十个铜板呢,他得给编的好看耐用些才行。
苏梅迫不及待的把鸡窝安置好,然后把满院子乱跑的小鸡仔赶了进去。
小鸡仔也很满意自己的小窝,立刻都扑腾着翅膀跑进了竹屋,“叽叽喳喳”开心的叫个不停。
苏梅又在鸡窝里放上水,撒上一小把玉米面,和剁碎的野菜。
“三丫娘,那我就继续按照这个样子,再回去编个鸭棚。”
“大壮哥你等一下。”
苏梅进了灶房一趟,端了半碗腊肉出来。
这还是下午招待里正一家,没吃完的腊肉。
“大壮哥,你把这个端回去给几个娃儿吃。”
一看是腊肉,宋大壮便不好意思收,忙摆手道:“不行不行,这么多腊肉我哪能收,你还是留着给三丫几个吃吧!”
虽然旱年结束了,可腊肉依旧很珍贵,这么多腊肉拿去镇上,至少能卖十几文!
苏梅见宋大壮不肯收,就喊来了二丫。
“二丫,你给你大壮叔端过去,把碗拿回来。”
宋大壮见推辞不掉,既不好意思,又有些无奈,“婶子你也真是的,行行行我收,不用二丫特意跑一趟,回头我让铁柱把碗给你们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