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能大大提升我军在地面作战中的态势感知能力,甚至可以指导远程精确打击!”
张恒仔细分析道:“从技术上说,这完全可以实现,我们可以开发一套轻量化的车载型和机载型雷达,与‘穿云探鹰’的算法平台相结合,打造陆军的新型侦察利器。”
“不过,这还需要针对陆军装备的特点,在机动性、隐蔽性等方面做专门的优化,我们可以先从概念验证做起,循序渐进地开展工程化和实用化工作。”
得到了张恒的肯定答复,装甲兵司令也是十分振奋。
他表示将全力支持后续的研发工作,争取尽早让“探鹰”在战车和无人机上展翅高飞。
海军和火箭军的代表也纷纷到访,就舰载型和弹载型预警雷达的发展方向,与张恒团队展开了深入讨论。
张恒逐一解答了他们的疑问,并就各型装备的特殊需求给出了专业的优化方案。
“穿云探鹰”名声鹊起,一些军工企业的高层也主动联系张恒,洽谈技术入股和合作生产的事宜。
某大型军工集团的董事长亲自登门拜访:“‘穿云探鹰’代表了预警探测技术的最高水准,大有应用前景!
我集团愿意提供最优厚的条件,全面支持您的研发工作,我们还可以利用集团的产业优势,为‘探鹰’开拓军民两个市场!”
张恒认真地回应道:“感谢您的好意!我们非常重视与企业界的合作,您集团在相控阵天线、信号处理芯片等领域都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这正是‘穿云探鹰’进一步发展所急需的。”
“我们可以在前期先开展一些关键器件的联合攻关,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完善和配套。
等到时机成熟,再考虑组建联合实验室乃至合资公司,打通从芯片、算法到整机和系统的全流程。”
双方一拍即合,当场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这标志着“穿云探鹰”从军方密档走向了军民融合的康庄大道。
在一次军地联合的技术交流会上,张恒受到了四面八方的关注和热烈欢迎。
会议厅里,军队将领、军工企业家、科研院所专家济济一堂,大家都在热切地讨论如何将这只“明星探鹰”应用到各自的领域中去。
空军的代表率先发言:“我们希望将‘穿云探鹰’尽快整合到预警机的升级改造中。
这需要重点解决空基平台的适配问题,优化高空高速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
张恒点头应允:“针对预警机的特点,我们可以开发一套专用的空基雷达模块,与机载设备实现无缝对接。
我们还要优化信号处理和数据融合算法,提高系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探测性能。”
陆军装甲兵的司令插话道:“我们想在战场侦察车和无人机上也装备这套先进系统,全面提升部队的态势感知能力,不知在车载和机载平台上,还需要做哪些针对性的设计?”
张恒分析道:“装甲车辆对雷达的体积、重量、功耗都有很严格的限制,我们需要开发一款小型化、轻量化的车载雷达,要重点突破混合固态技术,既保证出力,又要控制散热。”
“而无人机平台则对雷达的尺寸和重量要求更高,关键要解决振动和电磁兼容问题。
我们正在研制一款超小型化的机载SAR雷达,可以实现厘米级的高分辨成像。”
海军和火箭军的代表也纷纷提出了舰载和弹载雷达的需求和设想。
作为海上作战的“耳目”,舰载雷达要具备抗干扰、抗海杂波的能力,还要适应舰艇的电磁环境和摇摆状态。
而作为远程精确打击的“千里眼”,弹载雷达则要做到小型化、集成化,还要解决高速飞行条件下的探测盲区和稳定性问题。
张恒一一记录下各军兵种的需求,并现场与大家探讨相应的技术方案。
他坦诚地说:“所有新的应用场景,都意味着新的技术挑战,但我相信,只要军地密切配合、协同攻关,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台下掌声雷动,代表们对张恒团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肯定。
一系列围绕“穿云探鹰”的军地合作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展开。
张恒团队与空军联手,启动了预警机雷达系统的升级换代工程。
他们优化了有源相控阵的架构设计,采用新型氮化镓功放芯片和石墨烯散热材料,大幅提升了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功率效率。
他们还引入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波束调度算法,使预警机能够根据战场态势智能调配资源,实现全时空覆盖和无缝侦察。
全新的机载“穿云探鹰”终于问世。
它犹如一只搭载了“火眼金睛”的大雕,翱翔于万里长空,以前所未有的探测性能和智能水平,为空军赢得制空权和信息主动。
在陆军的战场侦察车和无人机上,“穿云探鹰”也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
张恒团队与装甲兵的工程师们通力合作,成功研制出了高度集成化的车载SAR/GMTI雷达。
这款雷达精巧得像一个鞋盒,却能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对地面目标的精确成像和运动探测。
安装在战车和无人机上,它能大大拓展前线部队的“感知雷达”,及时发现敌情动向,为指挥员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海军和火箭军的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舰载型“穿云探鹰”引入了新型浮动天线技术,在惊涛骇浪中也能保持稳定工作,并能智能剔除海杂波干扰,在复杂海洋环境下实现目标的可靠识别。
弹载型“穿云探鹰”则采用亚波长天线阵列与芯片级信号处理模块高度集成,体积缩小到手掌大小,并攻克了高机动条件下的自适应补偿难题,使导弹和火箭弹也具备了“千里眼”。
随着这些新型装备的陆续服役,一张全域协同、立体感知的预警探测网正在龙国大地上渐次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