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转身对团队说:“兄弟们,我们的后盾来了!让我们争取早日把便携式‘穿云探雷’,研制出来!”
“太好了!”
团队里,响起一片振奋的声音。
“有首长的支持,我们一定能攻克难关!”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新系统的雏形了!”
“让我们用创新的力量,为反雷事业再立新功!”
夜色渐深,实验室的灯光,却越来越亮。
挂断与张恒的电话,杨东祥立即行动起来。
“首长,您找我?”
杨东祥的助手,一名年轻的参谋,敲门走了进来。
“小刘,有个重要任务,需要你来协调。”
杨东祥递给他一张清单:“张恒他们在研发新型‘穿云探雷’,急需这些元器件和设备,你要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东西送到他们手上!”
“是!”
年轻的参谋接过清单,迅速浏览了一遍:“这些器件和设备,有些并不常见,可能需要从不同的渠道去调集。”
“没关系,你尽管去找。”
杨东祥说:“哪怕是从天上飞来,也要给我弄到!这事关重大,关乎我军科技创新的进程!”
“明白!我这就去办!”
参谋敬了个礼,快步走出了办公室。
接下来的几天,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穿梭于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
从军工系统,到民用企业,从国内市场,到国外渠道,他几乎把所有的关系都动用了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一批批器件和设备,终于陆续到位。
“首长,东西都齐了!”
一周后,年轻的参谋兴冲冲地报告:“我们从七个不同的渠道,搜集到了全部的物品!”
“好样的!”
杨东祥满意地点点头:“现在,就是运输的问题了,边疆路途遥远,而且地形复杂,确保这些珍贵的物资,能安全、快速地送到科研人员的手中。”
“我已经想到了!”
参谋自信地说:“我们可以请空军的运输机,直接将物资空运到边疆,这样不仅快捷,而且安全,还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
“你考虑得很周到!”
杨东祥赞许地说:“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打电话,协调空军的支援!”
很快,一架大型运输机,满载着珍贵的物资,飞向了边疆。
当飞机掠过雪山和峡谷,穿过云层和雾霭时,机组人员无不为这壮美的景色所折服。
“报告,预计再有半小时,就可以抵达目的地!”
驾驶舱里,正副机长正专注地操控着飞机。
就在此时,一个闪电划过窗外,紧接着,飞机剧烈地颠簸起来。
“不好,我们遇到雷雨天气了!”
副机长盯着雷达图,脸色凝重:“这种天气,对飞行安全有很大影响。”
“别慌!”
机长沉着地说:“立即向地面报告,请求绕行!”
就在机组人员紧张应对之际,一个声音,从无线电中传来。
“这里是地面指挥中心,杨东祥首长亲自指示,命令你们尽快穿越雷雨区,将物资安全送达!全军上下,都在为你们祈祷!”
机长做出了决定。
“收到!我们服从命令!”
他操纵着飞机,穿入了乌云密布的雷雨区。
在惊心动魄的半小时后,飞机终于冲出了云层,重新回到了晴朗的天空。
而在远方的地平线上,边疆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
当飞机降落在边疆的机场时,张恒和他的团队,已经等候多时。
“首长!”
张恒激动地跑上前,紧紧握住杨东祥的手:“您亲自把物资送来,我们真是太感动了!”
“哪里的话!”
杨东祥笑着说:“你们远道来边疆,为的就是尽快把新型‘穿云探雷’研制出来,我这点小忙,算不了什么!”
“首长,有了这些器件和设备,我们的研究,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我们一定不负所托,争取早日研制出便携式‘穿云探雷’!”
杨东祥看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年轻科研人员,心中无比欣慰。
“小张,你们是我军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我坚信,我们的反雷装备,一定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他语重心长地说:“无论你们需要什么,我们都会全力支持!你们就是要专注科研,刻苦钻研,为国家的防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谨遵首长教诲!”
张恒和他的团队,齐声答道。
当所有的器件和设备都送到时,张恒和他的团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研发工作中。
“这批新到的高频功率放大器,性能非常好!”
徐占龙兴奋地说:“它们的增益和效率,都比我们之前用的要高出不少。这对于提高系统的探测距离和精度,有很大帮助!”
“我正在测试这些柔性电路板。”
陈铭衡小心地将一块薄如蝉翼的电路板,连接到测试仪上。
“它们不仅可以随意弯曲,还具有很好的耐高低温性能,用它们来布置天线阵列,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
“你们看,这就是我们新设计的中央处理模块!”
林森骄傲地举起一个小巧的电路板:“我用最新的系统级芯片,将雷达信号处理、目标识别、数据融合等功能,都集成到了这一块板子上,和之前的设计相比,体积减少了70%,功耗降低了50%!”
张恒仔细查看着部件。
“大家做得都很好!”
他由衷地说:“有了这些先进的器件作为基础,我们离便携式‘穿云探雷’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接下来的日子里,实验室灯火通明。
张恒和他的团队,日以继夜地工作着,将一个个部件,一个个模块,组装起来,调试起来。
功能模块,在一次次的优化中,变得更加高效和可靠。
渐渐地,一个崭新的系统,在他们手中,拼接成型。
“快看,这就是我们新一代便携式‘穿云探雷’的雏形!”
一天深夜,当最后一块电路板焊接完成,张恒激动地召集大家。
只见在实验台上,一个造型奇特的装置,静静地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