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座位也给安排好了。
由于是最后来的,自然也是坐在了最后排。
面前的矮桌上,都摆上了一本有些陈旧的三字经书籍。
宋四宝跟进来,故意问道:“你们不会连笔墨纸砚都没有吧?”
两人脸色都有些红。
石蛋说道:“我爷说,等我熟背了三字经,就给我买。”
银柱啥也没说,能来学院读书已经很不错了,那些东西肯定很贵,爹娘在镇上帮工都很辛苦,他不好意思问他们要。
宋四宝的优越感更强烈了,“我刚来学院第一天我奶就给我买了,夫子直接把我送去了乙讲堂,桌上的书都比你们多两本。”
石蛋和银柱都很羡慕,脸也憋得通红。
宋四宝又得意的说了几句,直到夫子走来了,宋四宝才很是开心得意的回了自己的讲堂。
另一边,苏记面皮铺子。
南锦璃和夜云峥一个月没来镇上了,老太太可把两个孩子想的紧。
家里没啥吃的,就直接拉着他们去对街买了不少糕点和糖块。
南锦璃又央着老奶奶给她讲故事。
夜云峥也听得津津有味。
铺子里,依旧非常忙碌。
宋里正忙完了学院那边,就来溜达了一圈。
在驴车上的时候,苏梅便告诉了他铺子的具体 位置。
不来看不知道,一看之下,宋里正惊得半天没敢走进铺子。
宋二山在门口迎客,忙的团团转。
宋里正还是第一次瞧见了儿子不一样的一面,和敦实的庄稼人很不同。
他刚走近,宋二山就发现了他。
“爹,您来啦!”
转头又对走出来的客人喊道:“二位客官您走好嘞~”
宋里正看的唇瓣紧抿,走到跟前拍着二山肩膀说了句:“好好干。”
宋二山便把爹迎进了铺子。
跑堂的宋大壮瞧见,就要给他端上一碗面皮。
被里正拒绝了,说道:“客人还等着吃,给客人端去,我就不吃了,这铺子选的的确不错。”
里面也如二山媳妇说的,客人不断,生意很是红火。
一圈看下来,宋里正也就放心了。
给宋大壮交代了一声,便直接回了。
等苏梅几人忙完了,又到了申时。
苏梅这才想起来,“里正叔来过吗?先前让他忙完了过来吃碗面皮的。”
宋二山便道:“我爹来过了,但看了看就走了。”
苏梅懊恼道:“咋能让里正叔空着肚子回去,哎。”
赵氏道:“没事的,我公公那人你也知道,瞧见大家这么忙,估计端给他,他也不会吃。”
宋大壮也说了,他有给里正叔端面皮,但被里正叔拒绝了。
苏梅叹了口气,只能作罢。
歇息了会,苏梅便喊上几个丫头,准备去买笔墨纸砚。
她身上只有二两碎银,钱自然是不够的,就去钱庄取了六百吊钱,咬咬牙,换了五两银子。
没办法,墨斋那种地方,只收银子。
整个太平镇,只有一家卖笔墨纸砚的墨斋,在太平书院旁边。
南锦璃还是第一次来书院这边,东看看西看看,觉得每家铺子的生意都很火爆。
而且有钱人相对更多。
这地方,真的很适合开一家面皮铺子。
几人走进墨斋,哪知里边的童生居然认识二丫,立刻皱眉问:“你咋又来了?今天可没书能借你!”
二丫尴尬的不知所措。
苏梅不解的看她。
二丫低着头道:“我听说墨斋有个小书斋,能借书看,我就想借一本算术书,可他们的租金好贵,我就每天都来跟他们讲价,已经从三十文,讲到十八文了……”
南锦璃听的都佩服二姐。
这都能杀价,还能杀这么多,当真是商业奇才啊!
苏梅则是听的哭笑不得,“你咋不告诉娘,一本算术书能值多少钱,娘买给你。”
二丫立即摇头,“我觉得买书不划算,一本算术书得三百多文,但借去看一个月只需要三十文,我只要在一个月内学会上面的知识,记在脑子里,再把书还回去,就能省两百七十文,所以我只想借书。”
苏梅想了想这个逻辑,倒是觉得有道理。
“那借书的钱娘也有,你想借什么书?娘给你出钱。”
二丫还是摇头,“他们这的书虽然好,但是租金太贵了,能讲价的,我再讲讲就能以最少的支出,收获同等的知识。”
苏梅都有些听不懂这话。
那墨斋书童则是钦佩道:“看来我们不把书借给你,你是打定主意要跟我们讲到底了,你就说个痛快价,你到底想给多少租金?”
二丫眼睛一亮,“最多十五文!”
那书童一脸无语。
他们是赚银子的墨斋,几个铜板真的看不上。
但这丫头着实烦人。
他转身便去把书取了来。
“行,十五文就十五文,一个月内若不还回来,就是三百文!”
二丫忙交了钱,拿到了心心念念的算术书。
转头,又小声对大丫道:“我刚刚是不是还价还高了?我觉得十三文也能租到这本书。”
大丫:“……”
偷听到那话的南锦璃:“……”
苏梅已经走进墨斋,询问起了笔墨纸砚。
那书童吃了二丫的亏,一看苏梅带着这么多娃娃,就知道没啥钱。
介绍起来也不走心。
“有三两银子的,五两银子的,十两银子的,你要什么价位的?”
苏梅面色微红,“有没有一两银子的?刚学写字,用不到太好的笔墨纸砚。”
“没有没有,一两银子买啥笔墨纸砚呢!没见过这么穷的,还学人家有钱人读书识字……”
另一个矮个子书童走了来,说道:“一两银子的也有。”
那书童立刻瞪了矮个子书童一眼,“这家人难缠得很,那你接待吧,小心跟你砍价,赚不到钱不说,坑的你工钱都没有!”
矮个子书童也有些忐忑,但墨斋里的确有一两银子的笔墨纸砚,哪能放在那不卖呢?
他说道:“笔墨纸砚不讲价,一两银子一套。”
苏梅点头,“嗯嗯,我买六套。”
两个书童都是一愣。
矮个子书童一脸喜色,忙领着苏梅几人走到了旁边的桌台。
上面放着很多笔墨纸砚。
矮个子书童指着最角落里一套品相最差的说道:“这一套便是一两银子,你要是觉得没问题,我给你拿六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