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南锦璃没去小课堂,迫不及待的去看赏下来的土地了。
有良田,有荒地。
宋家村的地界上,土地都很贫瘠,并无一亩良田。
赏下来的良田,都靠近大河村。
南锦璃骑着旺财,绕着划分完的良田走了一圈,很是满意。
这里有娘一百亩,有她一百亩,还有村子的五百亩。
她正愁没地扩种辣椒,这不就刚好赶上了吗?
辣椒若是能种进这些良田中,产量定然还会翻一翻!
南锦璃盘算了起来,准备回村询问下里正爷爷良田的价格。
若是可以,她想全部买过来。
以及亭长赏下来的荒地。
刚进村,就听村民都在议论。
“哎呀,太好了!咱们村终于有良田了!”
“可以种稻谷了!”
“听说良田一两银子一亩,太贵了,不然我真想买两亩!”
“我就不买了,家里那些地还忙不过来呢!”
“我要去买一亩,来年就能吃到白米饭啦!”
“……”
南锦璃脚步顿了顿,暂时打消了买良田的念头。
田地乃庄稼人的根本,村民手上但凡有余钱,也会想着买田。
她就算买,也会给村子留一部分,不能断了大家的根。
她缺田地,但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
傍晚,里正将那些修堤坝的五百劳力集合起来,每人都发了修堤坝的工钱。
村中得了奖赏,也是一笔大进项。
里正心情好,每人每天给了二十文。
一晃,又是几日。
作坊地基已经打好,土坯也已晾好。
连瓦片,都已经从镇上买来运回来了。
前些日子下大雨,老吴赶马车摔了一跤,便把运货的活计全部交给了俩儿子。
他就负责在家中收柴火了。
这几日,吴大驴吴二驴每次把货物运到镇上后,便从镇上运回瓦片。
那些瓦片都堆在作坊工地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去看稀奇,羡慕的不行。
一张瓦片一文钱,这么多瓦片,至少两三百两银子……
这日,南锦璃收到了夜云峥的飞鸽传书。
她看完,小眉毛紧锁。
“娘,我想去趟寺庙。”
苏梅知道外头啥情况,不太放心,“要不等一段时间吧?听说南方瘟疫闹的厉害,溪水镇那边已经有不少人感染了,你就先别往寺庙跑了。”
南锦璃正是因为瘟疫,才想跑一趟。
小正太说,寺庙里的几位沙弥,好像出现了症状。
南锦璃便先回了信,让他多加注意,要是出院子,记得戴好面巾或口罩。
“娘,你知道那些瘟疫都有哪些症状吗?”
这几日,苏梅又去了一趟镇上,所以她知道不少有关瘟疫的消息。
“听说刚开始浑身发烫,接着就是高热,呕吐,再严重一点会抽搐……”苏梅皱着眉,也很担心,“听说抽搐过后就会吐白泡翻白眼,眼睛还没等闭上就闭气了,哎,今年真是多灾多难啊!”
那些难民还没好好安置,就出现了瘟疫……
听吴博识说,他爹病情好转后,整日忙的都没时间吃饭睡觉。
还总想让她去送饭。
她算个啥,咋能给亭长大人送饭。
不过光是听着,就知道镇上情况很严峻。
“对了,太平镇已经封锁了,南方的人从官道过不来,估计也是怕把疫病带过来了。”
南锦璃撑着下巴思索了一会,猛地从凳子上跳下去。
“娘,我去把大姐外婆菜花都喊回来,咱们赶紧多做一些口罩。”
苏梅也觉得有必要。
谁晓得那疫病会不会带到太平镇。
多做一些,给镇上帮工也拿些去。
南锦璃觉得人手不够,又把妇人长工都喊了回来。
布不够了,就直接在村子里买。
几乎把整个村子的布都买来了。
几十人坐在苏梅家前院后院,赶做了起来。
一些闲着的妇人跑来问咋回事?
南锦璃毫不犹豫道:“婶婶要来做口罩不?做一个两文钱,自备针线,布我们提供。”
那妇人一见有钱赚,赶忙就回家拿针线盒了。
一会功夫,院子外面坐的也全是妇人。
你学我,我学你的做了起来。
款式和之前剪辣椒时戴的口罩款式一样。
南锦璃还特意让娘和外婆,做一些小号的,像她这样的小孩子可以戴。
只一中午的时间,布就剩不多了。
南锦璃便拜托春花婶婶,去她娘家村子再多买一些布。
她娘家村子是杏花村。
杏花村自上次那件事后,对宋家村的人就格外好,一见宋家村的人来买布,也都愿意卖。
可南锦璃却觉得,这些粗布做成的口罩,只怕真用起来,肯定挡不住个啥。
得在这口罩的内外层,再缝一层棉布才行。
“娘,我跟二驴叔去一趟镇上,再买些布。”
“行,娘给你拿银子。”
苏梅忙起身进屋给南锦璃拿了一张二十两的银票。
南锦璃估摸着不够,回屋又从自己箱子里摸了个五十两的官银装身上,然后又拿了几个口罩,才往镇上走。
这会中午刚过,日头很大。
顶着太阳晒了没一会,额间就全是汗了。
南锦璃都不敢想象,要是瘟疫再这样发展下去,到了酷暑日,那些流民要怎么熬过去……
一到镇上,她就喊上二姐直奔布庄。
布庄伙计瞧见两个小姑娘,压根不搭理。
也就刚来的一个小伙计跑来问:“两位小姑娘,你们是想看布吗?”
南锦璃点头:“嗯,我想看看棉布。”
那小伙计愣了愣,“小姑娘,你确定要看棉布?夏天来了,不如看看市布,细布,绸布……这些都适合夏天做衣裳。”
旁边几个伙计发出冷笑声。
谁夏天了还买棉布,笑死个人!
况且棉布是所有布匹中最贵的!这俩小丫头买得起吗!
幸亏他们没接待,不然简直是浪费时间。
恰逢铺子又进了几位妇人,那些伙计就赶忙迎了上去。
南锦璃抿了抿唇,问道:“我就想买棉布,你就说你们布庄有没有吧?”
“有倒是有,就是棉布有些贵,再者做了衣裳穿上也会热……”
“我买一匹棉布,你应该有额外收入吧?”
小伙计点头。
一匹棉布三十两,他要是卖出了,就能额外拿到三吊钱,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钱了!
“那成,你告诉我,你们布庄,包括库房,一共有多少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