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平起见,村里的年轻人都可以报名。八个人成立一个队伍,一次四个队伍一起巡逻,分散在辣椒地,仓库,晒场……这些地方,领队的都带上锣鼓,三个时辰一换岗,十二个时辰不间断,每个队伍都有巡逻的机会。”
里正有些不好意思地问:“这锣鼓和工钱……”
一个锣鼓不便宜,这么一弄至少需要四个锣鼓。
而这么多人一起巡逻,工钱只怕也给不到之前那么高了,问清楚了他也好通知下去。
南锦璃道:“锣鼓我娘会从镇里带来,工钱还是按照原样,三个时辰十五文。”
里正听得不禁咂舌。
八个人,四个队伍,那就是三十二个人,这就要给出去四百八十文工钱。
一次三个时辰,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天就要给出去一千九百二十文。
一个月的话……
里正算清楚后,倒吸一口凉气!
一个月光巡逻队的工钱,就要发出去五十八两银子!
但一想到苏梅镇上那三家铺子,一家比一家红火,里正又按捺下怦怦乱跳的心脏,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
“那等晚些时候,我把村里年轻人召集起来说这件事。”
“嗯嗯!到时候我也来,我要宣布一个奖罚机制。”
里正想问啥奖罚机制,南锦璃就已经从他怀里缩下去跑走了。
他一时满脑壳都是巡逻队的事,调头就往回走。
走了两步,又愣住望着天空,“咦,刚刚我要干啥来着?哎,不管了,先找老头子们聊聊巡逻队扩收人员的事再说。”
巡逻队至关重要,还能学武功,他可不能马虎。
村里年轻人很多,哪些可靠,哪些不可靠,还得多听一群老头子掰扯掰扯。
苏梅从镇上回来了。
这一趟除了看亭长大人是咋处决大河村的,也结算了六人的医药费。
那些人还住在医馆,明日再换一道药,就能跟着马车回了。
她刚一回村,不少人都跑来打听消息。
“苏地主,亭长大人咋处决的大河村那些狗东西?”
“苏地主,亭长大人答应给咱修路了吗?”
苏梅都一一如实相告。
听闻亭长大人要求两日后,大河村那些人便要为宋家村修路,一个个都高兴的不行,立即奔走相告。
一会功夫,整个村子都知道了。
宋木匠的院子里坐着一群老头子,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弯刀在削竹签,脚边都堆满了竹屑。
里正也在这干点手上活计,正跟着大伙聊着村里的年轻人,一个妇人满脸红光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里正,里正,大喜事!”
院子里的老头子齐刷刷抬头看向那妇人。
妇人丝毫不觉不好意思,激动地道:“苏地主回来了,说亭长大人允了三小姐的话,让大河村那群人给咱们修路,修石板路!”
虽然在意料之中,但里正还是松了口气,笑了起来,“这以后有了石板路,咱们宋家村可就远远甩开其他村了!”
一群老头子也都开心的笑起来,也很激动期待。
“我本来还担心亭长大人不会答应一个小丫头的话,没想到咱们三小姐真有本事啊!”
“三小姐可不是寻常娃娃,她可是咱们村的小福星。”
“自从三小姐来了咱们村,咱们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连我这瘸了腿的老汉也能找到赚钱的活计,比我年轻的时候去镇上扛麻袋还赚得多,都是托了三小姐的福气。”
里正哈哈笑起来,有些得意,“幸亏我当年机智,把她们娘几个迎下山,不然哪能有你们这些老头子好日子过。”
“是是是,你不愧是里正,咱们能过上好日子,也有你一份功劳。”
“以后咱们还是啥都听你的。”
“我听里正的,但也听三小姐的,三小姐可比咱们聪明多了。”宋木匠由衷佩服地道。
一群老头子都点头。
“连亭长大人都听三小姐的,咱们这些没用的老东西,哪敢不听。”
里正削完手里的竹签,拍了拍身上的竹屑站了起来,“我得去村里转转,看看那些泥巴路,大路都要修成石板路了,咱们村里这些小路也得拾掇拾掇了。”
村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比过年还开心。
碰见人,都会聊起修路的事,越聊越激动,越聊越期待,恨不得那石板路马上就能修出来,然后踩着石板路去镇上赶集。
下午。
苏梅迅速吃完饭,就准备去地里。
刚出门,就碰到了一直在门口徘徊的宋四山。
“四山,是找我有事吗?”
宋四山很是紧张,“苏地主,那个……你明天是不是还要去镇上?能不能帮我买本书?”
他一个没去学堂读书的人,忽然想买书,莫名难以启齿。
苏梅却很惊喜,她一直都很喜欢读书人,也很爱鼓励村里的孩子和年轻人读书。
“你想买什么书?”
宋四山红着脸道:“……千字文。”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袋子铜钱,这是他这段时间攒下来的。
他在苏地主这干记工分的活计,算是个小账房伙计,一个月工钱不低,有八吊钱。
成亲前,他上交的是八成,成亲后,上交的是五成,所以也攒了不少铜钱了。
苏梅见他十分紧张,便笑着道:“不用紧张,这又不是啥坏事,反倒我很支持你学千字文,你可是我们苏家的账房先生,光会写壹貮叁可不行,我早就想让你多学一些字了,等学会了千字文,以后你再记工分,就能把名字写全了。”
宋四山脸一下子更红了,两手递上钱袋子,“我一定好好学千字文,那就拜托苏地主了。”
苏梅没收那铜钱,而是转身回了院子。
没一会就拿着一本书出来了。
“我家里就有千字文,几个丫头都学会了,我也刚学完,用不上了,你拿着学吧。”
宋四山不可置信的望着苏梅。
竟然连苏地主都学会了千字文……
这更加坚定了他要习字的想法,不然他每次记的工分只有他自己看的懂。
不仅苏芊凛笑话他,就连最聪明的三小姐,看一眼他写的册子,都捂着脸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