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太听了苏梅的话,不认可她拿来炖汤,说出了和里正一样的话。
“苏氏,这腊猪蹄子你拿到镇上去卖,能卖不少铜钱,拿来炖汤喝太可惜了。”
张婆子抢着道:“苏氏想炖汤就让她炖呗,咱们都多久没沾荤腥了,难得这么大一个猪蹄子,炖了汤咱们都能吃上肉了。”
她想着,冯老太婆乱发什么善心呢,那是苏氏的猪蹄子,又不是她的!
炖了汤,大家都有份。
可若换成铜钱,那就都成了苏氏的了。
苏梅道:“还是炖汤吧,大家给我盖房子,我应当招待下大家,还得婶婶帮我搭把手,我一个人还有些拿这个猪蹄没办法。”
不等冯老太说话,张婆子袖子一捞就又从背篓里拿出了猪蹄,“我也来给你帮忙。”
冯老太无奈,只好答应苏梅。
她们正清洗着猪蹄和一些配菜,宋二山跑了回来,还带着宋大壮的媳妇孙氏。
“二山回来了,刚好,你快来把这个猪蹄分一分。”冯老太忙道。
她正在砍猪蹄,猪蹄太大,得用斧头砍成小块,她们几人女人都没那力气,还得男人来。
宋二山便从娘手里接过斧头,把猪蹄摁在木墩上砍。
嘴上则说道:“娘,爹让我算了下人数,在地里帮忙的有一百九十个人,再加上帮忙的几个女人,得炖一百九十五碗汤。”
“有我的吧?”张婆子忙问。
宋二山皱了下眉,但见她在这帮忙,便道:“有嘞。”
张婆子顿时满意了,更加卖力的洗起了手里的野菌子。
冯老太大概算了算,“那我们家两口大锅不够炖的,顶多只能炖个一百碗汤。”
孙氏这才开口,“里正让拿些去我家炖,我家两口大锅能再炖一百碗。”
说完,她看向了苏梅。
苏梅笑着道:“那就谢谢婶子了。”
孙氏摆了摆手,“说啥谢呢,你可是我们宋家村的救命恩人,这些都是应该的。”
宋二山砍完肉,分成了两份。
苏梅拿来的野菌子和干竹笋,也都分成了两份。
孙氏更是从地里摘了两个冬瓜,由于太旱,冬瓜都非常的小和干瘪。
冯老太也从粮仓里,拿出了一篮子的干萝卜条。
张婆子假装看不见,低着头洗菜。
把这些菜都分成两份,两边就开炖了起来。
苏梅还特意拿了一些干辣椒皮,八角,桂皮,香叶,花椒,洒在炖锅里,没一会那香味就弥漫的整个村子都能闻见了。
中午日头高悬,十分酷暑,里正便让所有人都回去休息。
结果所有人都聚集在了村口的大柳树下纳凉,仰着头闻炖肉的香味,有的甚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宋大狗和宋二狗担着桶来打水,也闻到了炖肉香味,馋的口水直流。
“大哥,谁家在炖肉!这也太香了!”宋二狗咽着口水道。
宋大狗耸着鼻子到处闻了闻,那香味竟是从四面八方飘来的,完全分不清到底是哪家在炖肉。
他便道:“二弟,你先在这打水,我去打听打听。”
宋二狗也想去打听,但这时候打水不用排队,除开这个时间段这里都在排队打水,总是被人插队的他们根本打不到水。
所以他们只能每天在最热的时候来打水。
没一会,宋大狗就回来了,脸色很是难看。
“大哥,谁家炖肉呢?真是越来越香了!”
宋大狗阴着脸道:“里正家和大壮家。”
“他们哪来的肉,还能炖这么香!”
“苏氏那个贱人拿来的!”
“啥!?”
两人脸色都很难看,担着水回家,家里最小的宋五宝已经闻到肉香在院子里撒泼打滚了起来。
“我要吃肉我要吃肉!我不管,我就要吃肉!”
宋老太婆心疼孙儿,忙道:“好好好,我让你大哥拿上几个铜板去给你买一碗,快起来,别在地上打滚了,这么热的天,晒伤了可咋办。”
宋大狗宋二狗回来刚好听见这话。
宋大狗直接道:“不用去了,那是苏氏拿来的肉,炖给那些给她帮忙盖房子的人吃的。”
“啥?她这又是哪来的肉?”宋老太婆嫉妒的眼睛发红。
“听说是去年捡的野猪肉,腌成腊肉舍不得吃,还是个足有八斤重的腊猪蹄子,全给那些人炖了。”
宋老太婆顿时怄的一张脸通红,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这个败家娘们啊!简直是气死我了,咱家都几年没吃上肉了,她还要把那么多肉拿给外人吃!”
宋老头听见外面的声音,走出来道:“那个女人已经跟我们分了家,有钱都不孝敬我们,咋可能把肉拿给我们吃,都不要再想了!”
宋五宝立即又闹了起来,“我不管,我就要吃肉!我就要我就要!”
最后,见最疼爱他的奶奶一脸呆滞的坐在地上,都不心疼他了。
他忽然从地上爬起来,就往外跑去。
“五宝干啥去!”
宋大娘忙追着儿子跑了出去。
没过一会,老宋家的就看见给苏氏盖房子的人,都忽然跑回了家。
嘴里还不停的吆喝着:“有肉吃啰!有肉吃啰!”
随即从屋里又拿上碗匆匆跑走,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端着一碗炖肉喜滋滋的回来了。
空气里弥漫的全是炖肉香。
宋大狗宋二狗手狠狠扣着院门,心里嫉妒的发狂。
听说只有盖房子的人才能打到一碗炖肉,早知道……
这个想法立刻被宋老头的话遏止了。
“都给我回来,不要看了,瞧你们那没出息的样子!记住,我们四宝是宋家村唯一的读书人,苏氏无论再怎么报复我们老宋家,她就是个女人,再怎么厉害,能厉害过读书人?”
“二狗媳妇,去揉面煮面条,我们今天也吃好的!”
宋二娘闻着肉香咽口水,转身很不甘的走进了灶房。
另一边,给苏梅盖房子的人,都已经排队打到了肉汤。
每一碗肉汤里都至少有一块肉,和不少的配菜。
大多数人都想着自家孩子,便端回家倒在锅里,掺点水和粟米煮一煮,也算是全家人都吃到了荤腥。
少部分自私的人,还不等走出里正家和大壮家的院子,就已经喝完了汤,甚至还想排队再打一碗。
幸好宋大山宋二山记性好,分别盯着那些人打肉汤,就是担心有人会乘乱多打两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