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佳的材料配方
栖桐梧2024-04-08 13:172,013

   “如果我们能模仿这种结构,或许就能得到理想的声学隐形材料。”

   受此启发,团队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材料体系。

   它以石墨烯为基底,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出多级有序的微观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能提供优异的力学支撑,还能针对特定频段的声波实现最佳的调控效果。

   从设计到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材料的制备流程极其复杂。

   要将石墨烯与聚合物基体均匀复合,再用特定的溶剂将其分散成纳米级的浆料。

   要用精密的3D打印设备,一层一层地沉积材料,构建出预设的三维结构。

   最后,还要对材料进行后处理和性能优化。

   整个过程需要对材料组分、工艺参数进行反复的调试和优化。

   一个细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材料性能的大幅下降。

   第一次实验的结果让人沮丧。

   打印出的材料结构松散,力学强度远低于预期。

   当它被放入水压测试装置时,很快就破裂了。

   “看来我们低估了水下环境的复杂性。”

   徐占龙皱着眉头说:“单纯地模仿生物结构是不够的,我们要找到最佳的材料配方和工艺参数,让材料在力学和声学性能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团队于是开始了更加系统的实验探索。

   他们建立了详细的材料数据库,记录了每一次实验的配方、工艺和性能参数。

   他们还开发了一套智能算法,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快速预测和优化材料配方。

   渐渐地,一些积极的迹象开始出现。

   在优化后的配方和工艺下,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它不仅能够承受深海的高压,而且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疲劳特性。

   “我们在力学性能上取得了突破!”

   材料工程师李勇兴奋地说:“这为后续的声学性能优化奠定了基础,接下来,我们要在微观结构上下功夫,让材料能够像‘百叶窗’一样,灵活调控声波的传播。”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团队进一步优化了材料的微观结构。

   他们通过精密控制3D打印的工艺参数,在材料内部构建出了渐变的多孔结构。

   这种结构能够引起声波的多次散射和干涉,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声波反射强度。

   当新材料的样品被送入声学测试装置时,整个团队屏住了呼吸。

   “看,反射波的幅值降低了90%以上!”

   王娟指着监视器上的数据说:“在这个频段内,我们的材料几乎完全隐形了!”

   欢呼声在实验室内爆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进一步拓展了材料的工作频段,提高了材料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他们还开始探索材料的批量制备工艺,为未来的产业化应用做准备。

   一次技术评审会上,徐占龙自信地展示着团队的最新成果。

   “我们的材料不仅在实验室条件下表现出色,在实际海域的测试中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他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将这项技术应用到我国的海防装备中,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台下,掌声雷动。

   “织女星”项目不断推进,水下隐形技术方案逐渐成型。

   材料、结构、控制,三大技术支柱环环相扣,共同托起了这个宏伟的科技蓝图。

   新型隐形材料的性能日臻完善。

   在徐占龙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他们研发出了一种性能卓越的智能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兼具轻质高强的力学特性,和出色的声学调控能力。

   当声波撞击到材料表面时,精心设计的微观结构会对其进行吸收、散射和相位调制。

   就像一件“隐形斗篷”,它能有效降低目标的声学反射特征,实现水下“隐身”。

   与此同时,仿生结构的设计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林森和他的学生们通过大量的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掌握了多种海洋生物的声学隐形机理。

   鲨鱼皮的齿鳞结构,海绵骨针的分形排列,海豚皮肤的弹性梯度……

   大自然的智慧,被他们巧妙地融入到了人工结构的设计中。

   一款款新颖的仿生隐形结构被开发出来,它们与智能材料完美配合,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隐形防护体系。

   在主动干扰方面,陈铭衡的研究也硕果累累。

   凭借新型相控阵声呐系统,他们能够实时调控发射声波的方向、频率和幅值。

   声波在水下形成可控的能量场,干扰对方的探测,同时掩护自身。

   一次水池实验中,当相控阵系统启动时,原本清晰可见的目标瞬间“消失”在了声呐屏幕上。

   “太神奇了!”

   参与实验的技术人员发出惊叹:“就像魔术师变出了一道‘隐身幕帘’!”

   一个个技术难关被攻克,“织女星”的各项性能指标不断刷新。

   但真正的考验,还在深海。

   为了检验技术方案的实际效果,团队决定在南海某海域开展一次综合试验。

   试验海域环境复杂,水文气象多变。

   这对隐形系统的适应性,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出发前夕,张恒召集各研究组开了最后一次碰头会。

   “各位同志,今天是‘织女星’的关键时刻。”

   他环视着在座的所有人:“我们为这一天准备了很久,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圆满完成这次海试任务!”

   “海试过程中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徐占龙补充道:“材料的实际性能如何?结构在动态海况下是否稳定?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试验中仔细评估和优化。”

   “还有水下通信和数据传输。”

   林森提醒道:“海试环境下,这些问题可能会更加棘手,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和应急预案。”

   大家讨论着试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试验船抵达了目标海域。

   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水下目标被缓缓放入海中。

   它的表面覆盖着“织女星”研制的隐形涂层,内部装载着各种传感器和数据记录设备。

  

继续阅读:第四百八十六章 新材料的反射系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让你高考,你现场手算反重力质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