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时间不早了,夜云峥也没有再留南锦璃。
他也没什么好东西再送给阿璃,就送了她一个九连环。
另一边,元野房间。
一样是三进式,书房,卧房,浴室。
但他的书架上,摆放的全是武功秘籍和兵书。
大丫这一年也学会了不少字,看见那么多武功秘籍,眼睛都在放光。
夜云峥两手环胸靠在书架上,说道:“这些都是你师爷搜罗天下武功秘籍,让人摘抄了送来的,虽然我没在他身边习武,可一点也不耽误我精进武艺。”
“师父,你这里这么多武功秘籍,可以、可以送我两本吗?”
“两本!?”元野挑眉。
大丫以为师父舍不得,这毕竟是师爷送给师父的。
“一本,一本也行……”
元野无奈笑了笑,转身便挑选了起来。
“拿着,拿着,这本也拿着。”
一会功夫,挑了十多本。
大丫都紧紧抱在怀里,不明白师父的用意。
“这些你都拿回去学,学会了把书给我送来,我再给你新的秘籍。”稍顿,“不懂的地方先留着,回头还书的时候我再讲给你。”
大丫难以置信,“师父,这些我都可以学!?”
“自然,不然要我这个师父有何用。”
大丫激动的眼眶泛红,认真保证道:“师父你放心,我一定认真学!”
大丫从元野的房间里出来,拎了一篮子的书。
那篮子是苏梅给元野夜云峥装吃食的,她刚好要拿回去。
南锦璃从夜云峥的房间出来,怀里抱着个木盒子。
两人出来相送。
夜云峥不好出院子,只能站在院门里相送。
他紧紧抿着唇不让自己掉眼泪,朝着南锦璃挥手。
“路上小心,过几天我就给你写信。”
南锦璃也朝他挥手,“我走咯,有时间了我就来看你,拜拜~”
大丫红着眼睛也朝师父挥手,“师父,我走了。”
元野摆摆手,“快走快走,再不走回去天黑了,婶婶该担心了。”
直到两人消失在拐角,夜云峥还红着眼睛站在院子里。
元野知道两个小家伙玩了这么久感情好,小公子舍不得,叹了口气去了厨房,吩咐下人生火烧水,小公子要沐浴。
直到浴桶水都打好了,夜云峥才从伤心的情绪里缓过来。
阿璃每天都努力的种辣椒,做生意,他也要努力。
他只有变得强大,变得博学,才能更好的保护阿璃,帮助阿璃。
这么想着,他认真的沐浴焚香,再去拜见老师。
教书先生见他态度端正,没有像京都那些小皇子那样调皮捣蛋,心里倒是慰藉了不少。
“三字经可会背?”
夜云峥点头,“会背。”
教书先生并未当回事,只认为即使会背,也肯定背不了多少。
毕竟是深山里的小皇子,还不到四岁,能背多少呢!
“那把你会背的都背给我听听。”
夜云峥便朗声背诵了起来。
三字经有一千多个字,背完得一刻钟。
夜云峥中间没有丝毫停顿和卡壳,就像是照着书念一样流畅。
渐渐地,教书先生神情认真了起来,坐姿也端正了不少。
等夜云峥背完了,他才眯着眼睛问:“你何时会背的?”
“回老师,一年前。”
教书先生顿时吸了口气,就算是京都的小皇子,三岁也难将三字经全部背下来。
“可会默写?”
夜云峥颔首,小大人的走向旁边的小书桌,盘腿而坐。
元野秒懂的在边上磨墨。
夜云峥姿势规范的握着毛笔,在纸上开始默写。
教书先生离得不远,却是坐在自己书桌边的,有些看不清,忍不住起身走过去看。
越看越震惊。
小皇子那握笔姿势,以及每写一个字的起势和落笔,都跟他的年龄很是不符。
他教过那么多学子,小的有三岁,大的有十二岁,没有一个及得上这位小皇子的笔力和字体。
他似乎,捡到宝了!
*
一晃五日过去了。
宋家村依旧忙的不可开交,那些劳力也都是在为苏梅家忙。
南锦璃也很忙,地里仓库两头跑,都晒黑了。
但她可顾不上,辣椒难得大丰收,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不然就会浪费更多的辣椒。
眼看着,辣椒一收,又得往地里种。
南锦璃估算了一下,娘买的两百亩荒地开垦出来,只怕不够种。
恐怕还得再买两百亩荒地。
这次辣椒大丰收,辣椒种子自然也多,就算种完了那全部荒地,恐怕都有剩余。
南锦璃便提醒了娘。
苏梅这些日子忙的都没时间去镇上,眼看着地不够,还得开荒,也是着急。
无法,只得把剩下的两百亩荒地全买了,再雇劳力开荒。
一时间,整个宋家村的劳力都来苏梅家干活了。
宋家村一百八十户人家,家家都在苏地主这赚钱,只觉得苏地主风光坏了。
苏梅却没有他们想的那么舒坦,急的都上了火,嘴巴里全是泡。
宋里正也跟着着急,让家里人全部出动,帮苏梅当监工。
连最小的石头,都只能在仓库边上玩耍,得盯着搬辣椒的人,不能夹带。
邻村的看见宋家村人人都这么忙,不仅荒地全开了,还要种那种没听说过的作料,又是嘲笑,又是羡慕。
“真是都疯了,整个村子都疯了,咋能把那东西种那么多,不吃庄稼了?”
“听说这次要种五百多亩,我滴个娘嘞,五百多亩要是都种小麦,那得收多少粮食啊!还苏地主呢,这都不会算!”
“谁让苏地主在镇上开了铺子,有钱呢!甭管她种啥,只要去她家干活的,工钱可都不少呢!”
“可不是,听我那嫁到宋家村的侄女说,光是每天剪个辣椒,都能赚十五个铜板!”
“十五个!这么多!比去镇上扛麻袋还多!”
“扛麻袋还得男人,可剪辣椒女人就行,连没出嫁的小姑娘都能去,听的我都想去了。”
“你就别想了,苏地主可不要外村的劳力。”
“这宋家村借着苏地主的光,一下子都发了!”
“……”
邻村的人都很羡慕,也都恨不得赶紧把自家女儿嫁到宋家村,往后赚了钱,也能帮衬一下娘家。
但这时候的宋家村,劳力都忙着赚钱,可没功夫相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