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顾夫人,好像有什么想说的。”蒋侍郎瞟了一眼台下的凤羽昶,问道。
“我只是偶然间听到了蒋侍郎的话,觉得有趣。”
“怎么?凤夫人难道也知道赵飞燕和赵合德吗?”南景桓笑着问道。
“小女不才,但是确实知道些。”凤羽昶笑了笑。
“那你觉得我的太子妃魏青岚和你的妹妹凤羽青,究竟谁是赵飞燕,谁是赵合德。”南景桓说道。
在正史上,飞燕合德姐妹的地位差蛮多的。赵飞燕以皇后之尊和“环肥燕瘦”之名得到了更多“排面”,妹妹赵合德的记录就很少了,基本是作为配角出现的,而且大多情节都着重在描述她入宫后的荒淫和令汉成帝死在她床上的“光辉功绩”。我们先抛开政治道德立场,单看姐妹俩从身世悲苦、无依无靠的卑贱歌伎,到贵倾后宫、令九五至尊对其言听计从的皇后和宠妃。这人生剧本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跌宕起伏、逆袭登天了,稍微没点胆子的网络小白文都不敢这么写。
孤女歌伎一步登天,欲擒故纵提身价飞燕合德姐妹俩不是什么大家闺秀贵族小姐,是实打实的真平民灰姑娘。《汉书外戚传》里记载的有姐妹俩入宫始末:
“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婕妤,贵倾后宫。”
大致意思就是:孝成帝皇后赵飞燕同学小时候很惨,刚生下来时候父母不想养她,就把她扔了,但是她命硬,扔了三天还没死,于是又被抱回去送到赵家收养了。
长大后她到阳阿公主家当歌舞伎,舞姿轻盈美妙,被称为飞燕。汉成帝微服出宫到了阳阿公主家,被赵飞燕婀娜舞姿惊艳,就给带入宫宠幸了。
后来又把赵飞燕妹妹——即赵合德,也召进宫来,姐妹俩都被封为婕妤,宠冠后宫。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汉武帝刘彻当年也是在姐姐平阳公主府见到卫子夫,惊艳之下接进宫的。
大概老刘家的男人都吃这一套。
汉成帝是个男女通吃的大猪蹄子,身边美女和美男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的,赵家姐妹凭什么就脱颖而出呢?
看起来似乎就是因为拥有被上帝偏爱的美貌,所以顺风顺水的样子,其实远远不止。
因为人家俩拿了大女主剧本,完全不像其他封建社会小平民那样,对封建王权十分敬畏,对皇帝予取予求,而是另辟蹊径,大胆玩起了欲擒故纵套路。
好比刚跟汉成帝回宫的赵飞燕,按道理说,一个歌伎,被皇帝看中带回去,不说感激涕零,至少也是期待雀跃、满心欢迎被宠幸、小心翼翼伺候好皇帝吧?
赵飞燕就不,她拒绝了。
也不知道是她实在太美,还是拒绝时候说了什么巧妙的话,总是皇帝是没被这“大逆不道”的拒绝激怒,反而更加强烈想要得到她了。
这个套路眼熟吗?
