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工钱的日子永远都是最振奋人心的时刻。
每个人的眼珠子都黏在那一筐铜钱上,恨不得那钱能立刻飞到自己手里。
“好多钱啊!”
“你是第一次领工钱吗?我都习惯了!”
那人嘴上说着习惯,眼睛却还是黏在那一筐铜钱上,十分激动。
苏梅走到桌边坐下,打开宋四山写给她的最终账册。
账册上是两个人的笔记,宋四山不会写的名字先空着,南锦璃再填上去。
苏梅拿起炭笔,念一个人的名字,上前一个。
“宋钱氏。”
钱氏笑嘻嘻的上前。
其余人看的非常羡慕。
“家里有人干账房就是好,名字都排在最前面。”
“急啥子,反正迟早工钱都能发到手上。”
“你不急?你挤我干啥!”
“……”
苏梅从框里拿出两吊钱,又数了四十个铜板。
“这段时间,你一共在育苗地干了十二天,除了大虎回来那日耽误了一个时辰,基本没耽误过……一个时辰便算了,一天的工钱是二十文,一共二百四十文,你拿好。”
钱氏接过铜钱,激动的同时,忍不住骂了四弟几句。
亏她还是他大嫂,她耽误一个时辰都要记上,真是个死脑筋!
后面也有人偷笑,幸亏他们没有这样的账房家人,专坑自家人。
哪知道,苏梅每叫一个,宋四山都把他们耽误的时间统计了出来。
“宋朱氏,你也在育苗地干了十二天,但你第四天吃过早饭晚到了一个时辰,第七天下午说回去方便一下,就直接没来了……你一共耽误了五个时辰,扣除一天的工钱,二百二十文,你拿好。”
朱氏一张脸羞得通红,拿上钱就低着头走了。
之后的每一个人,基本多多少少都耽误的有时间。
两个时辰内的,苏梅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超过两个时辰的,苏梅都扣了工钱。
钱氏忍不住得意起来,“我这四弟还真厉害,我都不知道这么多人都借着方便的由头躲过懒,看来我还是最能干的,苏地主,以后有啥活计都找我,我可不会像那些人一样躲懒。”
苏梅点头,只要有钱赚,钱婶子的确比任何婶子都靠得住。
一大框子铜钱,发给了几百号人,一会功夫就见底了。
先前育苗地的那些婶子,都只干了十来天。
但后面的那些劳力,很多人从上个月就在干,整地,松土,发的工钱就多了。
发完工钱,大家都还没走,也是想知道苏地主这会不会还有别的活计。
还别说,真有。
苏梅站起身道:“我准备招五十个长工,四十个男人,十个女人,按月给工钱,一个月八吊钱。”
人群瞬间沸腾了。
“八吊钱!这么多!”
“我连着干了一个月,一天都没耽误,也才六吊钱!”
“八吊钱接近一两银子了,我要干!”
“我也要干!苏地主,我是最能干的,选我!”
“选我选我,我也最能干!”
一群人激动的围上去,险些把桌子都顶翻了。
苏芊凛一巴掌拍在桌上,稳住桌子的同时,眼神凌冽的扫过去,最前面的几人吓了一大跳,赶忙推着人往后退。
“这次招长工有几个条件,大家都静下来听一听,不符合的人可以等别的活计,符合的人留下报名。”
苏梅继续说道:
“首先,我需要踏实肯干,不会耍滑躲懒的,所以刚刚扣过工钱的人我不会要。”
“其次,年龄需要在三十五岁以上,并且每家顶多只能有一人报名。”
“最后,长工顾名思义就是长期干工,一旦报了名,就得在我这长期干下去。中途可以告病假和事假,但每耽误一天会扣除二十文工钱,其余时间都不得误工,不然直接开除,以后都不会再被雇佣为长工。”
每说完一个条件,都有人黯然失色,或懊悔,或遗憾的退出人群。
最后只剩下六七十个人。
钱氏站在最前面,激动地道:“苏地主,你看我行不?刚刚你还认可我的,我可是咱们村妇人里最能干的!”
苏梅有些犹豫,倒不是担心钱氏干不好,而是担心里正家的庄稼忙不过来。
现如今,里正的四个儿子都在给她干活。
大儿子宋大山在烧木炭。
二儿子宋二山和他媳妇都在镇上当帮工。
三儿子宋三山在巡逻队当队长。
四儿子宋四山在帮她监工,记账。
家里的活计和庄稼,基本都是刚嫁进来的春花和夏荷在干。
里正也干,但最近又是选巡逻队,又是修路的,忙的不可开交,根本顾不上。
而宋大山和宋三山也会在忙完正事后,赶紧下地干活,有时候举着火把能干到半夜去。
所以这钱氏……
“苏地主,咋滴了?刚刚你不还点头了吗?难不成我又哪里说错话,得罪你了?”
钱氏表情很忐忑,生怕自己选不上。
“不是不是。”苏梅笑着道:“我倒是想收你,可你家的庄稼……”
不等苏梅说完,钱氏就摆手打断道:“哎,那不是事儿,我们晚上干也行。”
苏梅还是有些顾虑,就道:“那你先等等。”
要是满足条件的妇人很缺,那再让钱氏顶上去。
要是人够了,也就算了。
苏梅开始选起了长工,苏芊凛坐在桌旁记名字。
以前苏梅还会怕得罪人,拒绝人的时候会刻意去看那人的脸色。
现在基本没这样的顾虑了,也是当了地主和老板,就有了底气,完全不怕拒绝人得罪人。
“抱歉,你不行,你虽然每个条件都符合,但你干活有点慢,我需要干活手脚麻利的。”
那人很失望,但并未埋怨苏地主不选他,而是恼恨自己多年来养成的慢腾腾习惯,错失了这样好的机会。
最终,报名的六十八个劳力,苏梅只留了四十个最能干的。
而妇人,她选来选去,还是把能干的钱氏留下了。
加上钱氏,一共十人。
那五十人都很高兴,连忙就想找活干。
苏梅道:“现在就可以拿上锄头来,把辣椒地边上的沟渠掏出来,已经十来天没下雨了,万一来场大雨,可不能让辣椒苗子泡了水。”
众人都点头应着,兴高采烈的回去拿锄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