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长有些无奈,但为了避免闲话,还是把银票收了。
大夫又让伙计熬了药汤,端来给苏梅喝了一碗。
最后又给苏梅抓了三副药。
这才认真打量起刚刚给苏梅处理伤口的南锦璃。
“小丫头,那伤口血淋淋的,你就不害怕?”
南锦璃故意低下脑袋道:“害怕又没用,只有帮娘处理好伤口,娘才能好起来。”
大夫还从未见过,这般小的丫头,面对那样的伤口还能冷静的给处理好。
而且,她还懂怎么护住伤患的舌头。
以小看大,这真是个不一般的丫头。
“丫头,不如你当我学徒吧,我不收你学费。”
大夫想着,经常生病和受伤的女病患不在少数,可正是因为没有女大夫,那些病患宁愿生扛到死,都不愿意来他这医治。
若能有个女大夫,至少能救回来不少女病患的性命。
而这个小丫头,就十分有天赋。
南锦璃却摇头,“不了,我还要跟着娘做生意,不过大夫想要女徒弟的话,我可以帮大夫找一个。”
大夫很遗憾,也没把小丫头的话放在心上,“可惜了,咱们这镇上,真是极难发现你这样有天赋的。”
亭长也多看了几眼南锦璃,一路上她都很冷静,没哭没闹,哪怕到了医馆,也能冷静的处理好苏娘子的伤口,这丫头,着实不简单。
若这丫头是他的孩子,那该有多好……
这样的想法吓了亭长一跳,他连忙摒弃脑子里不该有的念头,对南锦璃道:“马车留给你们,我得回官府了。”
不等南锦璃说话,屏风后的苏梅就道:“亭长大人,本来就麻烦了您一路,马车我们怎么好再用,这里离我苏记帮工的院子不远,我走过去就可以了。”
亭长便不好再说什么,说了句“好生将养”,就转身走了出去。
苏梅缓缓吐出一口气,问大夫:“这些药一共多少钱?”
除了大夫给抓的三包药,还给了一包治外伤的药粉,和一大卷纱布。
伤口处还需要两天换一次药。
大夫拨了几下算盘,说道:“十三两银子。”
二丫脱口而出,“这么贵!”
“我是看在亭长大人的面上,才给你娘用了最好的药,一般人受了外伤我可不会拿金疮药,你要是嫌贵,那我给你拿便宜的药粉。”
二丫又抱紧了怀里的药,“贵就贵吧,只要娘能好起来,贵我们也买。”
“对了,那伤口应该很大吧,指不定要留疤,你们需要祛疤膏吗?”
大夫也是瞧见那丫头随便就给了亭长大人二十两银票,断定这家人不差那么几两银子,才询问了一下。
二丫想也没想就道:“要,多少钱?”
“五两。”
“……”咋都这么贵!
二丫忍着肉疼,掏出了银票,换回来的是一张小额银票,和一些碎银子。
苏梅坐着缓了缓,就往帮工院子走去。
那院子是被苏梅整套租下来的,刚好还有一间空房。
二丫一回院子就去熬药了。
南锦璃从隔壁屋抱了一床被子来,铺好让娘趴着休息了。
与此同时,官差带着人牙子头目黑熊和十八个人牙子从犯,以及四十七个小姑娘,往太平镇走来。
那些人牙子,包括黑熊在内,都被五花大绑着,并绑在了一根绳上,只有两条腿能走路。
一个两个都灰头土脸的,满脸丧气。
一路上也都有官差盯着,后面还有旺财跟着。
大丫牵着追风逐日,跟着一群小姑娘走着。
那些小姑娘走的极慢,很多都已经走不动了。
约莫是获救的信念支撑着她们,才能坚持走到太平镇。
一批官差已经把人牙子送去了官府。
一批官差还跟着这群小丫头在后面踩蚂蚁。
“我好饿,我走不动了。”
刚到太平镇,就有个四岁大的小姑娘摆烂了,坐在了地上不肯起来。
大丫便鼓励道:“已经到镇上了,再走几步,就到了我家铺子门前,我娘说了,请你们吃面皮。”
那姑娘并不知道面皮是啥,但还是咽了咽口水。
“小月,就听她的再坚持坚持吧,她救了咱,不会骗咱的。”
叫小月的姑娘爬了起来,可刚走了一步又一屁股坐下了,“我真的走不动了,呜呜呜呜,我脚好疼啊,我走不动了……”
“你们谁把她背上?”官差问。
七个官差身上,已经挂满了小丫头。
有一个官差更厉害,身上已经挂了三个丫头了。
那些都是半路走不动,哭着闹着不愿意再走的,官差只能把人背上抱上。
也有一些大姑娘,还有些体力,背上也背着年龄小的丫头。
大丫背上也有一个,早就趴在她背上睡着了。
眼瞧着已经没人能背了,大丫道:“我抱着吧。”
大丫伸手,把走不动路的小月抱到了怀里。
小月紧紧搂着她的脖子,问她:“姐姐,那个像猴子一样会飞的是你妹妹吗?”
“是呀,是我的三妹。”
“她好厉害啊,我能跟她做朋友吗?”
“当然可以,回头把你送回家,我带小妹去找你玩。”
小月忽然不说话了,伤心的哭了起来。
“咋哭了?是想家了吗?放心吧,亭长大人肯定能把你送回家的。”
小月摇摇头,“我没有家了,我爹娘被他们杀了。”
大丫一顿,心里也有些哀伤。
方才把那些人牙子抓获后,他们在后山发现了一个乱葬岗,那里全是尸体。
官差猜测,应该都是这些孩子的亲人。
“看,到我家铺子了!”
大丫忙转移小月的注意力,快步走到西街铺子前。
迎客伙计赶忙迎上来,“大小姐,你咋这么快就回来了?咦?咋这么多官差和丫头?”
“说来话长,先让她们都进去,让后厨赶紧给这些丫头们上面皮,要清淡一些,浇一点点辣椒油就够了。”
这些都是半大点的丫头,口味肯定没有大人的重。
官差也都跟了进去。
这边铺面有些小,桌凳不够坐的就坐在地上。
官差和大丫都没坐,全让给了这些丫头们。
跑堂伙计先每人上了一碗米汤。
之前天热的时候都是绿豆汤,搭配着面皮吃十分巧妙,现在天冷了,就换成了温热的米汤。
丫头们都饿坏了,被关在寨子里的时候,每天就只有两个黑馍馍。
这时候看见飘着白米的米汤,就再也忍不住,端着碗就一口干完了。
跑堂的听说这些丫头都是被人牙子拐来的,也是心疼,“慢点喝,别着急,留着点肚子吃面皮,那个才好吃扛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