是的,就是那些一直顺风顺水、唯我独尊的霸道总裁大猪蹄子,某一天遇到了跟外面那些一见到他就爱他爱得死去过来的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的女人,一下子逻辑就被狗吃了,满脑子就剩下一句:
“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赵飞燕这个骨骼清奇的女人就如此拒绝了皇帝三次,把皇帝胃口吊到最高之后,就适可而止侍寝了,从此正式开启了她“从歌伎逆袭为后”的打怪升级剧本。
这一招她妹妹赵合德用得更高明,还没见到皇帝时候就把姿态摆出来吊皇帝胃口了。
赵飞燕在宫中享受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毕竟没背景,宫斗是斗不过出身世家的徐皇后和班婕妤的,于是开始给皇帝推荐妹妹赵合德,说妹妹比自己还美,“貌比西施”。
汉成帝动心了,就让人去接赵合德入宫,准备来一出“娥皇女英”的美谈。
赵合德跟初入宫的姐姐一样,也非常有性格有骨气地拒绝了,理由是:
“我听姐姐的。不是姐姐召唤我,我才不进宫。不然即使斧钺加项,也不去。”
霸总汉成帝再次上钩,好奇心和征服欲再一次被勾起,不仅没生气,还对姐妹俩大肆安抚赏赐了一番,再次召见,赵合德这才矜矜持持地进宫了。
跟赵飞燕轻盈似仙、瘦弱窈窕的精致美不同,赵合德是体态丰腴、软玉温香、风情万种路线的。汉成帝一看就被迷得七荤八素的了。但是赵家姐妹深谙“好东西不易得”的心态,赵合德也拒绝了立马侍寝的要求,借口还是姐姐:“我进宫是因为姐姐,姐姐不同意,我就不侍寝。”这么欲拒还迎了一把之后,果然就更受宠爱。姐妹同受宠:清丽妩媚,各有千秋入宫时候,赵合德是晚了姐姐一步的,但是进宫后的受宠爱程度却是跟姐姐不相上下的。
因为姐妹俩并没有走同质化路线,而是将各自最独特的魅力修炼到了极致,堪称西汉版“白玫瑰与红玫瑰”,令成帝左拥右抱爱不释怀。《赵飞燕别传》和《飞燕外传》里,记录了很多姐妹俩魅惑争宠的手段。赵飞燕身体骨架先天就比别人更纤细轻盈,走起路来“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她也没往端庄了努力,反而独创了一种显得身体更轻盈的走路方式,叫“踽步”。
感觉玛丽莲梦露为了显出“摇曳生姿”故意把两只高跟鞋搞的不一样高的手段,就是在模仿赵飞燕啊。这还不止,《赵飞燕别传》中还记载说赵飞燕家有一种神奇的“气术”——应该是类似瑜伽的某种辅以深呼吸的运动,练习之后可以使人“纤便轻细,举止翩然”。再把舞姿结合起来,就得到了“身轻如燕”效果,轻盈到可以站在人手掌中跳舞,名为“掌上舞”。这个噱头制造得太好,成了赵飞燕的独有名词,也是她成为传奇美人的一大助力。而且她还懂得用服装做加持,为了让她舞姿更轻盈似仙,她特意用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做了裙子,穿在身上迎风飞舞之时,好像就要乘风而去的样子,吓得旁边人去拉她的裙摆拽她的脚。
这个裙子后来就被叫做“留仙裙”,引发了一众宫妃宫女们纷纷模仿,带动了一股时尚潮流,。姐姐去做仙子了,妹妹赵合德就把自己的香艳风情修炼到了极致。赵合德身材丰腴,肌肤如雪,风情妩媚,娇娇怯怯惹人怜,“迟日短垣,娇怯和风,摇曳一成春困。玉软酴酥,扶不起、晚妆慵整。”是个男人都拒绝不了的性感香艳大美人。
万花丛中过的汉成帝也对这样的赵合德欲罢不能,情到深处把赵合德叫做“温柔乡”——是的,大家一直挂在嘴边的温柔乡、英雄冢的典故,就是来自赵合德。
《赵飞燕外传》里讲了这个典故:“是夜进合德 ,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语曰:‘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云乡也。”
那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汉武帝晚年不想死,到处寻仙问道求白云乡(指仙境),我就不了,我愿意老死在这温柔乡里。
再直白点:朕恨不得死在爱妃的身上——果然最后达成心愿了。
但是赵合德觉得这样还不够媚不够性感不够诱惑,跟姐姐一起,将自己的身体开发到了极致。先是为了维持白皙娇嫩的皮肤,用了由麝香、高丽参、鹿茸等名贵药物制了“息肌丸”,放入肚脐。虽然后来导致姐妹俩不孕,但是对提升外表功效显著,姐妹俩肌肤胜雪、肤如凝脂、体香甜蜜。
然后,又开始折腾洗澡水,将以前只用兰草煮的洗澡水“兰汤”改进了一下,加了更适合自己的香料,让自己皮肤更好,闻起来更香。赵飞燕喜欢“浴五蕴七香汤,踞通香沉水坐,潦降神百蕴香”,赵合德则喜欢“浴荳蔻汤,傅露华百英粉”。
其实跟现在女孩子买各种香薰、浴盐、身体乳、香水是一个套路,古人的智慧不容小看啊。赵家姐妹在变美这件事上,可是开创了很多先河。有赵飞燕有独创舞步和衣服在前,赵合德也不甘示弱,独创了一种妆容:慵来妆。
据《赵飞燕外传》记载:“合德新沐,膏九曲沉水香。为卷发,号新髻;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沐浴完毕,蓬松卷发、淡扫蛾眉、胭脂晕染唇颊,朋友们,眼熟吗?这不是风情尤物的标配外表吗?
