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云峥惊了一大跳,但已经来不及阻止,南锦璃就已经看完了尸体。
他见南锦璃一副啥事都没有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没再把人拉开。
南锦璃又看了眼边上的石头,问那些表情已经绝望的劳力。
“他是被哪块石头砸死的?”
那些劳力都吓得说不出来话了,里正代为说道:“应该是这一块,刚好砸中头,上面有血迹。”
那石头比南锦璃还高,得好几个劳力才能搬得动。
她又问:“这块石头是啥时候开采出来的?”
里正摇头,“这个就不清楚了,他们也不清楚,但他们说,今天早上还没来得及开采出石头。”
南锦璃又往边上都看了看,这里开采出来的大石头有八 九块。
这些劳力又都是轮班制,昨天你来开采石头,今天我来开采石头,明天又是他来开采石头。
所以根本记不住这些石头都是具体啥时候开采出来的。
她想了想,问:“赵筒出事的时候,他们都在哪?”
“哎,都在上面开采石头呢,哪晓得下面忽然就死人了。”
“那是谁最先发现的尸体?”
“你胡大娘,她来喊你胡大爷回家吃早饭时发现的,吓得这会都没缓过来,中午都没能去你家地里干活。”
胡大娘,正是苏梅招的一位妇人长工。
经常在苏梅家干完活,就会喊上自家男人一起回家吃饭。
这会那胡大娘,还跪在地上哭的泣不成声,害怕自家男人被拉去砍头。
南锦璃又问:“事发前,赵筒在哪干活,又是跟谁一起干?”
“这个……”
里正并不知道。
“我、我们……”
大河村的几个犯人,从跪着的人群里颤颤巍巍地抬起了头。
“就在旁边的口子,干了没一会,筒子哥就方便去了,之后就再也没回来……”
“没回来就没人去找吗?”
那几个犯人都又缩了回去。
看守那几个犯人的宋家村人,大着胆子解释:“我去找了,没找着,我还要看着他们干活,就没找了,没想到这么一会的功夫就出事了,早知道会这样,我说什么也要先把人找回来。”
里正有些气愤,“你是干啥吃的,让你看人你就是这么看人的!”
那人觉得委屈,他要盯十个人,咋可能为了找一个人,就不去盯那九个人啊?
南锦璃笑着道:“我知道凶手是谁了。”
所有人都惊讶的望向南锦璃。
大河村那几个暗戳戳使眼色的犯人,都忍不住在心里冷笑。
一个奶娃娃而已,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找得到凶手,在这又看又问的,不过就是在故意卖弄聪明罢了。
这时,夜云峥也笑着开口了,“我也知道凶手是谁了。”
南锦璃朝他挑挑眉,“那接下来舞台给你?”
方才哭的撕心裂肺的年轻妇人猛地看向两个小家伙,眼神阴狠:“凶手是谁!是不是你们宋家村那几人!”
夜云峥道:“似乎并不是,因为这里并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稍顿,夜云峥解释:“石头上的血迹是人为捏造的,仔细看,会发现这个角上的血迹,和尸体头上的血窟窿对不上。”
亭长大步走过来,仔细查看了下,当即眼底闪过不可思议和懊恼。
这么明显的问题,连小娃娃都能发现,他居然忽略了!
但这也不能怪他,毕竟那尸体已经面目全非,一般人只要看见石头上的血迹,就很难再去辨别伤口,先入为主的就认为那是石头砸的。
里正也忙跑去看了眼,仔细一对比,顿时惊喜道:“哎呀!还真是,石头这里是尖的,但尸体头上的血窟窿那么大,这明显不是这块石头砸的,我咋就没发现呢,还是小娃娃眼睛清亮,一眼就发现了关键……”
年轻妇人爬向石头看了看,又爬回尸体头上看了看,“嗷”一声就又嚎哭起来。
“筒子啊,你死的好惨啊,到底是谁这么狠的心,对你下这么狠的手……”
南锦璃问:“这位婶婶,你最近有发现赵筒哪里不对劲吗?”
年轻妇人愣了愣神,好像想起了什么,情绪激动道:“他说他快要坚持不下去了,那些人都怨他,干啥都排挤他,不好的活计都给他……”
因为偷辣椒又伤人的事儿是赵筒带的头。
现在不止赵筒被排挤,年轻妇人一家人在村里也被排挤。
本来赵筒的爹,当年就因抢劫苏梅发配了,现下赵筒也出了这样的事。
家里就剩个老母亲,一个媳妇,和一个大丫头,一个小娃儿。
赵筒这一死,他们全家人根本活不下去。
年轻妇人情绪愈发激动,跪着爬向南锦璃,“三小姐,我知道你有本事,求求你帮我找到杀死赵筒的凶手,我只想知道是谁杀了我男人,求求你了三小姐……”
“筒子媳妇,你糊涂了?是他们宋家村人害死了筒子哥,你咋还求起了他们宋家村?”有犯人大声说。
年轻妇人愣住,一时不知道该求谁了。
她只想知道凶手是谁,迫切的想知道是谁对他们家这么狠心。
“小璃,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说凶手是哪个?”里正忍不住道。
他相信,这事儿肯定跟宋家村的劳力没关系。
所有人都望着南锦璃,有好奇,有急切,也有冷笑嘲讽的。
南锦璃淡定的看向跪在一个方向的犯人,说道:“早上不在岗位的犯人,就是凶手。”
话音落下,方才还在冷笑嘲讽的,表情微微一僵,眼底闪过慌乱。
亭长立即问:“哪些人早上不在岗位?”
有犯人立刻磕头喊冤:“冤枉啊亭长大人,我早上就只是去方便了而已。”
南锦璃有条不紊地缓声说道:
“能把人弄死,再搬来这里,制造被砸死的假象嫁祸给宋家村,肯定要避开来这巡逻的人。”
“据我所知,我们苏家有支巡逻队,一炷香左右就会来这边一趟,所以他们肯定会等巡逻队走后,再开始布置现场,这样他们才有充足的时间布置出最完美的事故现场。”
“所以只要离开岗位超过一炷香的,那就没有方便那么简单了,具体干了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亭长一声令下,那些早上离开岗位超过一炷香的犯人,都迅速被拎了出来。
竟有七个人。
七人都跪在地上喊冤,心里则惊骇到了极点。
怎么可能!?
一个小丫头片子,又没在现场,怎么可能分析的这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