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年佃户,似乎还害怕朱重武等人刁难朱正,又连忙说起朱正的好话来。
“少爷除了给我们减免地租之外,还会给我们施舍一些药物,而且还会找私塾先生,这一切费用全都是少爷出的!”
“只要是少爷佃户家的孩子,都能免费去读私塾,供孩子吃喝,老天爷啊,我们都是世代的贫农,要不是少爷,我们家的孩子,哪还有机会去上私塾?”
“现在我们村里的孩子,每个都能识文断字,方圆百里,哪有佃户过的和我们一样!”
“跟着朱少爷,我们逢年过节,都能穿上新衣裳了,时不时还能买点酒肉,这日子简直好到天上了!”
“想起以前那些地主们,全都是恶狠狠的压榨我们,这一切就和做梦一样!”
“没有朱少爷的话,我们怎么可能过上这种日子!”
中年佃户一席话说完。
彻底让朱重武几人陷入沉默之中。
朱正还开办了免费私塾?
这可是天大的义举啊!
这要是放在地方,民间但凡出现这种善人,那官府也得大大褒奖才是!
其中得花费多少钱啊。
朱正收租子本来就少,还得开办私塾,只怕一年忙活下来,都剩不下几个钱。
“你们说,咱这个大夏,又有多少朱正这样的人物?”
朱重武看向李善信和刘基,脸上却尽是苦涩。
其实不用二人回话,他心里也清楚。
能做到朱正这样的人,只怕寥寥无几。
这等善举,朱正确实做到了!
要是天底下的地主,都能像朱正一样,又怎么可能会有人愿意造反?
“我等,真是白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啊。”
刘基李善信都是苦笑。
免费开设私塾。
这在儒家当中,可是极为鼓励的事情。
可古往今来那么多大儒,他们家财万贯,却又有几人做出这等事情来?
而朱正呢?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和那些大儒比起来,充其量就是个小地主罢了。
但朱正却从不吝啬钱财,甚至连一丝宣扬都没有。
只是默默的在做事。
这就没打算求名啊!
此等气魄和胸怀,着实让刘李二人汗颜。
“这地方要有冤屈,那才怪了!”
朱重武自嘲的笑了笑。
他向来袒护百姓,可要是像朱正这样的地主,佃户还要有不满的话。
那可真就是佃户们贪得无厌了!
中年佃户满怀感激的说道。
“我们在朱少爷这的待遇,真是天底下最好的了!周围的佃户都想种少爷家的地,少爷也愿意接纳他们。”
“可少爷从不搜刮钱财,也没有那么多钱财买地,所以佃户的数量始终没有增加多少。”
“这么多年来,少爷家的佃户,可是连一个走的都没有!”
朱重武闻言点了点头,心中顿生无限感慨。
佃户们也不是傻子,见到这种地主,那自然挤破头都想进来!
反而朱正是因为这等善举,没有多余的钱财买地。
却让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人,越来越富有!
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哦对了,大人,是不是吴四去告状,你们才来的啊?”
眼看气氛缓和下来,中年佃户才壮着胆子来了这么一句。
“吴四?这人又是谁?”
朱重武一脸疑问的说道。