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蛋一愣,“咋可能没回,这次放假要放两个多月,等童试结束了,才能进学院读书。”
“童试是啥?”
“童生考试呀!每年二月初学院院长都会举行童生考试,考过的就是童生老爷了。”
“那宋四宝明年二月就要成童生老爷了?”
石蛋又是一愣。
银柱立刻反应过来,问道:“宋四宝说他明年要考童生老爷?”
“对呀,听宋四宝娘说,宋四宝明年肯定能成童生老爷,他们家就要发达了。”
“噗——”
银柱直接笑喷了。
“银柱,你笑啥?你明年可以考吗?”
银柱摆手道:“我还没那个资格呢,哪怕是石蛋,也还没资格考童生,他宋四宝哪来的资格,笑死我了哈哈哈哈……”
“啥意思啊?宋四宝去年就读书了,怎么会没资格呢?”
银柱便解释了学院的规章制度。
他,石蛋,宋四宝,都还在启蒙学堂,都没有资格参加童试。
只有进了成才学堂读书的,才有资格参加童试。
现在唯一有希望的是石蛋,他已经进了启蒙学堂最好的讲堂,而他和宋四宝还在次一点的启蒙学堂读书。
所以宋四宝咋可能明年考童生?
小伙伴闻言,都一下子恍然了。
难怪宋四宝不喜欢跟他们聊学院的事,问什么都不说,原来是怕他们知道他在吹牛撒谎。
“宋四宝简直太不要脸了,明明不能考童生,还说自己要考童生了,马上要成童生老爷了,还让我们都得听他的。”
一想到他们羡慕崇拜了宋四宝这么长时间,真以为他要成童生老爷了,跟他玩时总是小心翼翼的,还鞍前马后的伺候他,所有人心里都愤怒极了。
等石蛋和银柱都回去后,一群十多岁的男孩子忍不下这口气, 浩浩荡荡的朝着老宋家去了。
二丫想跟去看热闹,南锦璃没让去。
“二姐,我们回去吧,那些大哥哥一看就是想去闹事,要是让那家人看见了我们,肯定又以为是我们撺掇的。”
二丫回神一想,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没想到小妹比她想的周到,要真被那家人看见了,肯定又怪到她们身上,保不准又跑来她家闹事。
另一边,一群孩子跑到老宋家门口,就开始往院子里丢石头,烂叶子,冰渣子……
搞的老宋家的院子没一会就满地狼藉了。
“哎哟是那个天杀的!”
家里男人都上山砍柴了,只有几个女人留在家里。
宋老太婆拿着扫帚就想出来打人。
哪知道院门一开,一片裹着冰渣子的烂菜叶子就糊到了她脸上。
一群孩子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人喊道:“你们家宋四宝在启蒙讲堂,明年根本没资格考童生,骗子,你们老宋家的人都是骗子!”
宋老太婆气炸了,抹了一把脸上的冰水,拿着扫帚四处挥舞,却一个都打不到。
“一群小瘪犊子敢在这里胡说八道,看老娘不打死你们!”
“我们才没有胡说八道,石蛋和银柱回来了,他们跟宋四宝在一个学堂读书,明年都没有资格考童生,宋四宝就是个骗子!”
宋二娘走了出来,大骂道:“你们都是一群读不起书的瓜娃子,懂个屁!我家四宝说能考那就能考,等他成了童生老爷,第一个把你们都撵出村去!”
一群孩子还是一边骂着骗子,一边丢着东西。
直到有个大点的孩子,想到什么,喊道:“石蛋和银柱说一个多月前学院就放假了,你家宋四宝咋没回来,是不是没脸回来啊?”
“就是没脸回来,明明不能考童生,还吹牛说自己要成童生老爷了,呸!不要脸!”
宋老太婆和宋二娘瞬间变了脸色。
去年学院休沐,也是年关前一个月就休沐了。
可今年,宋四宝迟迟没有回来,再有两日就过年了,咋还没回?
宋老太婆更是想到,两月前宋四宝走时,拿走了她五两银子……
莫非,出事了?
宋老太婆再顾不上这群孩子,忙让宋二娘上山把男人喊回来,去镇上找找四宝。
一群孩子闹了会,见老宋家的人顾不上他们了,也觉得没了意思,纷纷跑走了。
宋大山的小儿子,宋小虎忙跑到苏梅家,把老宋家的事告诉了二丫。
之前村里交粮税,二丫的算术一举成名,与她同龄的孩子都喜欢找她玩。
宋小虎也不例外。
钱氏更是对儿子说,以后等二丫长大了,给他娶回来当媳妇,宋小虎高兴的天天都盼着二丫回来。
今日二丫跟着铺子帮工一起回来了,宋小虎哪等得,一有八卦就立刻跑去告诉二丫。
二丫没跟上去看热闹,八卦倒是爱听。
听说宋四宝没回来,她也很惊讶。
宋小虎道:“宋四宝个大骗子,肯定是没脸回来,才没回来。”
二丫点点头,觉得有可能。
次日,家家户户都忙碌了起来。
家中要除尘,还要准备一些好的供奉灶王。
有条件的,便开始煮肉了。
没有条件的,也会尽量多烙一些过年吃的年饼。
苏梅也在煮肉。
她从房梁上取下了风干的野鸡和野兔,和一大块腊野猪肉。
一般都是洗干净,放在清水里煮。
但苏梅知道孩子都不喜欢吃白水煮肉,就炒了糖汁,放了各种作料,再把洗好的肉放进去煮。
没一会那卤香味就飘了出来。
旺财守在灶房门口,脑袋高高仰着,一双狼眼巴巴的望着土灶,尾巴一个劲摇晃着。
南锦璃闻着香味,也馋的不行,忍不住跑去灶房望嘴。
“娘,好香啊,啥时候才能吃呀?”
苏梅嗔笑道:“你个小馋嘴,还得一两个时辰,待会好了叫你。”
“嘿嘿嘿,那我继续去写春联啦!”
南锦璃也有个很艰巨的任务,就是写春联。
但以她目前的年龄,自然是写不出春联的,虽然心中有货,但不敢拿出来呀!
这会她,夜云峥,元野,大丫,二丫,石蛋,银柱……等一群小朋友,正围着炕,在研究春联。
苏梅置办年货的时候,买了不少红纸。
一部分剪了漂亮的窗花,一部分裁成长条写春联。
此时几人都在苦思冥想,想到好的,就会写在麻纸上。
最后看谁字迹工整,再往红纸上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