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锦璃拉上夜云峥,直奔卧房。
从箱子里,取出个更为精致的弹弓。
手柄上还刻着一个“峥”字。
“呐,你的早就做好啦,只是一直没时间拿给你,我还给你刻字了。”
“本来我想等咱们生辰的时候,我再拿给你做生辰礼物,这下好啦,惊喜没了。”
夜云峥瞬间笑起来,无比惊喜的接过弹弓。
“这就是你给我准备的生辰礼物?我很喜欢!”
“走,我教你咋玩。”
南锦璃拉他到后院,只教了一小会,夜云峥就掌握了技巧。
忍不住练习起准头,南锦璃帮他捡小石子。
小半个时辰后,外面传来嘈杂声。
祠堂的人都往这边来了。
看来是要开饭了。
夜云峥收起弹弓,拉着南锦璃到堂屋,找到自己送来的贺礼。
“阿璃,老师得知喜讯,本想亲自来道贺,但他经不住奔波,就让我帮忙带了贺礼来,这副字是老师特意写给你们的。”
画卷展开,是已经装裱好,还盖了私章的字画。
上面龙飞凤舞,四个大字——宁静致远。
南锦璃眼睛一亮,“好漂亮的字!”
她仔细的看了眼那私章,除了王鹤轩三字,还有翰林院三字。
她若没记错,翰林院是京都宫廷学府,皇子公主,世子郡主,都在那读书识字。
小正太的老师,居然是翰林院夫子!
好厉害!!
南锦璃假装看不懂那私章,将字画卷了起来。
“小正太你回去告诉老师,我一定会好好珍藏这副字画哒!”
南锦璃又指向旁边的精致小木盒,那一看就不普通。
“这是你送的吗?”
夜云峥顿时有些小紧张,“嗯,听说是深海里的东西,我猜你应该会喜欢……”
南锦璃拿起打开,当即一道淡蓝的荧光透了出来。
只见小木盒里,安安静静的躺着一颗鸽子蛋大小的夜明珠。
南锦璃满脸不可置信,“夜明珠!!?”
夜云峥很惊讶:“你认识?”
这夜明珠,是他前几日刚得的赏赐。
父皇除了给阿璃和婶婶颁了这道圣旨,在这之前,还派人来了寺庙,嘉奖了他。
这夜明珠,是其中之一。
之前他送阿璃珍珠的时候,阿璃就说,她很喜欢珍珠宝石这类漂亮的东西。
这颗夜明珠就非常漂亮。
他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它应该属于阿璃。
南锦璃捧起盒子道:“我在话本子里看见过,发光的圆润宝石,就叫夜明珠,看,它发着光呢!”
夜云峥只盯着她看,眼里都是期待,“你喜欢吗?”
“喜欢!我好喜欢啊!以后晚上去茅房,再也不怕踩进茅坑了!”
夜云峥:“……”
“小璃,小正太,你们咋在这?外头要开饭啦!”
石头铁柱跑进来,嘴角还粘着油星子。
“盒子里是啥?咋有光啊?”
南锦璃一下子就扣上盒子,不给两人看。
“秘密!”
她拿进卧房藏进自己的箱子,很是宝贝。
夜云峥看着虎头虎脸的两人,“你们偷吃了?”
石头立即否认:“才没有!”
铁柱也摇头,“没有没有!”
夜云峥抿唇,“偷吃的还是烧烤。”
两人都瞪大了眼睛,“小正太,你有千里眼吗?”
南锦璃走来,指了指嘴角,“笨蛋,嘴巴都没擦干净。”
两人一把捂住嘴,尴尬了。
院外已经摆好了桌凳。
村里家家户户都把自家桌子,凳子,碗筷都拿了来。
零零散散凑起来,放了七十多张桌子。
一张桌子四张长凳,能坐八个人。
顺着石板路,放了一溜远。
前头看不到后头,场面极其夸张壮观!
“亭长大人,您坐主桌。”
“佐吏大人,您也坐主桌。”
“两位官爷,你们也坐主桌……”
只要有官身的,包括衙役,官差,都坐在前面桌子。
后面的桌子,男女也都分开坐。
男人坐在一堆,女人坐在一堆。
小孩子基本都跟着女人坐,稍大一点的孩子,也自发坐了一桌。
老宋家那伙人,也厚着脸皮坐了下来。
只是他们坐的那张桌子,周围都没人来坐。
路过他们,也不会跟他们打招呼。
完完全全坐了冷板凳。
几人脸色都不好看,想埋怨几句,又不敢乱说话得罪人,十分憋屈!
宋二宝和宋四宝,还被王来福那伙人揪到角落警告了一番。
两人都知道王来福那伙人有多凶悍,顿时都规规矩矩的,一点不敢生事,话都不敢多说。
元野和苏芊凛走了来。
苏芊澄把大姐拽走了。
元野见到处都是人,就往后走。
吴安居忽然起身喊道:“元公子,快这边入座。”
他猜测,这位气质不俗的公子,定然便是苏娘子家的贵人。
元野看了眼那一桌的人,淡淡道:“我坐后面。”
吴安居有些失望,倒也没强留。
元野一路走过去,都有人在喊他。
王来福看见他,眼睛贼亮,“元公子,来这,来这!兄弟们都想跟元公子喝一杯!”
元野婉拒,继续往后走。
宋四山看见他,也忙道:“元公子,坐我们这桌吧?”
元野拒了。
一大娘被自家闺女拽了好几下胳膊,才硬着头皮喊道:“公子,我们这桌有个空位,坐这吧。”
元野抿唇,头也不回的往后走。
终于有个空桌,只坐了一位少年,他便跟着坐下。
忽然间,哗啦啦的来了一群姑娘,立刻将其他六个位置全坐了。
那少年顿时羞红了脸。
元野愣住。
“这位公子,你也是宋家村人吗?我是十里村的,我叫……”
不等姑娘自我介绍完,元野就起身离开了。
六个姑娘,包括没抢到座位的好几个姑娘,又呼啦啦的跟了上去。
夜云峥眨了眨眼,用力压住唇角才没笑出声。
他跟着石头铁柱,和一些小伙伴,坐了一桌。
元野无论坐哪,那些姑娘就跟哪,最后没办法,挤 进了夜云峥的孩子桌。
边上几桌,也都坐着小孩子。
那些姑娘这才不甘心的散去。
“上菜啰!!”
一声高呼,妇人端着簸箕从作坊鱼贯而出。
霎时间,本就飘香的空气,更香了。
馋的人纷纷咽着口水,无比期待有哪些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