几千年后,想走性感路线的姑娘们也还是逃脱不了这乌发雪肤红唇老三样啊!再次给古人跪下。为了能经常看到如此香艳旖旎的美人出浴画面,汉成帝后来专门给赵合德修了宫殿,给她建了个蓝田玉镶嵌的大浴池,香艳糜烂指数翻倍。不由得让我想到杨贵妃的“温泉水滑洗凝脂”,皇帝们好像都爱看美人洗澡出浴吼?合德宠爱更甚:善用情趣加持
虽然看起来姐妹俩不相上下,还把赵飞燕立为皇后,但其实汉成帝是偏爱赵合德更多的。《母仪天下》里有个情节就是,赵合德很傲娇地跟姐姐说:“如果我想做皇后,哪里还轮得到姐姐?这皇后是我让给你的。”史书里也有记载,汉成帝很遗憾说没有皇帝可以立两个皇后,不然一定把昭仪也立为皇后。这可是真爱了啊。为什么都这么美的姐妹俩,宠爱差这么多呢?
答案当然是:合德比飞燕要知情识趣多了。
飞燕美则美矣,是个木头美人,进宫以后傻乎乎的玩起了宫斗。而合德不仅是个媚骨天成、活色生香的小妖精,还有远谋,知道擒贼先擒王,围着那些虾兵蟹将转算怎么回事,把皇帝的心紧紧捆住才是正经事。
神情上就看得出来差别,行为上就更甚了。比如赵合德非常会吃醋。
她让皇帝承诺只爱自己和姐姐,皇帝答应了,但是回头就睡了美人还生了个孩子,她没有忍气吞声,直接质问皇帝为什么骗她,又是撞床头寻死又是绝食,闹的皇帝把孩子赐死安抚她。
吃醋善妒不是女子大忌吗?怎么算情趣了?男人也需要存在感,如果你处处表现地识大体,看他和别人欢好而毫无感觉,自然怀疑你对他的真情,何况皇帝习惯了身边的女人都围着他转,习惯了大家对他俯首称臣,习惯了他做什么,身边的人都没有反应,贤良淑德,温柔恭俭让。但那些都是君臣关系,只有合德的吃醋,让他感觉到了夫妻关系,情人关系。他们是平等的,他的所作所为是会伤害到对方的,他才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珍惜。
只是,凤羽昶心知肚明,自己的妹妹凤羽青是无论如何也争不过魏青岚的,但是她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妹妹置于险境。
“太子妃与凤羽青,都是殿下的人,而且都是王宫贵女,想来是不应该拿来与赵飞燕赵合德比较的。”凤羽珩说道。
“是吗?”南景桓走下来,笑眯眯地打量了一番凤羽珩,笑了笑。“还是夫人觉得,这两个女人都不是,你才是我的赵飞燕。”
“太子殿下,你这是在说什么?”顾辰皱皱眉头,挡在了凤羽昶的面前。
“我是顾辰的夫人,太子殿下喝多了酒,口不择言了吗?”凤羽昶的脸上有了几分愠色。
“阿哈哈哈哈哈,只不过是开个玩笑嘛,夫人和将军怎么着急了呢?”
“太子殿下还是不要随便开这样的玩笑。”凤羽昶看了一眼仔台上跳着舞的魏青岚,她究竟知不知道,南景桓竟然是这样的人。
“好了好了,将军和夫人快落座吧,既然来晚了,可是要罚酒的。”南景桓说道。
“这个自然。”顾辰举起一杯酒,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