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热闹了足足一个时辰,那些人才回去。
南锦璃拎着石头下了树,石头就也一溜烟的跑回去了。
里正家。
镇上帮工和读书人都回来了,全家人都很高兴,挤在一个炕屋里说笑。
赵氏把她和宋二山赚的工钱全拿了出来,竟有一小袋的碎银子。
震惊了满屋的人。
冯老太拿起数了下,一共有二十多个。
一些是一两的碎银子,一些是二两的碎银子。
总了下,竟然有三十两!
“我滴个乖乖!”
钱氏瞪大眼睛,一脸不敢置信。
赵氏道:“上半年我和二山两人一个月的工钱是三两银子,下半年我们就又给涨了一两银子。”
钱氏震惊地问:“你们在镇上的帮工,都是这么多工钱?”
“不是。”
钱氏松了口气,她就说嘛,那苏地主再有钱,也不可能给每个人发那么多的工钱。
肯定看在他们爹是里正的面上,才给二弟两口子这么多工钱。
赵氏又道:“刚来镇上的帮工是每人一两,干的好了,就也给涨到了二两,两口子的话,还是四两。”
钱氏深吸一口气:“……”
里正抽了两口旱烟,叹了口气,“这苏地主赚了钱也没对村里出去的帮工吝啬,去年两口子一起干,给的是一两银子,不到半年时间就涨到了四两,我看啊,是故意在帮大家。”
宋家村家家户户都很穷,能送出去一个读书人,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苏地主这是想让宋家村,多送一些读书人出去。
钱氏便道:“爹,娘,让我跟大山也去镇上帮工吧!在村里干,哪有去镇上赚得多!”
他们全家这么多人,在村里跟着苏地主干了一年,还没二弟两口子赚得多,而且二弟两口子还供着一个读书人呢!
赵氏说道:“但那活计,不比种庄稼辛苦,每天卯时就得起来准备,辰时就要开门迎客,一直要干到申时才打烊,碰上赶集日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连饭都吃不到嘴里。”
钱氏还是觉得镇上好,刚想说,里正敲了敲烟锅子。
“咱们家有老 二两口子去镇上帮工就行了,咱们村一百八十户人家,家家都有能读书的娃儿,能去镇上的帮工就那么几口子,凭啥这好处都要落到咱们家,咱们家又不是揭不开锅!”
钱氏觉得委屈,“爹!那大虎还要娶媳妇,小虎也要读书……”
里正看她一眼,钱氏有些不甘心的闭了嘴。
里正道:“大虎先等等,四山明年开春去相看个姑娘,下年再考虑大虎的事。至于小虎读书,明年开春跟着你石蛋哥一起去。”
现在家里的进项不少,完全够给四山,大虎娶媳妇的,也够再供一个读书人。
钱氏见自己的小儿子也能去读书了,顿时笑了,也不再说啥了。
宋四山却一下子急了,“爹,我、我不想……娶媳妇。”
“啥!”里正以为自己听错了。
冯老太知道小儿子的心思,叹了口气,“你就别想着那苏大丫了,人家未必能瞧得上你。”
钱氏这才听到这个惊天大八卦,“啥!四弟喜欢苏地主的大丫头?这不是差辈儿了吗!”
宋四山更急了,跺脚道:“奶!”
冯老太抿了抿嘴巴,有些头疼,咋就忘记了钱氏还在这,这消息让钱氏知道了,岂不是整个村子都知道了。
“大山媳妇,把你嘴巴给我闭严实了!敢让苏地主知道四山喜欢她丫头,我就拿个针把你那张嘴缝起来。”
钱氏扯扯嘴角,“我咋可能说啊,这说出去人家不得笑话死咱们,还以为咱攀高枝呢!”
宋二山拍了拍四山的肩膀,忍不住劝道:“四弟,你还是去相看个姑娘吧,你可知苏大小姐早在镇上出了名,镇上不知道有多少媒婆盯着她呢!”
钱氏好奇:“咋回事?”
“苏老板带着三个丫头剿灭人牙子老巢的事你们听说了吧?”
“听说了呀,苏地主还挨了一刀呢!”
“这件事基本全是苏大小姐的功劳,她还活捉了人牙子头目黑熊,那可是连县城府衙都抓不到的人。听说连亭长大人都表扬了苏大小姐,还让他儿子都跟苏大小姐学习,亭长大人还有个跟苏大小姐同岁的儿子,只怕是想要撮合……”
宋四山的情绪一下子就变得失落了起来。
他和亭长大人的儿子,只要是个人都不会选择他。
看来,他是真的没机会了……
钱氏啧啧两声:“这苏家不得了,这又得了亭长大人的高看。”
宋二山又想到一件事,问四山:“你晓得苏大小姐的名字吗?”
宋四山呆呆的摇了摇头。
宋二山叹气,“你连她名字都不晓得,看来她也并非对你有意,还是别想了。”
稍顿,又道:“她叫苏芊凛,镇上几个媒婆都晓得她名字。”
这边聊着天。
石头暗戳戳的从石蛋的书袋里掏了本书出来,翻着看了看,眉毛就拧成了麻花。
“咋跟我学的字都不一样呢?”
石蛋发现书袋变轻了,一扭头就看见石头倒拿着书在研究,他忍不住笑。
“石头,你咋偷拿你哥的书!”赵氏伸手就在石头脑袋上敲了下,“快还回去!”
石头一手抱头,一手拿书,气呼呼地道:“我就看看哥哥在学院都学了些什么,有没有学我会的字,我看完了,一个都没有!就这样,咋考童生啊!考不上童生,我就读不了书啦!”
石蛋无奈的伸手,把石头手里的书调转了个方向。
“石头,你再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字。”
石头低头一看,就尬住了。
“哈哈哈哈……”宋三山抱着肚子笑,“还说自己学了字,结果书都能拿反,哈哈哈!”
石蛋也忍不住笑。
一屋人都笑了起来。
石头脸“蹭”的红了,把书一放,两手叉腰道:“我不跟你们玩啦!我去找三丫玩!哼!”
跑了几步又跑回来,把床上的书塞到石蛋手里,带着命令的口吻说:“哥你必须好好读书,不能偷懒,要是让我看见你偷懒,我就不给你吃我专门留给你的酥糖了,我给朵朵吃!”
朵朵是钱氏生的小丫头。
名字还是三丫给取的,她瞧见襁褓中的婴儿长得像个小花骨朵,就说出来了。
钱氏听见就说,那就叫她朵朵,宋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